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CCTV-10科教频道

《探索·发现》栏目

3天3集

播出蚌埠双墩春秋墓

安徽蚌埠

古乃采珠之地

素有“珍珠城”的美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蚌埠淮上区小蚌埠镇的淮河北岸上

一个名叫双墩的村子

成为中国新石器考古史上的

重要地标之一

它拥有春秋时期的国君大墓

更拥有距今7000多年的古老文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秋钟离君柏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钟离君柏编钟于2008年出土于双墩春秋一号墓,为国家一级文物。该编钟一套9件,形制均为钮钟,体表局部有淡淡的绿锈覆盖,铜胎质较好,做工精良,采用分型嵌范工艺铸造。(资料图片)

视线进入距今7300多年的远古家园。走近那段历史,不再需要通过复原人类头像,我们看到了一个人——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它来自淮河流域的蚌埠双墩遗址,来自先民对于自身的描摹。

7300多年前的双墩先民们依水而居,利用蚌壳、石头、骨角制作石斧、蚌刀、骨锥等工具,用陶土烧制成碗、钵、罐等器具,满足日常生活所需,让这里的器物文化有了质的飞跃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墩遗址出土的工具和器皿

水和泥在火的作用下产生绝佳的硬化,为双墩先民们的生活增添了“科技含量”,也为他们非凡创造力和思想表达提供了合适的载体,陶器除了日常功用,也传递着他们的艺术话语。

在蚌埠市博物馆“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专题展厅里,静静地陈列着这尊从历史长河中走来的艺术珍品,它高仅6.3厘米,宽6.5厘米,整体由陶土经手工捏制后烧制而成,人物造型写实,五官端正精细,神情稚拙可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

这是一个特色的人物具象:两条长长的月牙眉下,双目圆睁,鼻子扁圆微翘,似蒜头状,嘴巴张开,似在微笑。令人惊奇的是,其额头正中刻饰有同心圆纹,脸颊两侧各有5个圆形纹刺,连成一条斜线。有关专家认为,这恰与上古先民“雕题”“纹面”的习俗相应,双墩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实物例证,为研究当时的原始艺术和原始信仰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蚌埠市博物馆双墩文化展厅

透过博物馆的玻璃展柜望去,人头像在灯光的照射下,通体泛着点点晶光。专家研究发现,这是先民制作时在陶泥里掺加了某种含有云母矿石的细碎颗粒。将砂石颗粒掺入陶土烧制而成的陶器,称为“夹砂陶”。而如双墩陶塑人头像这样云母石英含量很高的夹砂陶,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中非常罕见。

这个拳头大小、神采飞扬的人头像,成为蚌埠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但一个个谜团还在等待我们破解:人头像是什么身份?脸颊上左右对称的10个圆点表示什么?额头正中的两个同心圆又隐含着什么信息?

这件文物连同双墩遗址出土的其他大量珍贵文物,共同构筑了7300多年前先民生活的立体图景。当我们把视线聚焦到双墩遗址出土的陶器底部残片,会发现一种影响更为深远的文化存在。这些生活在淮河边的祖先如写似画,在器物底部表面留下或简单、或复杂、或单独、或组合的种种符号,这是双墩遗址出土器物中一种特殊的文化遗存——刻划符号。

双墩先民们不仅在“刻画自己”,也在“刻划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墩遗址发掘出土的刻划符号

双墩遗址三次发掘出土的600余件刻划符号中,内容除日月、山川等自然景观之外,还有狩猎、捕鱼、网鸟、种植、养蚕、编织、饲养家畜等生活主题。专家认为,双墩遗址这套我国目前年代较早、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陶器刻划符号,对深入研究双墩文化时期的历史状况,探讨其在中国文字起源和形成、流变中的借鉴及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考古学家李伯谦曾说:“双墩文化的发现表明,早在7000多年前,淮河中游地区就已显露出早期文明的曙光,填补了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中期史前文化的空白,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和中国文字起源的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业界认为,这一结论为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多元化一体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淮河流域与黄河、长江流域一样,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大美蚌埠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来源:蚌埠日报社 综合CCTV-10、安徽日报等 编辑:周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