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40年·四川教师风采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充分展示四川教师敬业立学、崇德尚美的精神风貌,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四川教育发布”特开设教师节专栏——“致敬40年·四川教师风采”系列报道,讲述四川教师育人故事,让“尊师”成为风尚,让“重教”温暖每位老师,激发全省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以实际行动投身教育强省建设。今天跟川川一起了解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蔡东洲教授——

人物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东洲,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研究蜀道和巴蜀文化30余年,8次荣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等级奖,1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曾获第三届“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等荣誉。

任教36年,蔡东洲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自己毕生的事业。他积极探索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培养模 式创新与实践,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新活力;潜心蜀道和巴蜀文化研究,“关注一个问题深入研究下去”,让蜀道文化绽放时代新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新“传统文化课程”育人模式

蔡东洲深刻认识到学校具有集中式、系统化、持续性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独特优势,在教育的广阔天地中,他创新“传统文化课程”育人模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育人全过程,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蔡东洲注重更新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方式,通过典型化材料、多样化讲授方式、科学化内容阐述和生动化言语表达,赋予传统历史文化课堂科学性与趣味性。他主讲的“中国传统文化专题”公选课课堂爆满;主持并主讲的精品视频公开课“中国传统文化纵论”借助“爱课程”网络已辐射全国。此外,他主编的教材《中国传统文化纵论》已经过了两次修订、三次重印。

蔡东洲认为,提升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还需要引导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他采用演讲、视频等方式为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多重载体,指导学生参加传统礼仪表演、历史论文写作、历史剧创作展演等课外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和考察历史文化专题博物馆、档案馆及名胜古迹,让学生更好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纵深和文化根基。蔡东洲主持完成的“高校传统文化课程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也获得了四川省第八届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让蜀道文化绽放历史新韵

今年62岁的蔡东洲,致力蜀道和巴蜀文化研究已有30余年。自1985年攻读研究生开始,蔡东洲的学术研究视野就与古蜀道密切相关。围绕蜀道,他的研究涉及巴蜀文化、三国文化、山城寨堡、地方档案、碑刻题记、川陕苏区等多个领域。他先后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整理与研究”和“南宋巴蜀城堡八柱调查与研究”,主导和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整理与研究”

面对苍苍古道,蔡东洲孜孜以求。“围绕蜀道的研究,主要是调查研究蜀道沿线的文化遗存,如驿铺、碑刻、古树等,以及对蜀道相关历史文献的收集与整理。”蔡东洲说,通过对文化遗存和历史文献的研究,蜀道修建发展的历史逐渐明晰,由此可窥见古代社会发展变迁和经济文化交流的许多重要信息,逐渐勾勒出中华文明在巴蜀大地上传承发展的脉络。2023年,四川成立蜀道研究院,从蜀道考古调查、蜀道文化与生态传承普及等八个研究方向打造蜀道研究高地。蔡东洲积极参与其中,并参加了由国家文物局组织的蜀道考古调查工作。

近年来,在忙于科研、教学的同时,蔡东洲还深入四川高校、县市讲授、宣传三国文化和巴蜀文化。自2023年8月以来,他在省委宣传部的直接指导下,开展“牢记总书记嘱托,传承蜀道文化”等专题宣讲38场。此外,他还主持完成了川北道署、安丙公园、顺庆府署、川陕苏区群众工作陈列馆等17个专题文化场馆的展陈内容策划工作。蔡东洲希望通过多种方式为大众带来历史文化的滋养,让蜀道文化绽放时代新韵。

▌本文来源:川观新闻(舒琳 川观新闻记者)图片由西华师范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