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心理学,有一个经典的

「马太效应」

爱流向不缺爱的人;

缺爱的人,终其一生都在苦苦寻求爱。

一开始,我是不太相信这一点的:

"那把爱分流一部分给缺爱的人,不就达成二者平衡了吗?"

直到这些年——

我从一个个有爱之人身上看到了「爱与被爱」的良性循环,

并从一个个缺爱之人身上看到了「对爱求而不得」的心酸。

通过观察研究这种现象背后的心理逻辑,我才真切意识到:

爱,可以流向每一个人;

只是有的人会愉悦地迎接它,而有的人却会惶恐地摧毁它。

这,才是造就

「爱的马太效应」

的根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享一个身边的真实故事。

我的伯母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女性,文化程度不高,为人有些吝啬。

她膝下有两个女儿:大玲子和小玲子。

大玲子系属伯母亲生,小玲子则是由一名远房亲戚过继而来。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

伯母对大玲子算是尽到了一名母亲的责任:

给她吃好的,穿好的,生活中处处关心她,遇到困难时会尽力帮助她。

在面对小玲子,伯母则是另一副姿态:

在生活上对她不闻不问,给她穿的、用的都是大玲子旧衣服、旧物品。

好在小玲子从小懂事又独立:

经常主动帮家里干活,生病了也会自己照顾自己,不给家里人添麻烦。

在截然不同的成长待遇下——

两姐妹无论是想法心态,还是关于事业选择,都存在很大差距。

大玲子从小成绩平平,不存在宏大的雄心壮志:

高中毕业后,她开了个服装店,生意不温不火,基本能维持开支。

前几年受疫情影响,服装店倒闭,她便直接搬回家里做起了电商。

小玲子从小成绩优秀,一心想靠读书改变命运:

大学毕业后,她独自去到城市打拼,好不容易凭努力站稳了脚跟;

赚了钱以后,她每个月都会给家里寄生活费,包揽家里大小开支。

基于此,村里人纷纷夸赞小玲子能干又懂事,羡慕伯母养了个懂得感恩的好女儿。

伯母虽然口头表示认同,但内心却一直将这份回馈视为理所当然。

甚至,她还时不时找理由向小玲子要钱,而后又拿着钱给大玲子提供资金周转。

可以说,在伯母和两个女儿的三角关系里,就构成了一个经典的

马太效应:

伯母的爱,始终一成不变地流给了大玲子;

而小玲子,无论经过什么样的努力与付出,依然得不到伯母真心的爱。

这对小玲子而言,着实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并不是悲剧的终点,它仅仅是一个起点。

在接下来的故事里——

这样一种马太效应,如同魔咒般,持续影响着两姐妹的命运。

其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她俩在婚姻中的处境。

先说说大玲子——

五年前,大玲子与隔壁村的一名青年相恋结婚。

当时男方家境一般,给到大玲子家的彩礼不多。

婚后夫妻两人共同经营电商事业。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两人的储蓄日渐充盈,后来还在县城买了房子。

生活虽谈不上大富大贵,却也比各自原本的家庭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如今两人育有一儿一女,丈夫依旧在事业上打拼,大玲子则逐渐退了下来,当起了家庭主妇。

其中难能可贵的是,

丈夫尽管工作忙碌,但他对家庭一直很上心,一有空就回家陪伴孩子;

同时他对婚姻也很忠诚,从不会在外沾花惹草,夫妻感情一直很和谐。

再说说小玲子——

这些年,小玲子身边不乏追求者。

几经挑选,她选择了一名对她最好的男士。

结婚时,男方给了一笔不菲的彩礼,还在房产证上写上了小玲子的名字。

婚后丈夫也很照顾小玲子,对她很体贴,满足她的种种需求。

小玲子非常享受丈夫对她的好,将它视为丈夫爱自己的证明,依赖着丈夫。

但她却很少体谅丈夫的处境和需求。

有时丈夫在外出差,没有及时回信息,她会非常恐慌,质疑丈夫不再爱自己。

基于此,她会一遍遍给丈夫打电话,打到丈夫接电话为止。

一开始,丈夫会包容她的敏感,并不断向她解释证明:他是爱她的。

但后来被质疑多了,丈夫开始感到疲惫和不耐烦,有时也会忍不住说狠话。

为此,夫妻两人经常争吵,关系愈发疏离……

透过大玲子和小玲子各自在婚姻中的处境,似乎又一次应验了马太效应的结果:

不缺爱的人,终将收获爱;

缺爱的人,却终将失去爱。

不同的是——

在原生家庭里,伯母的爱从未青睐过小玲子;

而在婚姻关系里,小玲子是曾经得到过爱的。

遗憾的是,她在得到爱过后,又亲手将这份爱摧毁,继而坠入不再被爱的痛苦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

