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书法造诣,并不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制作”出来的,而是靠着自己的双手,去书写。

在网络上观看了刘少奇致毛主席,周总理,邓小平的三份书信,虽然是信手而为,但也显示出了很高的书法艺术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少奇致毛主席一封信,要求毛主席审核参加土改工作人员八条规定,从内容上看,这是一份非常普通的请示报告单,但墨丰润,字迹圆润,字迹圆润,令人一见之下,便觉亲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法与书写的最大区别,是书写要整齐匀称,而书法则要表现出笔画的长短,快慢,结构的正畸。从这个规律看来,刘少奇的小扎显然具有很高的书法品位。

字体的大小随心而变,大与小的反差很大,显示出一种千变万化的美感。笔势潇洒、潇洒飘逸,表现出一种自然的写境;就笔墨而言,也有干、湿、干、润之别。总之,刘少奇的这一小段话,正表现出苏轼所说的“不在佳处,则为最好”的意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少奇致周总理的一封简短的书信也涉及到了工作。而在书法方面,则是行间更为密集,形成森然、紧密的结构;字体的大小、偏斜的对比更为鲜明,显示出书法的奇险。

刘少奇从未自称是书法家,但是,他每天所写的一些笔记,都显示了他对书法的认识和掌握。这是由于当时的人们受的是旧式的教育,书法是一门学问。而且,他们本身的文化素养和学识修养,自然也就能写出一手好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少奇致邓小平的书信,使我们看到了一种与前面两个书信截然不同的气息。他的字迹依然是歪歪扭扭的,但字迹却变得柔和了许多。从容淡定中透着一股浓浓的书生气。

所谓“自如其然”,就是说一个人的字,跟他的气质、修养有关,俗的人,写出来的字都是俗不可耐,而张扬的人,写出来的字却是戾气十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反,刘少奇的字却是自由多变,但是他的笔划却是清晰明了,一笔一划,绝不拖泥带水。丰润的笔触,整齐的布局,显示出作者的深厚学识。

刘少奇的书帖究竟用哪种风格,哪种风格,还得看对象。就拿他的书法来说,有些字是为了方便大部分人阅读,所以他用的都是行书之类的容易辨认的字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届全国书法展上展出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作者精心构思而成,表现了高超的笔法,但终究缺少了一种天然的美感,既不亲近,又有一种人为的痕迹。

我们读了刘少奇的书信,虽是公事往来,但写得既亲热又讨人喜欢,也显示了他在书法方面的造诣。其实,在古代,有不少经典的书法作品,都是信手而为,跟现在的书法展上,完全是两个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