石涛,本姓朱,名若极,乙酉(1645年)后更名原济、元济,又名超济,小字阿长,又号清湘老人、清湘陈人、清湘遗人、晚号瞎尊者,自称苦瓜和尚。他是明末清初画坛著名的“四僧”之一,明宗室靖江王赞仪之十世孙,原籍广西桂林。石涛擅长山水画、花鸟画及人物画,尤其是罗汉画颇具特色。

据考证,这幅《五百罗汉图》四屏创作于石涛24岁时,即丙午年。每屏规格约为105×39cm,共四屏。材质为手卷,纸本水墨。

这幅作品是石涛少见的工笔水墨纸本画中的释教人物山水画。通过工笔白描的手法追摹北宋人物画大师李公麟之古意,画中人物栩栩如生,极尽工笔写实之能事。

笔法运用得清圆细劲,章法紧凑,与石涛中晚期常见的恣肆豪放、挥毫写意的画作风格截然不同。

作品以佛教罗汉为主题,分为四个场景:“竹林致琛”、“观舍利光”、“松下课经”、“修成正果”(也有说法称其为“论经悟道”)。这些场景不仅展现了罗汉的日常生活和修行场景,还融入了石涛为僧时云游四方的所见所闻。

其中,“观舍利光”一屏经过乾隆时期江苏太仓地区的毕沅、毕泷兄弟收藏,到清末转为南方最大的收藏家吴荣光收藏并题跋,增加了作品的历史价值。

“论经悟道”一屏则被认为是早期的存世仅三幅的石涛自画像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作品不仅展现了石涛精湛的绘画技艺,还蕴含了他对佛教信仰的虔诚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通过罗汉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目前,《五百罗汉图》四屏为私人收藏。尽管其具体流向和现状可能不为公众所知,但其作为石涛早期的重要作品,无疑在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清代石涛的《五百罗汉图》四屏是一幅集艺术价值、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于一体的珍贵作品。它以独特的工笔白描手法展现了罗汉的生动形象和生活场景,不仅体现了石涛高超的绘画技艺和深厚的艺术修养,还反映了作者对佛教信仰的虔诚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