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邹建忠 黄质夫乡村教育研究,对原平台表示感谢!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删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0年2月初,原青岩乡村师范学校校长黄质夫带领该校的三一级、四一级、六一级和六二级四个班近200名学生,由贵阳青岩步行到榕江建校。经过了第一个学期的辛勤劳动,学校基本上改变了原来的面貌。四维院和力行院改变成两座教学大楼。旧的馆庙改变成学生宿舍、图书馆、厨房、食堂和卫生室。田园、菜地长出了绿油油的庄稼,工厂也开始了正规的生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校在北面修起了一块可容纳数千人的大操场。菜圃、风景区、稻田、池塘分布于西面,各处有三合土路纵横,把校本部连成一个整体。站在西门坡上眺望,构成直线几何图形的交通网络。课余之暇,路旁林荫树下传来琅琅书声和嘹亮的歌声。国师(今贵州榕江一中)果真是耕读一堂,弦歌四野的一所好学校。

黄校长治校有方,不论对老师和学生都很严格。他要求每个老师实而无华,崇俭尚朴,不穿西装,不拄自由棍(拐杖),不蓄长发和胡须,冬天不烤火,生活不搞特殊化,与学生同甘共苦,身教重于言教,在学生面前以身作则。他说:“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应该是老师要做到,老师应作学生的表率”。他对学生要求更严,教育学生他总不放过一个时机。他指出:“做事要大志大刚,无愧俯仰。当个师范生要安贫乐道,学有专长,当仁不让。”他常对学生说:“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雨淋其头,日晒其身,风到其面……”。从以上黄校长对全校师生不仅要求严格,而且用心良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校长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流学校,一流老师。”因此,他不惜代价,招聘一批又一批有丰富教学经验、学识渊博,有名望的老师来国师任教。如:教教育课的吉长瑞、陈木斋、张一德、张耀南、袁子高。教史地课的甘逸杰、李绍良、何秉时。教国文课的夏乃炎、许绍桂、邢福田、赵依侬、戴澧。教数理化的庄传训、刘孟平、黄桂秋。教农业课的段东久、吴国栋。教工艺和音乐图画课的赵峻山、敖克成、阙克定、郑汝晋等老师(还有一些回忆不起来了的老师)。

最值得我怀念的有两位老师。如袁子高和王克明(女),病逝于学校。他们生前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一丝不苟,真是为民族教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由于国师办得与众不同,别有特色。适合当时救亡图存的要求,因而名声大振。贵州省教育厅委托国师给省立中学推荐两名老师去担任校长。黄校长推荐了教务主任吉长瑞和教数学的刘孟平老师先后到思南、黄平两县去担任省立中学的校长。这样一来,国师的校纪学风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国师历届的毕业校友,分配到农村去工作,都做到了身体力行,让国师的办学精神发扬光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母校的培养,老师的教诲,我们将一生不忘。

本文选自榕江县教育局、县民委、政协文史委编《国立贵州师范文集》。作者:邹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