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热就有冷,这是自然的一个规律,也是村里老人经常说的一句话,看似简单的几个字,但是却有着很深的寓意在里面。比如说,三伏天,我们总是会感觉到很炎热,而三九,我们通常又会感觉到特别的寒凉。但你知道吗?这二者它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关联,就连俗语也都是把这二者联系在一起讲,比如“热在三伏,冷在三九”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暑热开始的初伏,暑热达到顶峰的中伏,还有暑热渐退的末伏,在时间上,初伏和末伏时间一致,中伏,有10天和20天之分。今年末伏的时间是8月14日,出伏的时间是8月24日。

今年出伏已经是处暑之后,处暑,就是暑气消退停止的意思,因此,出伏之后的天气,就应该是气温下降,而且人也会感觉到凉爽的那种,这个时候农作物也基本可以采收了。如今我们通过日历,简单的就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会变得凉爽以及炎热,那么古代人们是怎么预兆天气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不得不说到各种俗语还有谚语,智慧的古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一个变化,尤其是一些关键时间点的天气,从而对其进行总结,这便得出了指导农事的一些俗语,比如说“出伏日头烈,还有八月干”这个是啥意思呢?今年啥时候出伏?出伏后要热多久?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

今年啥时候出伏?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今年出伏的时间是8月24日。这个具体是怎么计算的呢?在这里也简单的说一下,在干支纪年法当中,存在庚日的说法,立秋之后,逢庚日就是末伏的一个时间,末伏它10天是固定的,所以你只要从庚日开始数,数到10,或者是数到下一个庚日,也就是一旬,那么它便是出伏的一个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庚日,庚在五行当中属金,也称之为庚金,代表着秋季,也意味着天气变凉,另外庚也是一个变数,因为在干支历当中,庚是天干的第七位,老话说“逢七必变”,指的就是逢庚日容易出现变化。

一个庚日它是10天,而庚日的开始,则可以起到预兆未来10天,天气的一个情况,如果是下雨,那么后续10天就多雨,如果是晴天,那么后续就多晴天

出伏后要热多久?

这个就要取决于庚日当天的一个情况了,今年出伏是8月24庚申日,也就是金的力量比较强的一个日子,金强火气就容易被压制,那么就容易带来阴雨天气,后续10天出现阴雨天气的概率就会比较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谚就有“出伏雷唱歌,连绵细雨滴到秋”。意思就是在出伏的时候,如果遇到打雷的话,也就是下雨的天气,那么就会凉的比较快,因为一场秋雨一场凉,10场秋雨要穿棉。

那么如果出伏的时候没有雨呢?

农谚有“出伏日头烈,还有八月干”,意思就是在出伏的时候,遇到了大太阳,也就是庚日出现大太阳,那么至少代表着后续10天,温度都会比较的高,而且都是以晴天居多,那么就容易出现干旱的天气,也就是说,整个的八月份,都缺少雨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出现晴天,显然,这个炎热的时间就会被拉长,按照自然的一个规律,至少要等到白露节气的时候,才会变得凉爽起来,换句话来讲,也就是说,需要再用半个月的时间,炎热才会彻底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些都是老辈人,根据生活经验总结得出来的,它带有一定的地域性,我们作为了解就可以了,如果想要准确的知道,未来天气的一个走向,还有趋势,我们可以通过天气预报来查看,毕竟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更高,准确率也会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