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单位的一名工资不高的非在编员工,今年已经是工作的第9个年头;他是毕业没多久的年轻人,想在老家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河南汝州市疾控中心一场计划招聘50名“财政全额预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公开招聘,成了他们憧憬改变人生的机会。“挤破头”通过了考试,他们出现在共有41人的拟聘用人员名单上,上班几个月后,却被告知考试作废,失去了这份“铁饭碗”的工作。8月17日,官方通报称,该次招聘过程中存在问题,违反了有关规定,招聘方案无效,结果予以作废。这样的通报让他们难以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事人收到的短信

小县城的“铁饭碗”

在接到被清退的口头通知两个多月后,杨梓欣终于看到了一则官方的书面通报,但“招聘方案无效,结果予以作废”这样回应,显然让她无法接受。

“今年是我在这边上班的第九年。”今年32岁的杨梓欣大学毕业后到汝州市疾控中心应聘,大专学历的她,学的是药学专业,也曾到民营医院应聘,“我们这小县城,工资都不高”,她最终还是选择到疾控中心工作。

在汝州市疾控中心,像杨梓欣这样没有编制的员工并不少。“一个月工资1542元,开始上班就是这么多,上班九年了还是这么多。”但对安心待在老家县城的杨梓欣来说,这样一份可以按时上下班、即使周末值班也可以获得调休的稳定工作,是一个不坏的选择。

出生于1999年的张骏也是汝州人,大专就读的是临床与预防医学系。大学毕业后,他到一家医院进修了一年。结束进修后,正在找工作的他,看到了汝州市2022年公开招聘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公告,“财政全额预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这样的待遇条件吸引了他。在老家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对于步入社会不久的他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杨梓欣和张骏来说,“财政全额预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就算不是“金饭碗”,也可以说是“铁饭碗”。

2022年8月29日,招聘公告发布时,杨梓欣正在家中休产假,她的孩子当年7月份才出生。“听单位有编制的人说,他们一个月工资三千多。”翻倍的工资、更好的福利待遇,杨梓欣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在汝州市疾控中心,当年很多像杨梓欣一样没有编制的员工,选择了报名参加这场公开招聘,希望能够改变自己的人生。

在张骏看来,老家疾控中心一次招聘50人这样的机会并不多见,其中有岗位正好与他的专业相关,他不想错过。

“挤破了头才考上的”

这场公开招聘一开始就遇到了一点波折。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9月底至10月初,汝州市多日新增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汝州市疾控中心的公开招聘现场确认时间被推迟。杨梓欣说,在孩子只有四个月大、还在吃母乳时,接到了单位领导的电话,“单位人不够,你来上班吧。”那段时间她睡在科室里,两个月没有洗澡,单位里很多同事都和她一样。

在《汝州市2022年公开招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公告》中,依据的文件包括《关于做好激励引导专家人才在疫情防控一线担当作为有关工作的通知》(平组通【2020】5号)和《关于印发激励引导专家人才投身抗疫一线工作12条政策措施的通知》(汝人社【2020】23号)。在应聘人员年龄和专业要求方面,上述《公告》提出,参与汝州市疫情防控一线且具有五年以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经验的人员“年龄可放宽至40岁”“专业可适当放宽”。但后来这场招聘被质疑是“萝卜招聘”也与这两项要求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汝州市2022年公开招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公告

考试的过程并不轻松。“总共报名近800人。”张骏说,他以前也参加过其他的招考,但并没有成功,面对这场招聘,他花了更多的功夫,压力也很大。“考试前一段时间,我每天早晨七点就起来看书做题,要到凌晨才休息,睡得也不好。”好在最后他的成绩还不错。

杨梓欣了解到,当时有几十名和她一样已经在汝州市疾控中心工作又没有编制的同事报了名,“我报培训班花了一万多块钱,挤破了头才考上的。”

笔试、面试、体检在2023年2月全部完成,但后续等待的时间却出乎了张骏和杨梓欣的预料。后来官方的公开回应是,“因政审考察过程中发现个别考生报考资格存在异议,现仍在调查落实中”。在等待公示的近一年时间里,张骏没有工作,在家学习自考本科的内容。杨梓欣则照常在疾控中心工作。

2024年2月1日,本次招聘的第一批拟聘用人员名单公示,共41人,张骏和杨梓欣都名列其中。“我收到通知那天,正好是我姐姐小孩的满月,对我们家来说,就像是双喜临门一样。”张骏说。

“我们不能为别人的错误买单”

当月,张骏就开始到汝州市疾控中心上班,通过了考试的杨梓欣在单位似乎有了新的面貌,他们憧憬着步入新阶段的人生。然而,巨大的失望也很快来临。

上了三个多月班后,张骏被单位领导告知,考试作废,不再聘用他们。“第二天就是端午节假期,我还到单位值班了。”他那时似乎对领导的口头通知有些难以置信、无法接受。杨梓欣接到通知的时间大约比张骏晚一个星期,但很快,他们的名字没有再出现在单位的签到表上。

