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很多老年人习惯在实体店购物,但许多住宅楼没有配电梯,对老年人来说要把大米、食用油等重物搬上楼很困难。”抱着服务老年群体的愿望,上海市控江中学学生周翼涵研发出一款“爬楼梯应用的轮退可变式越障机器人”,帮助老年人提重物上楼。

“这个会爬楼梯的机器人可以通过轮子进行变形,不同的形状适应不同的障碍物,提升越障能力。”周翼涵介绍说。凭借这一创新发明,他在第38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斩获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板块一等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控江中学,像周翼涵这样的创新苗子并非个例。今年,学校有5位优秀学子入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英才计划”,入选人数在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列前茅。在今年举行的第39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控江学子再获佳绩,5位同学荣获一等奖,22位同学荣获二三等奖。

在控江中学这样一所沪上老牌名校,学习不是埋头刷题的代名词。学校为学生们搭建起丰富多元的学习与实践平台,鼓励学生边玩边学,用创新创造书写独特的“成绩单”。

十几岁的青少年如何“玩”出创新力?第一教走进控江中学,和师生们一起聊了聊。

早在20世纪80年代,控江中学就开始了一场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学校坚持“倡导自主,追求创新”的办学理念,逐渐提炼出“玩学合一”的育人方式。

学习如何与“玩”结合起来?控江中学教导主任助理郭璇介绍,学校开设了涵盖科创、文创、人文、艺体四大学程领域的个性课程体系,以导航课、社团课、讲座课程等多种课堂形态,为学生提供近百门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满足不同个性、不同爱好、不同特长学生的发展需要。

举例来说:对结构工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选修物理与工程板块中的创意结构工程导航课,参加建构社社团,聆听高校教师带来的“绿色智能土木工程发展”讲座,参与各类赛事与科创活动等。一个系列的课程学下来,学生有机会在导航课上生成项目课题,在社团课上实现项目构思,在讲座中拓展项目思路,在比赛中获得项目肯定。

对于在入学之初就已经确定目标的同学来说,可以在控江多元化的活动中培养对专业的热爱。而那些尚未确定志向的同学,同样也可以在广泛的活动中发掘自己的兴趣和专长,给未来的自己确定一个方向。

这其中,导航课不仅带着学生们“玩”出实践力、创造力,还发挥着为学生未来专业选择和职业生涯导航的重要作用。

控江中学科技总辅导员周永麒介绍,科创领域的导航课分为五大模块:数学与逻辑、物理与工程、化学与环境、生物与医学、编程与AI。“学校在高一上学期开始开设导航课,每学期同学们都有机会转换选修其他课程,但大部分同学都能坚持2—3学期学习同一序列课程,不少学生更是在高考时选择了与导航课相关的专业。”

其背后的原因何在?周永麒认为,导航课的课程设置围绕着行业前沿与社会热点,对学生来说很有吸引力,能够激发兴趣;上课的方式则是带着学生们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给予学生满满的获得感,逐渐将兴趣转化为志趣。

周翼涵告诉小编,学校的科创类选修课程让他受益颇多。“我参加了物理学术竞赛社,在巩固课内物理知识的基础上,老师鼓励我们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有点类似大学的学习模式,不仅提升了我的思维能力,也辐射带动了我其他科目的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控江中学还有一门带领全体高一学生参与创新创造的课程——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课程

每一学年,课程的主题都不相同,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真实问题

以2023学年为例,学生们围绕“校园手部清洁产品的研发、检测与场景应用”这一主题展开了探究。这一项目融合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信息技术、地理等多门学科的知识——

学生们需要在化学实验室中制备肥皂、洗手液等清洁用品,在生物实验室中检测产品的抑菌性能,借助3D打印技术设计和制作清洁产品的盛放装置,运用地理学科中的区位概念设置清洁产品的投放位置,并通过海报设计与文案撰写等宣传自己的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控江中学科创指导教师王明祖介绍,学校希望通过跨学科课程,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学科知识与真实世界的联系,培养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课程尾声,学校会举行项目终期汇报答辩,让学生们集中展示创新成果、开展学习交流,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与成就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为了给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打好地基”,老师们还会在课程之初指导学生掌握文献检索与查阅、科学报告撰写规范、问卷设计与数据统计方法等。

“跨学科课程不仅是控江中学的一门特色校本课程,同时也是学校科创教育的重要载体,成为高中学生创新课题研究的基础课程,让同学们能够了解各学科的研究方法,启发课题研究方向。”王明祖说。

控江中学的科创类课程形式灵活多样,更多时候是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开展自主探究。“学校注重学生内驱力的培养,而只要学生有想法、有积极性参与科创,教师一定会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做到‘低控制、高支持’。”控江中学创指导教师方德鑫介绍。

控江中学有一支科创指导教师队伍,为在各类课程中崭露创新潜质的同学提供课题与参赛指导。

毕业生小Z让方德鑫至今印象深刻。在物理与工程板块的导航课程中,他发现小Z同学做起实验来一丝不苟,愿意挑战难题,遇到挫折也不气馁。在科创指导教师团队的支持下,小Z将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高一高二完成了两个课题,还斩获了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等重要奖项。

说起做课题的过程,小Z回忆道:“有时我会和老师讨论问题,几个小时便不知不觉地过去了。不论是讨论到一个有趣的点时的笑声,还是实验数据与理论高度吻合的喜悦,都会带来满满的幸福感与充实感。”

学生黄从周和小伙伴们在2023年第一届“海科杯”上海交通大学全国中学生结构设计邀请赛中均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他告诉小编,学校的老师不仅为他提供了赛事辅导,还积极联系外部资源提供支持。比如,去年暑假,他走进了同济大学做实验,这段经历让他印象深刻也收获颇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控江中学积极链接高校资源,拓展学生的眼界,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比如,2017年,控江中学成为了同济大学“苗圃计划”基地学校,对接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和设计创意学院和交通用运输工程学院,为学生提供科普讲座、开题培训、游学活动、创新立项答辩等学习与实践机会,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科研平台,帮助学生的创想落地。

学校还依托中学生“英才计划”、杨浦区“双进入”等校外平台,发现和培养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未来发展志向。

点燃师生创作激情的“玩美创智节”,学术氛围浓郁的科技嘉年华,学生自主组织的创业模拟大赛……在课程之外,控江中学更是用丰富有趣的活动将创新的种子根植于学生心中,并将创新教育辐射至集团校内的初中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年来,“玩学合一”已在每一个控江人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学校还特别注重“老带新”,让优秀学生向更多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课题成果和科创经历,在同龄人的互动之间,控江学子的创新热情持续高涨,一届一届接力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由学校提供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