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把把简朴的刻刀

雕琢出南上海的风雅古韵
一件件精巧的作品

洋溢着传统技艺的青春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迎风飘荡的福牌,造型别致、灵秀袅娜;造型精巧的摆件,层次分明、栩栩如生。近日,在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第三届学生社团文化节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游园会上,来自设计与艺术学院木雕社的孙同学展示着由社团学员们设计并亲手制作的多款木雕作品,吸引了师生和游客们的目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随着“非遗进校园”的深入推广,奉城木雕这一古老传统的技艺正在奉城镇年轻一代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学生们将传统非遗与现代元素交织融合,通过年轻的方式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厚植文化自信。

岁月雕琢的艺术瑰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奉城木雕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工匠们用上等的檀木、柚木、樟木、椴木等为原料,经过精雕细琢,创作出一件件艺术精品。奉城木雕不仅题材广泛,而且在构图、线条、刀法及品种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创新,融观赏性与实用性为一体,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奉城木雕的传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它曾一度兴盛。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公私合营的推进,木雕作坊相继关闭,技艺一度走入低谷。幸运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奉城木雕再次恢复发展,不仅成立了木器雕刻厂,还吸引了众多能工巧匠的加入,使得这一传统技艺得以延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奉城镇洪西村的徐华兵便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勤恳踏实的性格、精湛的手艺让徐华兵出了名,从龙华寺的观音佛像,到上海世博园区美国馆前的工艺品,每件作品都以工艺精美、生动形象为人称道。2011年,奉城木雕被收录进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入选首批上海市传统工艺振兴目录。2012年,徐华兵成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播进校园的文化种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6年,徐华兵尝试带着自己的手艺走进奉城二中,培养学生对手工艺的兴趣。此后,在奉城镇的多所学校,奉城木雕被纳入特色课程,通过木雕社团、兴趣班、工作坊、“一日木雕体验课”等形式,非遗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促进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一体化,让传统非遗文化在新时代萌发出新的生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们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拿起刻刀,体验木雕制作的乐趣。从选材、设计再到雕刻、打磨,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学生们的汗水与智慧。他们不仅学会了木雕的基本技法,更深刻理解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寓意吉祥的兔子、寿桃,精致小巧的福牌挂件,细致入微的手枪模型,学生们在实践中近距离接触和了解这一传统技艺,更激发了学习和传承的兴趣,涵养了木雕工匠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沉着干练的精神。此外,学校还通过各类展览、比赛、校园文化节等,展示学生优秀作品,让他们在实践中收获,在自信中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党总支与奉城镇洪西村党支部开展党建联建,不断深化村校合作,成立学校“奉城木雕非遗传承人工作室”、上海奉城木雕非遗传承数字化校外实践基地与“雕韵艺乡”乡村振兴创新团,深入挖掘乡村的红色文化和非遗文化内涵,通过数字化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以“艺术+技术”、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形式推动乡村振兴和非遗传承,将非遗文化、技艺智慧和工匠精神融入青年学生的教育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雕韵艺乡”乡村振兴创新团的一位学员表示:“这个社会在不断发展中,想要把奉城木雕非遗推广到人人所熟知,非遗必须得到创新,非遗的传承方式也必须得到创新。”电子信息学院木雕社社长孙同学则表示:“通过学习奉城木雕,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它不仅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根与魂。我希望将来能够继续学习和传承这一技艺,为弘扬中华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奉城木雕作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非遗进校园”的推动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相信在年轻一代的共同努力下,这一传统技艺定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报送:季雨诞(奉城镇)

编辑:夏阳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