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世界大局势的驱使下,中国投入社会主义阵营,与苏联保持着良好的外交关系。

朝鲜战争时期,中苏利益挂钩,苏联承诺给中国提供援助以促使中国军队入朝作战,而志愿军也用自己的战绩向苏联证明了实力,至此在苏联眼中,中国的“战略价值”更高了,因此开启了大力援助中国发展的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苏交恶

不过国与国之间的“友谊”永远都充满了不稳定因素。在中苏交好没过多久,赫鲁晓夫的一系列政策让中国感到忧虑,再加上双方不和谐的因素逐渐增多,且最后苏方竟然还提出想要在中国国内建设长波电台,还要将舰队驻扎在中国海域,因此中苏关系逐渐变差。

毫无疑问,苏联企图军事掌控中国的行为触及了中国的底线,再加上苏联就中印边境问题指责了中国,因此中苏边境问题被慢慢拉上谈判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苏边境对峙时期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苏交恶后,双方在边境区域爆发了多次矛盾与冲突,边境对峙的白热化巅峰时期,二者在边境线陈兵百万,苏联更是调遣了上万辆坦克、上千架战机以及其它先进装备,大有要南下的趋势。

而彼时中国国内也是严阵以待,全国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威胁而做着准备。那么如果我们现在来分析当初的局势,假设苏联会进攻我国,它的优势又在哪儿呢?为什么会让我国如此紧张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军的战斗力

毫无疑问,苏联的首要优势便是军队战斗力。彼时不管是军队动员能力还是武器装备的先进性,苏联都是十分强大的。

在明确察觉到中苏关系变化之后,苏联便连年不断增派在边境地区的驻军,曾一度达到118万人,而且国内能够转为现役的后备人选很多,加上有二战紧急战备的经验,因此动员能力极强。

再加上苏联武器先进性堪比美国,像战略导弹这样的武器其储存量又有很多,一旦对中国各个城市发起突袭,我们根本没有防御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形优势

其次便是地形优势。中苏边境线并不短,因此对峙的区域较大,我们难以做到全面防御。再加上边境地势复杂,容易隐藏,而且苏联还拥有大量在我国边境作战的经验,对我国边境地形较为熟悉,因此极易隐蔽集结军队,发起突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前军队战略部署

最后便是苏军的战前战略部署。据悉,苏联在70年代末就将陆军的三分之二全部部署在了一线,而且部署在二线的三分之一机动性也很强,极其容易直接开展主力作战模式。

再加上空军和海军的部署助力,一旦战争开启,苏联便能够三线同时作战。显然,就当时的中国而言,同时抵抗红色帝国的三线作战,是极为困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