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种户外运动,特别是在野外空旷地带进行的,都难免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对于许多钓鱼爱好者来说,虽然人烟稀少的荒野河流是钓捕大鱼的理想之地,但同时也潜伏着各种未知的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浙江省杭州市的一位钓鱼达人王师傅,就在一次前往荒郊野外垂钓时遭遇了生命威胁。据王师傅回忆,当天钓鱼结束返程后,他开始出现全身不适、内脏疼痛等症状。情况危急之下,王师傅赶紧就医,经检查后医生判断他很有可能感染了某种病原体,现已住进ICU进行进一步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王师傅本人并未察觉到明显的受伤或者被虫咬的迹象,这起突发事件的起因一时难以确定。不过,根据王师傅提供的活动地点和相关症状等信息,小胡判断,很有可能是这次野外钓鱼中,王师傅无意中被某种小虫——如蜱虫叮咬,导致感染了携带的病原体,才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如此严重的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近期已有多名钓鱼爱好者报告被蜱虫叮咬的事件。如安徽省一名钓友,就在一次去当地野河垂钓时,被蜱虫叮咬,但由于体感不适而未能及时发觉。等到钓友感到异样查看时,这只蜱虫已经完全钻入他的皮肤之下。钓友赶紧采取措施将蜱虫烫出,但最终仍需前往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此事后让这位钓友深感“惊悚”和后悔。可见,蜱虫的危害程度远超过其体型,钓鱼爱好者在野外活动时必须格外小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胡在这里提醒广大钓友们,尤其是在蜱虫活跃的4到10月份,尽量避免单独前往荒野河流垂钓。如果必须进行野外钓鱼活动,务必做好各项防护工作,以免遭遇类似的危险。

蜱虫,又称为吸血虫,属于寄生性的螨类生物。我国已知蜱虫种类约有100多种,它们以吸取人或动物的血液为食。由于蜱虫的体型极小,加之善于潜伏于草丛和杂草之中,很难被人发觉,一旦被其叮咬,危险性可谓非常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普通人来说,蜱虫带来的威胁主要在于它们体内可能携带的各种病原体,如病毒、伯氏菌等。一旦被蜱虫叮咬,极易感染这些病原体而引发疾病,严重者甚至可能威胁生命。比如本文开头提到的杭州钓友王师傅,他很有可能是被蜱虫叮咬后感染了“新型布尼亚病毒”或“人兔病毒”,才在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胡了解到,仅仅在本月,就有多名钓友报告因野外钓鱼活动被蜱虫叮咬而感染病原体,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其中的一位安徽钓友更是直接被蜱虫“钻入”体内,虽经烫伤烧死蜱虫但仍需住院治疗,事后这位钓友表示当时的场景让他觉得“惊悚”。由此可见,蜱虫的潜在危险远超过其体型,在户外野外活动时防范蜱虫刻不容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如何有效地防范蜱虫叮咬的危险呢?小胡认为,对于钓鱼爱好者等常去野外活动的人来说,首要的建议是避免在蜱虫活跃期间前往野外,特别是人迹罕至的荒野地区。如果无法避免,做好防护措施则至关重要:穿戴长袖防护服、使用驱虫剂,并在活动开始前检查现场环境,清除潜伏于草丛和灌木中的蜱虫。一旦发现被蜱虫叮咬,也要迅速采取措施将蜱虫除去,并尽快就医检查,以免诱发严重后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钓友们,你们有什么其他的防范蜱虫叮咬的措施或经验吗?在野外垂钓时,也曾遇到过蜱虫的威胁吗?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我们会对有价值的内容进行采集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