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在云南石房洞山,徐霞客开启徒手攀岩模式,谁知,却令他陷入危险之中。同一天,徐霞客发现钱丢了,只得卖掉自己衣服,换来钱买米和肉,好在云岩寺洞中建阁,令他直呼神奇。

公元1639年四月二十七,过了中午,徐霞客和顾仆在路旁吃了带来的饭,立即沿西山往北行。他们绕到喇哈寨前。西山在后面环抱村庄,东江在前方作揖,南北两座尖峰夹峙在左右,如同旗鼓,配合得十分相称。小溪从后山流出来,傍村近水,都是土埂环绕着的水田,这是山间居住的优美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溯江往而行,三里半后,徐霞客仰头见尖峰的半山上,有个洞向东高高隆起,洞口非常险峻,上边到达峰顶,如屋檐下覆飞空,石钟乳垂在洞外,门槛横在洞内,可它下方十分陡削,似乎没有上登的路,原来,上去的路是从北面的山坡横向上登。

徐霞客因顾仆挑着担子未能放下,就先赶去厂区。他们向北,渡过一条西来的山涧,南香甸房屋成丛,连接到江的西岸,而矿冶炉布满甸中。于是,他们投宿到李老家中,此时刚过正午。这以前,徐霞客只留下三十文铜钱,藏在袖中,原本还可以买米作一天的口粮。可是,他在石房洞爬山时,手脚无处可放,竟然不知铜钱抛落在哪里。此时,他手中空无一文。他只好把夹衣、袜子、裙子挂在寓所外,指望卖掉作路费。

很久后,有人拿二百多文钱买去了绸裙。徐霞客十分欣喜,打酒买肉,命顾仆在寓所烧煮。他急忙吃了,趁机去探尖峰上的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涉到溪南,从屋后往南登坡,再向南上走,到达洞下。洞内架起三层房屋,都是五开间,上边匾额题着“云岩寺”。他从它的下层折向北,登上中层,折向南,登到上层。其中神像杂乱出现,不过它的前方非常宽敞。石钟乳从洞檐下垂到外边,长的成条,短的是缕,缤纷飘扬。有的中间穿通,又空又亮。有的交相下垂,反卷上去,形状非常怪异。

他再穷尽它的北边,洞顶更加弯隆盘绕而起,就顺着地势在上边架了一座平台,而平台之上又有石龛往西迸裂,再顺着地势在上边架起一个阁子。又从平台北,沿石崖设置了斜坡,向高空盘绕上升,洞顶氤氲之状,洞前飘扬潇洒之形,几乎尽数收揽。

平台之北,又迸开一个向南的小石兔,再就着地势,架了梯子通向那里,前边排着一座小牌坊,题写着“水月”,龛中供奉着白衣观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霞客不喜欢洞中建阁,这样会遮住洞里的胜景,唯独此处点缀得宜,不仅没有妨碍,而且更觉得灵妙通畅。他想不到偏僻边远的地方,反而见到此等神奇的构造。

洞中道人还在矿厂未归来,入云的石磴未封闭,石钟乳中的房屋未上锁,他歇息凭眺了很久,悔恨没有带行李来,以便寄宿在洞中。

洞之南又有一个洞口并排开启,洞上方也有石钟乳下垂,但洞内高处、宽处,都不到前洞的三分之一。石色赫黄如新凿成的样子。

他攀登向上的石阶,穿过小洞穴往西,两丈后,洞中渐渐黑下来,但洞中积水,有滴水声,可下边没有泄水的旁洞,也是一处神奇的泉水。洞中唯有此处取水。它的中洞更加深远,但被水隔开又黑暗,他也就不再涉水去穷尽。于是,徐霞客下山,仍从北面山崖,沿原路下走,返回寓所。

敬请关注“景致记录”,看古今美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