此后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他们向各级多个部门反映情况,未能得到可以接受的回应。在事件被媒体报道引发舆论关注后,汝州市卫健委8月17日发布了《情况通报》,其中称,“经核实,汝州疾控中心在公开招聘过程中,存在招聘方案未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违规设置限制性指定性报考资格条件等问题,违反了人社部门关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有关规定,该次招聘方案无效,结果予以作废。相关责任单位、责任领导、责任人已经受到了严肃的党纪政务处分和组织处理。”

据媒体报道,汝州市疾控中心原主任因此事被停职,但大皖新闻记者没有看到相关处分和处理的公开信息。“谁的错误谁来买单,我们不能为别人的错误买单。”张骏认为官方通报避重就轻。

“都说量身定制了,我也不知道给我定制啥了。谁有问题你就查他,谁不符合条件你就给谁去掉。”杨梓欣也无法接受官方通报的说法,对她来说,她不仅失去了“挤破头考上的编制”,还失去了已经干了多年、虽然一个月工资只有1542元的工作,“上班这么多年没有给我缴过养老金,到现在被清退也没有一纸文件,没有任何赔偿。”

杨梓欣和张骏都还没有开始新的工作,对他们来说,这一切似乎还没有结束。

相关新闻

41人入职4个月后被集体清退,谁把招聘当成了儿戏?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信息称,包括其本人在内共计41名考生经笔试、面试、体检、考察后,于2024年2月初进入河南省汝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没想到在入职4个多月后却接到单位领导“考试作废并要求其自愿离职”的口头通知,此事引发关注。8月16日,新黄河记者就此事致电汝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当地针对此事已成立工作专班,正在解决此事。(据8月16日新黄河客户端)

41名考生经过完整的招聘程序被录用后,上班没有几个月又遭清退,这样的事还真是罕见。相关招聘公告曾提到,“本次公开招聘人员均为财政全额预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初次就业的聘用人员试用期为12个月,其他聘用人员试用期为3个月”。也就是说,这是一次带编制的公开招聘,对被录用者来说,一旦完成入职程序,就可以入编,成功“上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关招聘公告(图片来源:新黄河客户端)

考上有编制的工作不容易,可以说是人生大喜事。然而,这份喜悦很快就成了“黄粱一梦”,对考生来说,形同被愚弄了一把。为什么会是这样?估计考生做梦都没想到会有“反转”的时候,因为这招聘单位并非私人企业,属于“吃公粮”的事业单位,招聘公告是在汝州市人才交流中心官网发布的,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等环节一应俱全,程序上无懈可击,这还能有不作数的时候?难道堂堂正规单位与正规流程弄出的招聘还能形同儿戏,说作废就作废了?

据报道,此次入职的41名工作人员包含13名社会考生和28名汝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非在编职工考生。看起来是荒腔走板的招聘闹剧,问题的玄机就出在入职的41名工作人员包含“28名汝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非在编职工考生”这个梗上。原来,该招聘带有解决原非在编职工考生的入编问题考量,带有“量身定做”的意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关录用公示(图片来源:新黄河客户端)

据媒体报道,来自汝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一份《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书》显示,“市疾控中心收到平顶山纪委关于此次招录考试相关处理文件规定:汝州市在公开招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过程中,存在为内部考生量身定做报考资格条件,未将招聘方案报经上级人社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变更资格条件未向社会发布补充公告等多处违规违纪违法问题”。

事情到这里,就解开了疑问,也印证了那句“反常之事,必有蹊跷”的话。也就是说,此次招聘本身存在违规之处,招聘结果被取消就不奇怪了。但问题是,参加应聘考试的社会考生是无辜的,他们为此精心准备,耗费了时间与精力不说,兴冲冲来上班,却要被“清退”,这属于要为别人的错误买单,这让人情何以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关入编申请(图片来源:新黄河客户端)

另据媒体报道,平顶山市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称此次招聘方案没有上报,系招聘单位自行组织、自行聘用,并透露负责此次招聘的工作人员可能受到了处理。平顶山市纪委相关工作人员则称该案正在办理当中。

如果招聘存在违规违法之处,负责招聘工作的人员受到处理,这是应有之义,但被录用的人员并没有犯错,为何要他们签“自愿离职报告”?有当事人表示“工作的这几个月的工资也没发”,这也说不过去。如果用人单位擅自取消招聘结果,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就需要承担违约责任,不能让考生来承担招聘方的犯错成本。

类似招聘结果被取消的事并不鲜见,有的是声称招聘计划有变,有的是声称考生专业不符岗位要求。这次是考试存在违规情形,最终都是考生成了受害者。招聘方能不能认真负责一点,在事关考生个人命运的招聘上岂能如此儿戏?难道就不能事先考虑周全,把招聘计划想清楚了再发布?

以汝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这次招聘来说,如果存在为内部考生量身定做报考资格条件的问题,招聘方案也未报经上级人社主管部门批准。那么,该招聘又如何能堂而皇之地进行?无论如何,这个错误不该由考生来买单。对41名通过招考的入职人员,应该有个妥善的解决方案,该赔偿损失的也要赔偿损失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