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埔一期中有种说法“文有贺衷寒,武有胡宗南,又文又武李默庵”,可见世人当时对李默庵的评价之高,而他也是第一个加入共产党,却也是第一个退出的,因此得到蒋介石的青睐,成为黄埔一期最早获得中将军衔的三人之一。
李默庵湖南省长沙县北山乡北山村人,1904年10月17日(农历九月初九)出生;少年时虽求学艰苦,但学业优异,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他的同学有蒋先云、徐向前、陈赓、关麟征、胡宗南、宋希濂、贺衷寒、左权等人。李默庵虽然加入黄埔一期较晚,但军事训练成绩突出,政治表现积极,于是引起周恩来的注意。他对陈赓说:"你那个小老乡李默庵很有干劲,军事很突出。要注意李默庵这样的优秀学生的动向,发展他们加入共产党。"
中山舰事件发生之后,李默庵公开声明:退出共产党;周恩来得知后拍案而起,怒斥道:"李默庵,你是黄埔学生中第一个参加共产党的,也是第一个退出共产党的,开好头的是你,干坏事的也是你!你太让我失望了。"李默庵曾被蒋介石视为“新兴革命事业的卓越领导者”,仕途可谓一帆风顺,从基层到高层,军队中的各个职务,他几乎都担任过。
而在抗日战场上他同样立下了汗马功劳,李默庵一生参加过许多战斗,东征时他随共产党员包惠僧,参加了讨伐军阀陈炯明的战斗;北伐时,随军攻克武昌、转战南昌,在南京龙潭车站指挥部队与军阀孙传芳的部队激战,直到攻克济南。在战斗中,他从当战士到当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团长、集团军总司令,成为"黄埔系"的重要将领。当旅长时与军阀部队作战,身先士卒,几度负伤,差一点命丧疆场。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的时候,李默庵作为国民党军队第10师师长正在庐山参加军工训练。7月12日,蒋介石亲自任命李默庵为第14军军长,率第83师、第10师即刻下山,北上抗日。在八年抗战中,李默庵参与指挥的主要战役就是忻口会战。忻口会战与淞沪会战、台儿庄会战并称抗战初期的三大战役。
1937年8月、9月间,日军6、7万人在师团长板垣征四郎的率领下,兵分三路,向山西进军,很快就突破了晋绥军第61军在天镇的防线。为此,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枪毙了61军军长李服膺,并亲自督战,反击日军的进攻,但仍未阻挡住日军南进的步伐。阎锡山和当时已赶赴晋北的八路军研究,决定在忻口组织一场大规模的阻击战,并请求蒋介石调中央军支援。接到命令以后,第14集团军卫立煌部紧急行动赶到山西,李默庵的第14军就属于14集团军。忻口防线宽50华里,分左中右三个地区,由卫立煌任前敌指挥部总指挥。中央地区的指挥官是第9军军长郝梦龄,左翼指挥官就是李默庵。
李默庵后来回忆:“当时只要是中国人,都是一致对敌的,只有一个敌人日寇。这是我从军几十年来唯一感受到的最难得的一点。”忻口战役后,李默庵升任第33军团长,指挥两个军进入中条山敌人后方,在国民党军队中首创了游击战术。那时,蒋介石对游击战非常重视,他强调,在二期抗战中,游击战重于正规战。李默庵的部队对敌人的铁路线进行了上百次攻击。土岭一战就烧毁日军100多辆汽车,还两度攻占了侯马站,给南同蒲路以重大破坏。
李默庵跟中共领导人周恩来相当熟识,周恩来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时候曾经调李默庵到政治部当干事。抗战初期,李默庵到达太原后还特地拜访了当时在那里的周恩来,就战役的实施和抗战的前途交换了意见。
在黄埔军校,李默庵的“武功”和胡宗南齐名,而且也和胡宗南一起第一批被授予中将,在解放战争中的表现也和胡宗南一样,实在有些不堪。对手是粟裕指挥的华中野战军3万余人,结果经过90天的作战,解放军连续取得宣泰、皋南、海安、李堡、丁堰、邵伯、如黄路等七次战斗的胜利,共歼敌5.3万余人的辉煌胜利,也是解放战争开始以来解放军第一次大规模战役的胜利,史称苏中七战七捷。李默庵在兵力四倍于粟裕的情况下,居然被打得狼狈不堪,损兵折将,损失的兵力甚至都超过了粟裕的总兵力。经此一战,李默庵黯然退出了军事指挥的第一线,再也没有真正的统兵作战。
1975年12月下旬,周总理的生命已进入倒计时。他躺在病床上辗转反侧,多次对身边的邓颖超提起李默庵——这个当年在黄埔军校与他感情最深的学生,也不知道现在究竟在何方?希望他能回祖国看看。
而李默庵晚年从美国回归祖国定居主要有三个目的。第一、叶落归根,将来入土故乡;第二、联系在台黄埔同学和袍泽,推动第三次国共合作,为祖国统一大业作些贡献;第三、把自己投身激荡的民主革命经历和对新旧中国的体会记叙下来,以教后人。李默庵曾经说:"鉴史知今,每当我回想到忻口作战国共合作的经历,便对至今海峡两岸尚天各一方,遥相对峙的分裂局面感到痛心,油然而生推动祖国早日和平统一、共建强大中华民族的深切渴望心情。没有团结统一,便没有强大的中华民族。当此世界各国均奋力振兴经济,相互激烈竞争的年代,海峡两岸骨肉同胞,确当消除成见,携手共进,早日实现统一才是。我相信我会看到这一天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