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偷感”一词风靡各大网络平台,成为热度很高的互联网词汇。如果你觉得“偷感”真的很难懂,不妨来看看网友们关于“偷感”的具象化表述——

“我正在减肥,但害怕形成别人眼中的‘减肥人设’,只能偷偷摸摸减肥,不让人知道。如果有人跟我一起吃饭,反而会吃的很多。只有偷偷摸摸的时候才会克制少吃一点。”

“临近毕业一直在偷偷摸摸面试。因为如果告诉室友了,结果又没通过,岂不是很难堪?”

“担心室友回到寝室撞见我正在背单词,所以只敢在寝室打游戏。害怕有人注意到我上课听得聚精会神,所以每次都选教室的角落去坐,自己也搞不懂到底在担心害怕什么……”

“偷感”并不是贬义词

“偷”有“暗地里做”的意思,因此“偷感”乍一看似乎带点贬义色彩。但事实上,“偷感”是一种不希望被人关注、默默做事的心理感受。

小红书上关于“偷感”的讨论度很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红书上关于“偷感”的讨论度很高

从网友们分享的自身“偷感”经历可以看出,“偷感”主要形容的是一种小心翼翼的、内向的,甚至有些扭捏的状态。“偷感人”社交,表现为不敢主动出击,害怕一次主动换来一辈子内向,只会躲在角落等别人主动靠近自己;“偷感人”拍照,对镜头很躲闪,拍照只敢比“剪刀手”等等。

总之,“偷感很重”并不是给人带有小偷小摸之感,而是多为“偷感人”保护自尊心的自嘲

目前,“偷感很重”的应用语境已不仅仅局限于自身,而是逐渐扩展到了形容造型、动物等多个方面,如新买的衣服、饰品穿戴不利落、不舒展,这时就可以说“这件衣服偷感很重”;小猫咪胆小怕人、躲在墙角,也可以说这只小猫“有超绝偷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偷感”是隐形的社交斗篷

虽然大家明白“每个人的生活都没有那么多的观众”的道理,但做到落落大方却总是如此困难。所谓“偷感”,实则源自多重复杂因素的交织,既有原生性家庭教育的烙印,也有媒介环境塑造和社会结构性问题的深刻影响。

这种心理状态表现为一种对失败的恐惧和对他人评价的敏感,即担心自己未能实现目标而遭受嘲笑。

作家村上春树曾说:“我的弱项之最是仪式、致辞和派对。如果这三者联袂而至,那简直就成了噩梦一场。”可以说,“偷感”正是对这种不确定性的一种应对机制,虽然这未必能解决实际问题,但是通过降低曝光度来增加安全感,“偷感人”可以借此保持情绪的稳定和内心的笃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但并非所有人都愿意公之于众。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们更享受在默默努力中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而不是在众人的关注和评价中追求成功。这种“偷感”体现了一种对自我实现的追求和对独立性的坚守,他们选择将目光转回自身,找回了精神自洽的能力。

不要被“偷感”挟持

同样是“偷感”,有人是主动为之,主打一个“闷声干大事”;有人真心感到自卑和畏缩,总是担心事情没做好而被质疑被嘲讽。

大张伟谈论“展示内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张伟谈论“展示内心”

不管哪种情况,要注意一点,莫让“偷感”偷走了自信,完全关闭自身与外界的连接。很多时候,审视、评判的目光并非仅源自外界,而是内心深处自我质疑的投射。

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说:“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你的夜路。”不妨与“偷感”和解,将其视为一种正常的情感体验,尝试向内观、向内求,找到自我充实、自我相信的精神自洽,给足自己“安全感”。

生活里其实没有那么多的旁观者,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个在看,做好自己的事情,活出人生精彩。

资料来源:小红书、人民日报等

编 辑|胡晨曦

审 核| 李 玲

终 审 |黄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