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国歌,我们绝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那首创作于抗日烽火时期的《义勇军进行曲》。

激昂的音乐,悲壮的歌词,象征着华夏儿女不怕牺牲,英勇抵御外辱的不屈精神。而那一声声“起来,起来,起来.....”更是如同层层叠叠的鼓励,催促着无数中华儿女奋勇向前。

但是,也有很多细心的人发现,日本的国歌却是另一种腔调。

它的唱腔拖沓冗长,听起来颇为与众不同,一度被国人戏谑为哀乐,它的歌词才仅仅只有28个字。

这些简短的歌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国歌的由来

作为东亚国家的一员,日本一开始是没有国歌的。这是因为在长达200多年的闭关锁国下,德川幕府在江户(东京)把控着日本的军政大权,而国家名义上的统治者天皇则被束之高阁,安置在距离江户数百公里之遥的京都。

在这种极度封闭的情况下,日本除了对隔壁的邻居——大明(清)采取一些朝贡和贸易外,就很少和世界的其他地区进行国家级的交往了。

然而世界并非一成不变的。1853年,一艘来自大洋彼岸未知世界的黑色战舰打破了日本岛的宁静。

不同于数百年来跟日本地方诸侯做生意的南蛮人(荷兰、西班牙和葡萄牙人),这些据称来自阿美利加大陆的美国人强行要求日本政府开放港口,进行贸易通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进行了短期的对决后,手持武士刀的德川幕府彻底败在了装备有254毫米口径大炮美国海军面前。

看到了西洋人大炮的威力,同时也看到了德川幕府闭关锁国所带来的悲剧,日本的有识之士立刻组成“讨幕军”,推动着年幼的明治天皇向江户推进。

明治天皇夺回政权后,并没有急着驱逐洋人,反而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效仿洋人,全盘西化改革。

这个时候,东西方之间的差距就显现出来了。作为国家间的正式交往,西方人在升起自己五颜六色的国旗,演奏国歌的时候,日本代表们纷纷大眼瞪小眼,不知所措。

为了避免过分尴尬,天皇的大臣们慌忙找资料,想办法。他们翻遍了典籍,试图从皇室的档案里搜寻出一些什么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拿出了皇室常挂的日章旗作为日本国旗,又让出身日本萨摩藩并且有着留学西洋经验的大山岩上尉撰写歌词。

大山岩出身豪门,自幼就受过严格的汉学影响,对日本的古诗词也有研究。这样兼并东西的家伙自然是创作国歌的不二人选。

而在一众日本人的期望中,大山岩写写画画,思虑良久,最终写下了28个字中文翻译过来也很简单:“天皇御统传千代,一直传到八千代,直到小石变巨岩,直到巨岩长青苔”。

不过,有了歌词还仅仅是第一步,作为歌曲,最重要的旋律又该怎么办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君之代》的定型

喜欢国际性赛事的观众都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全世界绝大多数的国歌都采用的是节奏轻快的进行曲。这其中不乏很多跟日本毗邻的东亚国家,比方说韩国和朝鲜的国歌。

这是因为从殖民时期走出来的独立民族与时俱进,充分借鉴了西洋音乐的缘故。

然而日本国歌的曲调却跟这些西洋乐截然不同,它听起来更像是一种属于东方色彩的吟唱。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明治维新期间,就连天皇也穿上了西洋式的军服,拿着餐刀和叉子吃饭,可谓是改革到了彻底,可为什么国歌的风格却如此另类呢?

一开始,日本的国歌的旋律跟其他国家的国歌一样,也是颇具西洋色彩的。当大山岩呈上的《君之代》歌词被确定后,在横滨工作的英国作曲家约翰.威廉.芬顿立刻自告奋勇接下了为《君之代》谱曲的重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想法其实也很简单,他以为自己只要比葫芦画瓢,根据英国国歌的曲调稍微改动一下就能应付过去,从而拿到日本政府提供的巨额奖励。

谁知道当他创造出来的曲子后,追求低调、内敛的日本人竟然完全不吃他那一套。

他们认为简单的套用西式曲调,不仅驴头不对马嘴,而且还玷污了皇家的威严。

在民间和部分官方人士的一致反对下,日本政府只能考虑重新找人谱写《君之代》的旋律。

由于当时日本海军的西化程度最高,因此他们就挑选了日本海军军乐团的指挥家永仓祐庸来重新创作。

永仓祐庸自知责任重大,他主动邀请陆军军乐团的指挥以及日本宫廷乐的指挥,还有欧洲传统音乐之乡——德国的指挥共同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先是按照西洋旋律的特征,把歌词分了4段,然后采取东方传统的雅乐进行谱曲。

就这样,一首我们耳熟能详的《君之代》才彻底问世。

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当时的大清国也创作了一首跟《君之代》类似的国歌《巩金瓯》,只不过随着武昌起义的成功,这首颇具宫廷色彩的国歌很快就被废弃,慢慢的被人遗忘了。

《君之代》对亚洲人民的危害

《君之代》这首听起来颇具古风的曲子其实本身并没有什么,但是由于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通过维新富国强兵的日本人并没有走正道,好好地发展自己的国家,他们反而变本加厉把屠刀和魔爪伸向了东亚的那些邻居们,尤其是亦师亦友的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日本人的铁蹄下求生的中国人,看着周围同胞们的尸体和血肉,每当听到这曲《君之代》的时候,总是感到头皮发麻,放在国际上与一众国歌相比,也让不少人并不喜欢。

中国人感受不到什么天皇传几代,也不关心石头上是否长青苔,他们只能从哀乐中看到日本人从小到大不断扩张的野心。

再加上日本的右翼势力跳梁小丑般的跳出来比划两下,日本的政界官员恬不知耻的否定侵略战争,中国人民自然不约而同的把《君之代》戏谑成了鬼叫一般的哀乐。

音乐本无罪,凡果必有因,只有日本回归正常,这首带有古风色彩的《君之代》才会再次的优雅起来,受到更多人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