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赛格!赛格!”“市场的有没有?”深圳华强北的大厦楼下,每天都有一群“奇怪”的人,一边呼喊一边争先恐后地拦下外卖小哥。他们大多是中老年人。外卖员把手里的餐交给他们,由他们接棒送到楼里的买家手中。他们被称为“跑楼送餐员”。在华强北林立的高楼间,大门口、走廊、楼梯是他们飞奔的战场。

当送外卖被做出了二级市场

深圳华强北的地标建筑赛格大厦共72层。在这里上班的人近万,排队等电梯、换电梯成了常态。每到送餐高峰,骑手一旦迷失在赛格,或在电梯间遇上排队拥堵,就会导致后面的订单全部超时。跑楼送餐应运而生,人数也由最初的几人发展到上百人,并辐射到周边楼宇。

这个商机最早由楼里的中年清洁工们发现。他们身体还算硬朗,又对楼里的格局熟悉。每个订单收取两元,合并接近楼层的订单配送,能够大大减少每单外卖的送餐时间。

对于外卖小哥来说,华强北高层写字楼的送餐由跑楼大叔、大妈接棒完成订单的最后100米,是一个划算的选择。“高峰期让他们代送能解决我们的麻烦。这个钱花得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要有外卖电动车驶来,跑楼送餐员们会一拥而上,最先拦下车的就能接过小哥手里的外卖。在这看似无序的争抢“厮杀”中,也有很多不言自明的“江湖规矩”。

喊单是他们开启“战斗模式”的标志。他们所喊的“赛格”“宝华”“科大”都是楼宇的名字,既是在告诉路过的骑手自己可以接的订单,也像是在宣告属于他们的地盘。没有固定地盘的人,会远远地等在路口,守在骑手们进入华强北的必经之路上,第一时间抢占先机。但焦灼的竞争下,也不免发生争吵甚至打斗。

“江湖厮杀”也有情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阿姨今年60岁,10年前从老家湖北来到深圳,在一家医院做保洁。收入不高的她选择加入跑楼送餐大军赚一些外快。她只在午休时间来赛格大厦跑两小时楼,每天能挣到百元左右。“我送得快,没有送错的。超时一点点不要紧,我跟他说好话‘你们在楼上坐得爽爽的,我们在外面都好造孽啊!’

有人说,华强北的外卖行业被跑楼送餐员做出了二级市场;也有人戏称“送外卖的找了个送外卖的帮自己送外卖”。这些跑楼的大叔大妈靠天时,争地利,最关键的还是求人和。如果成为某个外卖小哥的“御用跑楼员”,就等于拥有了一个固定的甲方。

老乡,成了“跑楼江湖”里同为“深漂”的骑手和跑楼送餐员间特别的纽带。“到处找你,找半天找不到!”外卖小哥虽然向马阿姨抱怨,但仍避开一众殷切的眼神,把自己手里的订单交给了这位长期合作的老乡,“有你在就肯定给你!”两人会心一笑,老乡就是要互相照顾的。

从小老板到跑楼送餐员

邵大哥和卢大姐是一对来自安徽阜阳的“跑楼夫妻”,来深圳已经二十多年。起初,邵大哥孤身一人到深圳给开饭店的叔叔帮忙。2003年非典爆发,饭店倒闭,邵大哥和朋友做起了手机生意。

在华强北发展最为蓬勃的时候,邵大哥靠着勤劳肯干,在赛格拥有了自己的摊位,还把卢大姐和孩子接到了深圳,度过了他们在深圳最好的几年。他们甚至一度准备在深圳扎根买房,但最终因为和卖方的一点口角,生气的两人放弃了刚看好的房子。“那时要买的话才一百多万,现在最起码值七八百万。”邵大哥叹惋。

之后,他们几次在生意上被坑,货款遥遥无期,房子也再没能买成。电商的迅猛发展更是让夫妻俩越发为难。“我们年纪大了,文化低,网络的客户不会搞,所以柜台也不要了。”每年5万多的摊位费成了夫妻俩的负担。他们慢慢停掉了生意,改做跑楼送餐。

