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胺鲜乙烯利作为一种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尤其是玉米种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不当使用或过量使用这种药剂,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药害问题,对玉米生长和产量产生负面影响。以下将详细阐述玉米胺乙烯利药害表现及其可能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药害表现

1.叶片异常

玉米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也是药剂作用的主要目标之一。当胺鲜乙烯利使用不当时,叶片可能出现黄化、卷曲、畸形甚至干枯等现象。这是因为药剂破坏了叶片细胞结构,影响了叶绿素的合成和光合作用效率,从而导致叶片功能受损。

2.植株生长受阻

胺鲜乙烯利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但过量使用会抑制玉米的正常生长。具体表现为植株矮小、节间缩短、茎秆细弱等。这些变化不仅影响玉米的外观品质,还可能导致其抗倒伏能力下降,增加倒伏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花果发育不良

玉米的花序和果穗是产量形成的关键部位。药害严重时,玉米的雄穗和雌穗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雄穗可能出现分化不良、花粉量少等问题;雌穗则可能表现为花丝短小、不易受精等。这些都会直接导致玉米授粉不良,结实率下降,进而影响产量。

4.根系受损

根系是玉米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药害可能导致根系发育不良,表现为根系短小、根毛稀少等。这不仅会影响玉米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和利用,还可能降低其抗旱、抗寒等逆境抵抗能力。

5.产量下降

上述所有药害表现最终都会反映到玉米的产量上。药害严重的地块,玉米产量可能大幅下降,甚至绝收。这对农民的经济收入和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都会造成不利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可能原因

1.使用浓度过高

部分农民为了追求快速效果,往往擅自加大药剂使用浓度。然而,高浓度的药剂对玉米细胞的破坏作用更强,更容易导致药害发生。

2.使用时间不当

胺鲜乙烯利的使用时间对药效和药害都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玉米拔节初期是药剂使用的最佳时期。如果喷施过晚(如玉米超过12片叶后),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控旺效果,反而可能导致药害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环境条件不适宜

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都会影响药剂的效果和药害的发生。例如,在高温干旱条件下使用胺鲜乙烯利,可能会加剧药害程度。

4.药剂质量问题

市场上存在一些假冒伪劣的胺鲜乙烯利产品,这些产品往往有效成分含量不足或杂质含量过高,使用后容易导致药害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防治措施

1.合理选用药剂

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确保药剂的有效成分和含量符合标准。同时,根据玉米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合理选择药剂种类和使用浓度。

2.严格掌握使用时间

在玉米拔节初期(6-12叶期)适时喷施药剂,避免过晚使用导致药害发生。同时,注意天气预报和田间实际情况,避免在高温干旱或大风天气下施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科学使用方法

按照说明书要求正确稀释和使用药剂,避免超量使用或重复喷施。同时,注意药剂的混配禁忌和施药安全间隔期等事项。

4.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灌溉、施肥、除草等田间管理措施可以提高玉米的抗逆性和对药剂的耐受力,减少药害的发生。同时,注意观察玉米生长情况,一旦发现药害症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

综上所述,玉米胺鲜乙烯利的药害问题不容忽视。只有科学合理地使用这种药剂并加强田间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增产效果并减少药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