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社会在进步,人们愈来愈看重匠人精神,匠人精神也慢慢深得人心。

很多小年轻甚至不知道在当年还有一帮靠磨菜刀,磨剪子东奔西跑的传承人,这些人靠着一块磨刀石养育全家老小是非常了不起的。

在香港就有这样一位磨刀王,他借着磨刀的绝活手法声名鹊起,而他磨一把菜刀收取的费用更是高达上千元!

相比于菜刀的价钱来说,这已经是天花板级别的了,但即便这样,每天找他磨刀的人依然接踵而至,甚至国外的一些人都来找他磨刀。

所以,这位磨刀王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港湾仔春园街的一个小巷子里,有一间不起眼的小店,门口挂着"陈华记磨刀"的招牌。

店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专注地磨着一把厨刀,手法娴熟,动作轻盈。这位老人就是香港著名的磨刀匠陈当华,今年已经90岁高龄。

随着时代的变迁,像陈当华这样的传统手艺人越来越少了。现在的人们更习惯用电动磨刀器,或者干脆买新刀来替换旧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陈当华依然坚守着他的磨刀铺,每天早上七点准时开门,一直工作到晚上九点。

"我这辈子就是个磨刀的,除了磨刀,我什么都不会。"陈当华常常这么说。虽然生意已经大不如前,但他仍然乐此不疲地坚持着这份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当华出生在广东省信宜市的一个小村庄。那时候的乡村生活艰苦,家里穷得叮当响。小陈当华从小就要帮家里干活,放牛、种地、砍柴,样样都干。

13岁那年,村里来了个磨刀师傅。陈当华看着师傅把生锈的旧刀磨得锃亮,心里特别羡慕。

他鼓起勇气,向师傅请教磨刀的技巧。师傅见他勤快好学,就收他为徒。就这样,陈当华开始了他的磨刀生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艺期间,陈当华吃尽了苦头。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帮师傅准备工具,然后跟着师傅走村串户磨刀。

晚上回来还要练习基本功,有时候手都磨出血来。但陈当华从不喊苦喊累,他知道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出师。

17岁那年,陈当华听说香港有更多机会,就决定偷渡过去。那是一次惊心动魄的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和几个同伴挤在一艘小渔船上,躲避海警的追捕,在茫茫大海上漂泊了三天三夜。好几次差点被大浪掀翻,陈当华都以为自己要葬身鱼腹了。

最后,他们终于踏上了香港的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到香港时,陈当华的日子并不好过。他没有身份证,只能做些黑工。白天在建筑工地搬砖,晚上就睡在天桥下。

有时候饿得实在受不了,就去捡别人吃剩的面包充饥。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那时候香港的制衣业正蓬勃发展,大量的裁缝需要磨剪刀。陈当华抓住了这个机会,开始在街头摆摊磨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技术好,价格公道,很快就有了固定的客源。

经过几年的打拼,陈当华终于攒够了钱,在湾仔租了个小店面,正式开设了"陈华记"磨刀店。从此,他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陈当华并不满足于普通的磨刀技术。

他不断钻研,终于创出了独特的"九块石磨刀法"。这种方法使用九种不同粗细的磨刀石,层层递进,能把刀磨得又快又锋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展示自己的技艺,陈当华常常在店门口表演。他能把一张报纸悬空劈开,还能用刀在鸡蛋上雕花而不破壳。这些绝活很快传开了,人们都称他为"刀王"。

但成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有些同行嫉妒他的生意好,就在背后散布谣言,说他用邪术蛊惑顾客。

还有人半夜来砸他的店。面对这些挑战,陈当华并没有退缩。他相信只要技术过硬,总会赢得客户的信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长年的磨刀生涯中,陈当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磨刀哲学"。他认为磨刀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门修行。

他每天早上都会打坐冥想,然后才开始工作。他说这样可以让自己的心静下来,磨出来的刀才会锋利持久。

陈当华对刀具有着特殊的感情。在他眼里,每把刀都是有生命的。他会和刀"对话",感受它的"脾气",然后用最合适的方法去磨它。

有时候,他甚至能从一把刀的磨损程度,猜出主人的职业和性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磨刀如磨人生",这是陈当华常说的一句话。他认为,人生就像磨刀,需要不断打磨自己,去除杂质,才能变得锋利。

但同时也要保持柔韧,不能太过刚硬,否则容易折断。

随着"刀王"的名声越来越大,不少名人也慕名而来。香港著名的粤菜大厨陈志华就是陈当华的忠实客户。

他说陈老板磨的刀特别顺手,用起来得心应手。还有一些收藏家专门来找陈当华磨他们的古董刀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机械化生产对传统手工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市面上出现了各种电动磨刀器,价格便宜,使用方便。

不少年轻人觉得找磨刀匠太麻烦,宁愿买新刀也不愿意修旧刀。

对此,陈当华感到有些无奈。他说:"现在的年轻人太浮躁了,不懂得珍惜东西。其实一把好刀用几十年都没问题,何必总是买新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传承这门手艺,陈当华也尝试收徒弟。但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这门技术。

他们觉得磨刀太辛苦,赚钱又少,不如去做其他工作。陈当华对此深感忧虑,他担心这门手艺会在他这一代失传。

虽然已经90岁高龄,陈当华仍然坚持每天工作。他说:"干了一辈子,已经习惯了。如果哪天不磨刀了,反而会不自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两年的疫情给陈当华的生意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很多餐厅关门,对磨刀的需求大减。但陈当华并没有气馁,他开始接受网上预约,还学会了用智能手机和客户联系。

对于未来,陈当华既有期望,也有担忧。他希望能找到愿意学习这门手艺的年轻人,把自己的技术传承下去。

但他也明白,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像磨刀这样的传统手艺可能终将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