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四大行的股价不断创下历史新高,在萎靡的A股市场里显得极为割裂。更有段子手编出了如下段子。

工商银行年内涨40%,贡献沪指约400点 农业银行年内涨42%,贡献沪指约62点 中国银行年内涨30%,贡献沪指约17点 建设银行年内涨31%,贡献沪指约300点 四大行年内合计贡献沪指779点。 2848- 779=2069,这才是实际的市场点位。

段子当然是瞎编的,因为只有写的如此夸大,才能挑动散户的情绪并得到市场的传播。

但情绪归情绪,现在把四大行吹捧的人尽皆知,恐怕是又要在高位上割一遍韭菜。毕竟接盘机会一定会搞得人尽皆知,而买入机会则是静悄悄。

而要在静悄悄的时候去发掘买入机会,我们所依赖的,只能是数据。毕竟投资市场是冰冷的,它不信情绪,只信数据。

而我们正是在2022年通过数据获知了其估值的历史最低点,并在我们内部社群知识星球提醒了这个投资机会,我在评论区的第一条也明确告知可以买入四大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农行为例,如果以发帖日第二天的收盘价为起点买入,到昨天收盘价为止,涨幅是95%左右,已接近一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无论抄底还是逃顶,我们从来都是马前炮。

说起我发帖的2022年9月,其实还有一件大事,就是房地产出台个税抵扣返还的新政了。而最受益这条新政的,就是北京,因为只有北京是严格征收20%差价个税的。

10月受益于新政的北京楼市成交开始上涨,而我又劝退了不少知识星球里想在北京买房的同学,因为正是在2022年10月,我开始在北京上海挂牌出售我的投资性房产。老粉丝们都知道,我在2023年,又带领大家实施过一次楼市的逃顶(点击:)。

所以说,尽管这一两年市场并不太好,但只要我们实施正确的策略,我们依然是可以在各类资产中灵活切换,通过抄底逃顶来使得我们的财富不断创出新高的。

过去的马前炮预测已经过去,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未来的资产走势,我们怎么去预判,怎么去赚钱。所以接下来才是我们要说的重点。

因为最近不断被知识星球的同学提问说楼市何时能触底,所以我这篇打算来写一下楼市在未来几年的指引性判断。

什么是指引性判断?

就比如你使用导航从上海开车去杭州,导航在出发前就会给你一个到达时间,虽然这个到达时间不一定准确,因为路上可能会遭遇到各种新的路况,到达时间也会被导航不断修正,但出发时给出的到达时间也是可以作为大致的指引性判断存在的。

楼市也是一样,未来可能会有各种经济数据和各种政策,所以老粉们都知道我们一贯的原则是只跟踪不预测。因为只需要跟踪应对我们就能成功的抄底逃顶,预测并不重要。

但这也并不妨碍我们现在根据数据拿出一个指引性的判断。

好了,我们现在开始。

我们知道,最近的居民贷款数据,都显示居民部门在缩表。但京沪等一线城市,事实上还略有不同。比如,以下是全国范围的,居民购买新房的首付和贷款的同比增长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上图,蓝线是居民支付给开发商的首付或定金的同比数据,而黄线则是居民做按揭贷款并支付给开发商的数据。

可以看到,蓝线和黄线,在今年都出现了30%~40%的下滑,这个反映的是销量的下滑。贷款部分下滑比首付部分更多,说明在降首付降利率的情况下,居民反而提高了首付比例。说明即使是买房的居民,也倾向于更少的使用贷款,倾向于缩表。

而北京的情形则完全不同。下图是北京的首付和贷款累计同比增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看到,从去年9月认房不认贷落地后,贷款增速立即转正,而首付部分增速则不断下滑。而到了今年,虽然总体销售额在下降。但首付部分下降了40%,而贷款部分只下降了平均不到10%。

这说明北京买新房的居民虽然下滑了很多,但真实的买家依然更多的使用了贷款。

究其原因,在于认房不认贷落地前,北京需要5~8成首付。这明显高于全国水平。所以,放开认房不认贷之后,尽管北京房价也在下跌,但受到部分居民扩表的支撑,其跌幅是要小于二线城市的。

那么,上海,深圳又是什么情况?

