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近出伏,天气依然炎热

在枫泾镇卫星村的田地当中

颗颗黄桃压弯桃枝

簇簇葡萄缀满藤架

一望无边的稻苗郁郁葱葱

虫鸣不绝于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月16日凌晨5点,伴随着蝉噪蛙鸣, “新农人”张华跟着父亲张四金戴上草帽,穿着水靴, 一脚深一脚浅地行走在稻田中,没走几步,衣服就被汗水浸透,“我爸的习惯就是每天都要到田头看看,以便掌握水稻生长发育情况,查看病虫害发生情况。” 张华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华正在查看稻苗长势

2005年,伴随着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推进,张四金第一次在村里承包了70多亩土地,迈出了农业规模化生产的第一步。2010年,张华从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第一次驾驶拖拉机下田插秧。如今,14年过去,张华已拥有近400亩粮田,收割机、点播机、插秧机、无人机等设备一应俱全,水稻种植从育秧、插秧、施肥到收割做到全程机械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爸那时候一年产值10多万,全家的开销基本从这来,现在我一年能做到300万。”张华站在田埂上,望着茁壮的稻田自豪地说道。老一代有老一代的经验,年轻一代有年轻一代的智慧。一老一少两代农人,从“土里刨食”到“地里淘金”,见证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给这片耕种了几十年的土地带来的改变。

子承父业端牢“粮食饭碗”

14年前,时年30岁的张华还是一名销售员,“那时候的收入也能自给自足。” 直到有一次,父亲跟他谈了挺久,希望他不要在外面“漂”, 回家当个职业农民,一家人在一起。“我爸跟我算了一笔账,自家种粮的 收入加上为别的农户提供农机服务的收入加在一起,不比我在外面赚得少。” 在张华父亲的眼中,张华自小动手能力强,脑子活,这家门口的“一亩三分地”的饭碗肯定能端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华和父亲张四金(右)正在卖黄桃

与张华料想不同的是,回家种田的第一件事不是下田,而是先学机械。“拖拉机的方向盘很重,跟平常开的汽车完全不一样。” 张华提到,拖拉机除了会开,更要学会修理和保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父亲刚承包土地种水稻时,农机还没普及,常常需要人下田料理,一年辛苦劳作只能解决温饱。”

“但现在一台插秧机一天就能插秧30多亩田地,只要几个人就能管理合作社内300多亩稻田。” 目前,张华拥有总价150多万元的15台农机,不仅满足了自己合作社的田间管理,更是为邻近好几个村的种植户提供农机服务。近年来,由于附近种植户日益年老,张华和他的农机无疑一支强大的生力军,每到农忙季节,来找他购买农机服务的人络绎不绝,服务面积在2500亩左右。

多元经营破解“增收密码”

扎根田野,潜心农业,张华眼中的“钱景”已不止于眼前的水稻。得益于金山区农业经济作物的结构调整和特色瓜果产业的发展,如今,张华还种植了50亩黄桃、10亩葡萄和10亩西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月,正是锦绣黄桃的销售高峰“最近每天的采摘量都在4000—5000斤左右。每天要从早上5:30采摘到下午5:30。分拣、装箱后发货,每天100箱左右。”张华表示,依托线上平台,他的销售渠道不断增加,从线下的零售逐步拓展至线上的团购批发,“市区的拼团‘团长们’成了黄桃销售的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月黄桃丰收、9月葡萄上市、10水稻开镰……“等秋季收获结束,又要开始整地、修枝,为第二年的春耕做足准备。”如今的张华,四季耕勤,四季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土地是最诚实的,每一分耕耘都会有收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4年一晃而过,如今的张华,黝黑的皮肤,粗壮的手指,布满老茧的手掌,愈发像他的父亲,透露出农民的底气。“接下来,打算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引进新技术,继续向着提单产、增收益的目标努力。”

通讯员:唐杰峰

编辑:杨梦婷

责编:潘婷

审核:陈建军、林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