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谢默斯·希尼被誉为叶芝之后最重要的爱尔兰诗人。他的诗句简洁、自然,淳朴与绮粲相映,还富于对祖辈传统的探寻,对爱尔兰古老土地的追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前,杨浦区图书馆全民阅读品牌“Young书房”下设子项目“欧洲之窗”推出对谈活动,邀请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朱玉、南京大学全球人文研究院长聘教授戴从容以及编辑程卫平开启对话,围绕“自然、故土与日常”展开了一场有关希尼诗歌的艺术讨论。

谈话中提到的第一首诗名为《挖掘》,是希尼第一部诗集中的第一篇,带有某种宣言性质。“在我的食指与拇指之间/短粗的笔卧着/我将用它挖掘。”出生于农耕家庭的希尼,自小面对的都是农村的质朴与纯粹,朱玉将这一点视为希尼能够成为诗人的缘由之一。

戴从容老师认为希尼诗歌越往后期越走向现代主义,以象征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一个博物学家之死》就用现实主义手法写出了农村生活的真相,但其早期诗歌中经常能看到诸如谷仓里的老鼠这类附近的日常事物。

朱玉老师对此表示赞同,她也认为希尼的早期作品最接近生活,比如在《挖掘》这首诗中,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写父亲和祖父挖掘土豆、泥炭,还会用感性的语言描写土豆发霉的味道。希尼虽然没有像父辈一样,手拿铁锹在地里劳作,但是他用笔耕耘,在日常中挖掘、发声,书写自己与爱尔兰土地的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谈及希尼的诗歌时,无可避免地会谈到爱尔兰的政治历史,还有创作者的身份认同。对此,三位嘉宾的观点一致,认为希尼的身份认同超越了民族宗派和争斗分裂。戴从容解析了《横祸》《人链》两首诗,她相信这些作品隐藏着希尼对社会政治冲突的回答,希尼的最终选择是站在博爱的立场上。

朱玉老师也提到,希尼本人其实是直白、率真的,与他诗歌中的克制、低调正好相反。程卫平引用了诗句“The end of art is peace”,他理解的希尼是在艺术中寻找身份认同的诗人,希尼真正认同的其实是爱尔兰的传统和文化。

整场对谈中,三位嘉宾从希尼的个人经历谈到希尼诗集出版的历程,又从希尼的诗歌评论谈到他的创作转变,涉及身份认同、诗歌功能、语言表达等多个角度。台上的观点交流与读诗分享让台下读者们开始重新审视起日常的平凡事物,在希尼的诗歌中寻找更多美与生命力。

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由杨浦区图书馆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为读者推荐文学纪念碑书系中的五卷本希尼诗集,从早期淳朴的自然意象,到后期融入哲思的诗篇,品读诗人在诸多诗歌形式下的毕生努力。未来,“欧洲之窗”还会推出更多诗歌赏析讲座,在韵律韵脚中欣赏西方诗歌美学。

文字/图片:汤顺佳

编辑:李玲

通讯员:张燕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