答案是不知道,因为只有北京统计局公布了居民购买新房时支付的首付和贷款数据。上海深圳的统计局并未公布。

但和北京限贷一样严格的上海,我想情况应该也差不多。

不过在上海深圳,我们有居民的贷款数据,我们可以从上海深圳的居民贷款数据,来判断目前上海深圳的楼市下跌进程具体进行到了哪个阶段。

我们先看历史数据,日本和香港房价开启下跌后的居民杠杆率数据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上图,日本和香港房价开启下跌后,首先是居民杠杆率增速的急速放缓,然后过渡到居民杠杆率的下降,而只有当杠杆率降了,居民的债务压力才得以减轻,然后买盘的力量才得以集聚,慢慢作为楼市下跌的支撑。

那么中国的居民杠杆率呢,截止到2024一季度,居民杠杆率只是放缓,还没有下降。如下图(数据取自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我们对于全国楼市,其实并不是特别关心的。因为我们关心的,其实是我们所在城市的涨跌。

由于在中国的楼市,深圳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都领先于京沪,所以,我们可以先从深圳入手,看深圳的居民杠杆率变化。

在这里比较遗憾的是,并没有各个城市的居民杠杆率的官方数据公布(民间虽然有数据,但不敢使用)。所以我们可以采用一个近似的方法,就是看居民的债务增速。根据以下公式:

居民杠杆率 =居民债务/GDP

我们可以发现,如果债务增速超过GDP增速,则杠杆率上升,反之则下降。所以,我们就看深圳的居民债务增速。这个是有央行数据公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上图,2022下半年因为有疫情干扰,因此深圳居民债务增速短暂下滑,但疫情后的2023年,债务增速达到8%左右,居民杠杆率依然在上升,到2024之后,居民杠杆率终于开始持续下降。

也就是说,随着深圳房价的下跌,今年开始居民杠杆率也在下降,居民缩表导致的杠杆率下降开始减轻居民的债务负担,减轻到一定程度,就会变为楼市的支撑力量。

那么上海是什么情况?上海的居民债务增速如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上图,2022因为疫情导致居民债务增速略低,但2023年债务同比增速开始上升,略高于GDP增速,直到2024年居民债务增速在春节之后和GDP增速大致持平。

从2024年看,深圳的债务增速持续降低,也率先进入居民杠杆率下降通道,而上海之前限贷过于严格,所以和北京一样,新政导致部分买房居民增加杠杆,所以现在只是居民杠杆率横盘(债务增速=GDP增速),还未进入到居民杠杆率下降通道。

从历史上看,每一轮房价涨跌,深圳也都是略微领先京沪一个身位。

比如2015~2016年的房价上涨,深圳领涨,上海接力,北京最后。

再比如2020年的房价上涨,也是深圳在2019年三季度开始领涨,而上海北京则是一年后的2020三季度开始上涨。

2022年深圳房价开启全面下跌,而上海北京则是2023年房价开启全面下跌。

本轮的居民杠杆率的走势,深圳也略微领先于北京上海,在今年就率先进入了下行通道。

从数据趋势看,深圳居民债务增速正不断下滑,缩表进程在继续,也不排除年底前会进入负增长。负增长也就意味着下面的公式中

居民杠杆率 =居民债务/GDP

分子下降,分母上升,那么杠杆率就能更快的下降。直到债务负担下降的足够多,居民债务负担减轻,才有足够多的买盘力量支撑楼市不再下跌。

而上海今年的居民杠杆率还没能进入下行通道,如果2025~2026开始进入杠杆率下行通道,那么最快2027年有望迎来上海楼市的触底

从美国和日本的例子看,从居民杠杆率开始下降起,大约5年楼市阶段性触底,而香港快一点,大概两三年。

最近我也关注到上海交大的金融学教授朱宁预测楼市调整还要3到5年,虽然我不清楚其论述的数据依据在哪里,但这个和历史上的居民杠杆率下行周期大致也是吻合的。

好了,综上所述,我们把结论总结下:

1 尽管政策上要求的首付比例降了,但在全国范围内,居民购买新房反而增加了首付比例,降低了贷款比例。缩表进程依然在进行中。

2 京沪由于认房不认贷落地之前首付比例过高,所以落地后部分购房人群增加了贷款比例。这支撑了京沪楼市的下跌幅度小于二线城市。

3 从美国日本香港的经验看,居民杠杆率在进入下降通道后,会逐步迎来楼市的触底。

4 深圳的居民杠杆率已率先进入下行通道。预计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京沪也会跟上。

5 根据居民杠杆率放缓和下行推进的进程不同,当下跌幅,也是深圳高于京沪。但最终会殊途同归。

后记:

影响楼市趋势的因素是多维的复杂的,所以我们一直以来的原则都是只跟踪不预测,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给出指引性判断。

我后面也会持续性的跟踪各项细节数据并在知识星球发布,知识星球的同学记得随时关注我们的更新就行,我会在持续修正指引性判断的同时,帮大家找到那个买房的最低点。

对于非知识星球的同学,本文也给出了分析框架。影响楼市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居民信贷,你们可以自行跟踪自己城市的居民债务增速数据,跟踪居民缩表进程以确保找到那个楼市触底的最低点。

最后,我想说的是,缩表的过程,必然是痛苦的。这体现在资产价格下跌和收入停滞两个方面。但这也是开启新的周期,开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美国日本当年也都有长达数年的居民缩表进程,也都挺过来了。我也相信大家熬过本轮周期调整后,会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