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能源报援引美国《华尔街日报》近日刊文说,由6名乌克兰现役军人和商人组成的团伙租用游艇和深潜设备等装置在2022年9月实施了对“北溪”天然气管道的破坏,以报复俄罗斯在当年2月对乌发动特别军事行动。

报道以德国警方、荷兰情报部门和多名匿名人士为消息源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最初批准这一破坏计划,随后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要求下下令终止,但时任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瓦列里·扎卢日内继续推进并成功实施了这一秘密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袭击炸毁了建在北约管辖范围内的重要基础设施。一些观点认为,此举触发了北约的集体防御条款,也就是说,乌克兰相当于在向北约宣战。这个反转来得让人猝不及防。明面上,北约一直向东扩张,以遏制俄罗斯的发展,而乌克兰则被视作北约东扩的“棋子”。而实际上,乌克兰真正触发了北约的集体防御条款,却没有受到任何惩罚。这双标也太明显了些。

“北溪2号”,是一条从俄罗斯经过波罗的海通往德国的海底天然气管道,其最大的特点在于绕过了乌克兰。在俄乌冲突爆发以前,俄罗斯是欧洲的主要天然气供应国,这不仅为欧洲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也为俄罗斯创造了可观的收入,而俄罗斯绝大多数对欧洲输气管道都是要经过乌克兰的,这意味着俄罗斯不仅要持续供应乌克兰的天然气需要,更要为乌克兰提供一笔可观的天然气过境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溪2号,这条耗资数百亿美元,全长超过1200公里,穿越波罗的海,将俄罗斯天然气直接输送至德国的庞然大物,还没正式运营,就遭遇了如此“灭顶之灾”,爆炸发生后,巨大的气泡从海底翻涌而出,直冲海面,形成直径超过800米的巨大漩涡,场面之震撼,宛如末日降临

事件发生后,各方纷纷谴责这一“蓄意破坏国际能源基础设施”的行为,一时间,各种猜测、阴谋论甚嚣尘上,将原本就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搅得更加扑朔迷离。

时光回溯至2022年九月,两条连接俄罗斯与德国的天然气管道在波罗的海海底遭遇爆炸。作为俄罗斯输送能源的要冲,北溪2号一度陷入争议的漩涡。爆炸发生后,猜测四起,有人指责俄罗斯蓄意所为,也有人怀疑美国介入,更有人认定波兰扮演幕后黑手。面对众说纷纭,真相仿佛远去。时隔数月,德国当局突然宣布针对一名乌克兰嫌疑人发布逮捕令,并透露另有两名乌克兰公民在调查范围内。这枚重磅炸弹当头引爆,引发舆论哗然。

据英国《卫报》近日报道,德国于今年6月对参与“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乌克兰潜水员发出欧洲逮捕令。报道援引三家德国媒体的消息称,这名男子是2022年9月在波罗的海海底从俄罗斯通往德国的管道上安放爆炸装置的潜水员之一。德国已于6月要求波兰方面逮捕该男子。但据《时代》周报援引安全部门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该嫌疑人可能已离开波兰。德媒称,德国在对“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调查中还发现了另外一男一女,他们也是乌克兰潜水教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北溪2号管道爆炸事件发生后瑞典、丹麦和德国都启动了调查程序,但是在今年2月,瑞典和丹麦同时终止了调查,只有德国表示会将此事追究到底。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面对媒体采访时表示,西方国家目前对此事进行调查的目的已经不是查清真相,而是要摆脱自己的责任。她的这番说法是针对《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报道发出的。在报道中《华尔街日报》表示美国中情局曾经要求泽连斯基取消对北溪管道的袭击计划,但是时任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却拒绝执行。

除了乌克兰,关于美国参与其中的猜测也不断升温,美国长期以来一直反对北溪二号管道项目,认为该项目会增加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损害欧洲的能源安全,在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发生后,美国方面曾表示“乐见其成”,这番言论也加剧了外界的猜疑

尽管美国政府坚决否认参与其中,但美国在该地区的战略利益和行动轨迹仍然引发了外界的怀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克兰内部的矛盾也不容忽视,泽连斯基和扎卢日内之间的分歧,以及口头下达指令以避免留下证据的做法,都反映了乌克兰在这个问题上的内部分裂和决策的复杂性。

而德国作为直接受害方,其调查态度和后续行动到目前来看,其实并不明朗,这件事的背后牵扯太多,能不能有个顺利、公正的结果还未可知。而如果最终证实乌方确实策划了袭击,这可能会对德国支持乌克兰的态度产生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