从赛格小老板到赛格送餐员,跟身份一起坠落的还有居住环境。他们带着孩子搬到了一处10平米、没有电梯的老房子。跑完老房子的台阶,他们又要马不停蹄地去跑72层的赛格,在电梯、楼梯、迷宫似的走道里争分夺秒。飙升的步数,让曾经200多斤的邵大哥一下子瘦了六七十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卖很烫,长期背着它们跑楼的邵大哥

背上长满痱子

夫妻二人被生活的起伏磨平了棱角,但嘴上并没有一丝抱怨。“受苦受惯了,住这个小房不感觉憋屈。要没受过苦的,住这小房子就感觉憋屈。白天又出去了,反正它再小就是一个晚上就走了。”

“跑楼也不用受人家气。”卢大姐很平静地说,“我不要求这么多。一家平平安安的,不生气,不磨牙就行。”如今,他们的儿子也在深圳打工,现在已经成家,居住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

用骨质疏松的腿

奔跑着把外卖送到年轻人手中

像卢大姐和邵大哥这样年龄在40多岁、体力尚可的人,在跑楼送餐群体中属于少数。大部分的跑楼大叔大妈年龄都在60岁上下。

学历不高,年龄愈发增长,体力却每况愈下。但这些中老年跑楼送餐员硬生生地挖掘出这样一份还算适合他们的工作。已近暮年的他们,在深圳这个最有活力的城市,用骨质疏松的双腿,奔跑着将热腾腾的饭菜送到年轻人的手中。

我们试图进一步走入跑楼送餐这个奇特的行业,了解从业者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却屡屡被拒。卢大姐解释:“儿女有些都不知道父母做这个,都怕家人、邻居看不起送外卖的。不是说这工作是最低贱的嘛,不好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我们听闻了很多这个“跑楼江湖”里的故事。有一位65岁的大叔,退休前一直在外企工作,现在每月有7000多元的退休金。他来这里跑楼送餐是为了病重的女儿。他认为每一单2元的入账,对救女儿来说都是有用的。听说,他今年还从原本月租2000元的独立房间里搬了出来,换到了650元一个月的合租房里。

还有一对有固定工作的老两口也在这里跑楼。他们本职工作虽然收入不高,但温饱无忧,来这里赚外快是想为儿子的房贷贡献一份力量。“儿子很努力,但肩上的担子太重了。”现在,他们的孙子已经降生。奶奶回家帮忙带孙子,爷爷则坚守在华强北,继续跑楼送外卖。

跑楼是生活,也能赚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4岁的骆阿姨,从事跑楼送餐已有5年。二十多年前,从老家重庆初到深圳落脚时,出于生计,她顾不上忌讳,带着孩子一起住在墓园里。“那怎么办?没钱,没地方住。原来在家种地、喂猪维持生活。一年完了,什么都没有,粮食也吃光了,钱都没有。还是外面比家里好多了。

中午用餐高峰期,大叔大妈们忙得双脚不着地。但到了下午2点后,就进入了单量锐减的时段。骆阿姨算了算当天的订单:“接了5个,有2个没给钱。不知道是谁,我都慌。这种情况很多,有的可能是故意的,有的可能是他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到处接电话,到处有活干,现在都没活干。”加入跑楼大军前,骆阿姨做过流水线工人、饭店洗碗工、华强北清洁工,还有连她自己都数不清的零活。

她和丈夫在一点一点的打拼下,除了供在老家的父母养老、孩子上学,硬是攒下了近10万元,作为让孩子来到深圳团聚、建立小家庭的本钱。2004年,他们还赚钱给儿子买了台车,跟人拉货。

“慢慢都好了。”骆阿姨难得舒展了跑楼时紧绷的眉宇,“我孙子都好大了。我5个孙子,最大的马上上初中了。我们赚钱花在孙子身上,就特别高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冷暖人生

编辑:蒋涵琦 王辰现 王锦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