接下来,让我们试着从心理学的角度,

透过表面现象,去觉察大玲子和小玲子在亲密关系中的差异。

首先,我们回归她们在原生家庭中与母亲的关系。

很明显,伯母对大玲子是有爱的,且这份爱自上而下,不求回报。

如此会带给大玲子一个观感:爱是无条件的。

但伯母对小玲子却没有爱,小玲子需要不断付出,才能获得认可。

如此会带给小玲子另一个观感:爱是有条件的。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感,构成了两姐妹长大后建立亲密关系的原型。

大玲子选择伴侣,遵循的是

「无条件的爱」:

我爱你, 不需要很多附加条件。

由于从小在母亲身上获得了被爱的安全感:

结婚时,她没有向丈夫收取高额的礼金;

结婚后,她也没有向丈夫提各种苛刻的需求。

从而使得在婚姻中,丈夫不会感受到过多的压力,

相反,他会感受到满满的前进的动力,因为他知道:

无论贫富贵贱,妻子都会愿意跟随他,陪伴他。

这是丈夫能够一直将心安住在这段婚姻的情感前提。

小玲子选择伴侣,遵循的是

「有条件的爱」:

你需要独立、优秀,才能获得我的爱;

你需要满足我的种种需求,才能证明你爱我。

由于从小在母亲身上体验到了不被爱的恐惧:

结婚前,她向丈夫要了高额的礼金和房产;

结婚后,她向丈夫提种种需求,不断依赖着丈夫。

从而使得在婚姻中,丈夫不得不背负沉重的压力:

一边为事业忙碌奔波,一边竭力满足妻子的种种需求。

当这份压力不堪重负时,夫妻之间的关系就失衡了,嫌隙就产生了。

由上不难看出,在婚姻中,无论是大玲子还是小玲子——

她们都不知不觉地复制着自己在原生家庭里与母亲的亲密关系模式,

从而构成了马太效应的一次次循环与重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问题来了——

在原生家庭缺爱的孩子,就注定得不到爱了吗?

他们要如何做才能打破这份马太效应的魔咒呢?

讲到这里,我们首先要承认一点:

现实中很多父母,由于自身的匮乏与局限,其实是不爱孩子的。

很多时候我们体验到了这一点,却无法真正接受这一点。

也因此,我们会不自觉做很多事情,企图唤起父母对自己的爱。

比如像小玲子一样,不断透支自己去为家里付出,以此证明自己值得被爱。

亦或像有些孩子,通过不断控诉,不断指责,企图让父母意识到他们错了。

但无论是哪一种,都不会令我们真正获得爱。

这时,我们真正能够做的只有:

① 接受自己不被爱的生命真相,

② 好好去爱自己,让自己充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来访者芳芳,跟小玲子的成长背景相似——

受农村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从小到大,芳芳父母眼里只有弟弟,没有她。

芳芳也曾努力让自己变优秀,给予父母不少金钱上的回馈,以为这样他们就会爱她。

事实证明,她错了。

父母非但不会爱她,还会将她的付出和牺牲视为理所当然,变本加厉地向她索取。

当觉察到这一点以后,她的内心充满了愤怒与委屈。

在咨询室里,她一遍遍控诉父母的“罪证”,诉说自己从小到大遭受的不公待遇。

我一直静静地听着,有时听到悲伤之处,我也会陪着她一起流泪。

在一遍遍对童年往事的梳理与诉说中,芳芳不断验证一个事实:

她的父母不爱她;

过去不爱,现在不爱,未来大概率也不爱。

这是一个很沉重的生命真相,她对此感到无比悲伤,甚至还带着一丝绝望。

“你的父母不爱你,这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但这是他们的局限,不是你的错,我相信你是有能力去好好爱自己的。”我如是说。

这句话在一定程度点醒了她。

从那以后,她开始放下"从父母身上祈求爱"的执念——

不再用付出和牺牲换取他们的认可,也不再通过控诉和斥责去抱怨他们的不公,

并开始把注意力回归自身,倾听自己内心的需求与渴望,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花在自己身上。

比如:

她开始在假期里独自去旅行,享受各地的风景与美食,以此犒劳自己身心的疲惫;

她还报名了一些心理成长课程,参加自我疗愈的团体,以此抚慰自己内心的不安......

当真正学会爱自己以后——

她的内在变得越来越充盈,自我也变得越来越完整。

后来她带着完整的自己进入亲密关系——

便不需要通过自我牺牲去向伴侣渴求爱;也不需要通过施加一系列条件让伴侣证明爱。

当她以一颗平等松弛的心跟伴侣相处——

便能更加自由地享受「爱与被爱」的滋养,继而一点点打破马太效应中不被爱的魔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的马太效应——

对有爱之人来说,是「爱与被爱」的良性循环;

对缺爱之人来说,则是「求爱而不得」的心酸。

如果可以,谁不希望自己能够在原生家庭获得充足的爱呢?

但遗憾的是,我们有一部分人,确实不曾得到。

这时,

学会好好爱自己,就变得尤为重要。

当我们学会好好爱自己以后,就能够尽可能地抚慰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伤痛;

当这部分伤痛减少了,我们才有可能在寻爱的道路上,一点点跳脱马太效应;

继而在一段段真实的亲密关系中,逐渐探索并达成「爱与被爱」的良性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