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4年2月15日上午,宝钢的青年炉前工缪伟良在办公室窗前,远远看见一辆乳白色面包车在厂区大道上驶过。他知道,这是邓小平同志来宝钢视察了。这时候的宝钢还在建设中,而缪伟良只有22岁,一年前刚刚从部队转业到宝钢工作。

如今40年过去了,那个年轻工人已经从宝钢退休。退休前,他的身份是宝钢技能大师,获得的各种奖章和证书可以贴满一堵墙。小平视察宝钢至今的这40年,覆盖了他的整个职业生涯。

回顾一辈子钢铁事业,他说:“小平同志视察那天给宝钢的题词‘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给我埋下了奋斗的种子。”

邓小平给宝钢题词:“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资料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小平给宝钢题词:“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资料照片

那是1984年2月15日,晨雾刚刚散尽,邓小平乘车来到宝钢。这个全国重点建设工程1978年底破土动工,此时正在加紧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大型联合钢铁企业的雏形已经形成。邓小平很有兴致地说,对宝钢这么大的建设项目,得增加点感性知识,不亲眼看看不行。

邓小平在宝钢工程总指挥黎明等陪同下驱车巡视了宝钢纵横13平方公里的厂区。在延伸到江中1600米的宝钢主原料码头上,邓小平眺望着滚滚东流的浩瀚江水,关切地询问了码头水深、航道疏浚,以及能停泊几万吨级的货轮等情况,并观看了卸船机的高效率工作。邓小平边看边与陪同的宝钢领导同志亲切交谈说:“我们要把日本的技术都学过来。”

宝钢2号高炉。张海峰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宝钢2号高炉。张海峰摄

虽然这是小平同志第一次视察宝钢,但他对宝钢的关注却是长期的,向日本学习先进钢铁技术的叮嘱在5年多前也曾表达过。

1978年12月26日,就在宝钢开工的3天后,正在日本访问的邓小平来到新日本钢铁公司君津钢铁厂参观。参观时,邓小平看得非常认真,问得非常仔细。因为当时引进君津钢铁厂技术和经验的上海宝山钢铁厂正在建设,数百名中国管理和技术人员在这里实习,邓小平要求君津钢铁厂一定要把先进的管理经验介绍给正在这里和即将来这里实习的中国工人,使他们完全能掌握。邓小平对新日本钢铁公司董事长半开玩笑地说:“咱们订一个君子协定。如果在上海搞不好,那就不是学生的责任,而是教师不好。”

当然,发展好中国的钢铁事业最终还要依靠中国人自己主动学习和创新。这是1984年在宝钢视察时邓小平反复叮嘱的。那次视察中,邓小平还来到宝钢自备电厂,他乘电梯登上十多米高的电厂中央控制室,观看了各种先进的控制设备。邓小平关切地向电厂厂长了解操纵人员的文化程度、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平均年龄,鼓励职工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迅速掌握新技术。

视察后,邓小平欣然命笔,为宝钢题词:“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邓小平的临别赠言,成了宝钢人日后的座右铭。

宝钢码头。张海峰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宝钢码头。张海峰摄

受邓小平题词激励的人中,就有青年炉前工缪伟良。这句话似乎一下子给他指明了方向。他不再满足于做一个清渣出铁的操作工,他要像邓小平要求的那样学技术。当时,他和很多宝钢的工人一样,每天乘班车往来于市区和宝山。他们自带小板凳,上了班车就坐在小板凳上,掏出书来学习。

1988年,好学的缪伟良从一名炉前工转为高炉炉体维护的技术工人。因为没上过大学,他更意识到要在实践中加倍努力学习。他还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寻找技术问题,想办法解决,解决问题后,及时总结经验。他认为只有把经验用笔写下来,形成知识点,成果才能固化。

渐渐地,缪伟良发现,一些难题没有现成解决方法。无处去学,只有自己去创新。他常常想到小平同志那句“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他在高炉炉缸长寿综合维护技术上一路钻研下去,申请国家专利43项,企业技术秘密21项。2017年,宝钢设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如今,虽已退休,一谈到高炉,缪伟良眼里还是闪着兴奋的光。

小平同志视察宝钢40年后,宝钢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拥有上海宝山、武汉青山、湛江东山、南京梅山等主要制造基地,在全球上市钢铁企业中粗钢产量排名第二、汽车板产量排名第一、硅钢产量排名第一,是全球碳钢品种最为齐全的钢铁企业之一。2023年宝钢全球首发10项新品,“高性能取向硅钢研发制造与应用”项目获得中国工业大奖称号。

1979年,邓小平曾预言,“历史将证明,建设宝钢是正确的”。诚哉斯言!

邓小平曾预言,“历史将证明,建设宝钢是正确的”。张海峰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小平曾预言,“历史将证明,建设宝钢是正确的”。张海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