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报道,美驻日大使拉姆·伊曼纽尔大放厥词,宣称中国通过“欺骗”手段取得了经济领导地位。他还扬言要在粮食和海上能源安全领域“威慑”中国,让中国在行事前“三思”。这位大使是在参加阿斯彭经济战略小组年会时接受采访的。期间,主持人提到“中美经济合作的未来之路是什么,考虑到他们的经济体量,孤立他们是不现实的”,伊曼纽尔张口就来,污蔑中国“盗取”技术,是在“作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显然,这位驻日大使要失望了。据报道,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已达35.001万亿美元,突破35万亿美元大关。实际上,在2023年1月,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规模就已经达到31.4万亿美元的法定债务上限。随着美国政府债台高筑,美国公民的人均债务也不断攀升。当下,每个美国人的平均负债已超10万美元。美债野蛮生长不仅危害其经济长期增长潜力,也会严重拖累全球经济发展。不断增加的美债犹如一颗“定时炸弹”,为全球经济埋下隐患。

特朗普在7月中旬举行的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承诺若当选将推动新一轮减税。哈里斯则在多个场合表示支持豁免学生贷款、减免医疗债务以及提高联邦最低工资等。《华盛顿邮报》一篇报道指出,美债突破35万亿美元之际,两位总统候选人只对其他议题“滔滔不绝”,似乎决心不就国家内部治理失当和安全状况恶化发表任何评论,“押注于长时间不严肃对待不会带来严重后果”。两党都乐于在经济增长且失业率低下的今天,维持巨额的年度赤字。

除了两党政治的弊端,美联储在债务危机中也扮演着复杂的角色,作为美国中央银行,美联储拥有巨大的独立性,其货币政策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长期以来采取低利率政策,甚至通过量化宽松政策大量印钞,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美国政府的借贷行为,也为债务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美国的高福利、高军费政策也是导致债务危机的重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美金融工作组将在上海举行会议,这是自去年9月中美双方商定成立经济、金融两个工作组后,第五次召开双边会议。《纽约时报》称本次会议旨在加强沟通并“保持双方经济关系的稳定”。媒体关注本次会谈的重点包括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资本市场管理等问题。这在国际秩序面临挑战、中美经济关系紧张的当下,显得尤为迫切且重要。这是继美国商界高级代表团访华后,中美在经贸金融领域的又一次交流。

美国代表团由美国财政部助理财长奈曼(Brent Neiman)率领,奈曼在启程前表示:“我们计划在这次金融工作组会议上讨论金融稳定、跨境数据、贷款和支付相关问题、私营部门推进低碳转型融资的努力,以及出现金融压力时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改善沟通的具体措施。”美国和中国的金融监管机构今年一直在进行金融冲击演习,以便在发生可能影响国际银行或保险体系的危机,如网络攻击或气候灾难时,双方能够协调应对措施。

从中美双方达成的协议来看,还是有声音认为,是美方对华提出了一个过分要求,具体而言,就是“制定联络人机制”去应对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虽说该协议被视为是中美寻求共识的努力之一,可是鉴于美国当前的经济问题,似乎是美国主动提出了这一机制,毕竟美国未来出现“金融压力事件”的概率极高。对美国而言,该机制的意义很简单,就是能拉上中国一起,对美国可能出现的金融压力事件进行提前规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拜登主动派人赴华、特朗普公开示好,这在一定程度可以代表两党的标志性人物再度展开了交锋。而在美国工作团抵达上海展开会议时,美国财政部公布了一份国际资本流动报告,在这份报告中,不仅显示了美国国债再创新高,也披露了美国两大“债主”的动向。作为持美债最多的日本,减持了106亿美债,而中国却加持了119亿美元。在日本不断减持美债的情况下,中国选择伸出援手,主动增持美债,也是向美方释放了友好的气息。

不过我们要认清一点,中国增持美债是出于自身利益和全球和平的大局观考量,并不意味着中国就此放弃“去美元化”的立场。这是一个庞大、 漫长的工程,中国自己无法实现,需要全球各方通力协作,而这就是金砖国家成立的目的之一。现如今,美国自身经济动荡不安,美债暴雷近在咫尺,全球大多数国家再加入金砖国家主导的金融结算系统,无疑会对美元霸权构成致命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