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这一年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是充满期待的重要一年,尤其是对于千万知识分子更为重要,当年9月,我们国家恢复了高考。

这样一来,千万知识分子就可以通过公平公正的选拔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人生将会迎来曙光。

当时,我国刚刚结束一段动荡的岁月,邓公也恢复了工作,他尤其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

1977年8月,邓公在大会堂江西厅主持召开科教座谈会,会上有一个副教授查全性,痛心疾首痛批以往“群众推荐、领导批准”的升学制度,强烈呼吁恢复高考制度,使用公平公正的手段选拔人才。

查全性教授痛批的旧制度,确实埋没了不少真才实学的人,通过推荐上来的“工农兵”大学生,知识水平确实不敢恭维,就更提能在某个领域做出什么突出贡献了。

邓公在会上问时任教育部部长刘西尧当年恢复高考来得及吗?刘部长说来得及。做事一向雷厉风行的邓公随即做出恢复高考的决定。

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这是具有转折意义的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千万学子为之欢呼雀跃,纷纷准备高考,一展抱负。然而,有人欢喜有人忧。

在北京起重厂,26岁的刘源,也是伟人刘少奇的儿子刘源怀着激动的心情迅速递交了报名申请。

左等右盼,他和厂里的另外9名工人的申请却被拒绝了。刘源被拒绝的理由是“超龄”。

这让刘源的心情万分沮丧,他也十分清楚,“超龄”并不是真正的原因,他当时才26岁,真正的原因则是家庭原因。

刘源的父亲曾是国家主席,对他的管教甚严。刘源15岁就到军队锻炼,表现优异,获得了特等射手等荣誉。

后来随着政治形势的严峻,他1968年被安排到山西山阴县当知青。农村的生活虽然很苦,但是也让刘源接受了真正的基层磨炼,与群众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刘源后来回到北京,进入起重厂当了一名工人。朴实的工人们也没有因为他的家庭歧视他,他也与工人们迅速打成一片。

终于熬到了恢复高考,刘源满怀希望,以为可以凭借着真才实学大展拳脚,现实却给了他“棒头一喝”。

可他明明是符合厂里公布的报名条件,苦闷了一阵后,不甘心的刘源决定采取行动,争取这来之不易的“改变命运”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提笔奋笔疾书,给中央和邓公写信,核心内容就一条:“我想考大学”。

在信里,刘源倾诉着想要“高考”的强烈意愿,想要“上大学”的强烈愿望,客观分析厂里拒绝他的深层次原因,陈述着命运的不公。他在信里向邓公连提了“四个不”。

如果不能参加高考,我不甘心,如果考试成绩不好,我不怪任何人,足见他的坚持和迫切。

这“四个不”让一个年轻人心中长期压抑的“苦衷”倾泻而出,让人阅后备受感染,不免动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寄出后,刘源焦急地等着答复。后来,他虽然始终没有等来邓公的亲笔回复,但是却等来了想要的结果——他和另外9名工友被批准参加了高考。

刘源在高考中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超过了第一志愿北大哲学系的录取线。但是,还是因为家庭的原因,北大哲学系开会讨论后决定不予录取。

最后是第二志愿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录取了他。刘源为了感谢,后来将自己的上将军服捐给了母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公为什么没有亲笔回复刘源呢?我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刘源特殊的家庭身世,加上邓公刚刚恢复参加工作,是不便于进行亲笔答复。

但是,刘源能如愿以偿参加高考,改变命运,这就是最好的答复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