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现美好生活,“法”护残疾人蓝天。

残疾人的美好生活离不开法治力量的守护。近年来,资阳市人大常委会大力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在当地的有效实施,用法治阳光温暖每一位残疾人。

刚性检查

为保障残疾人平等权益“把脉问诊”

执法检查是人大常委会的法定监督形式,也是人大推动法律法规有效实施的重要抓手。

今年7月,资阳市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分别赴雁江、安岳、乐至的残疾人康复中心、就业企业、医疗机构、特教学校、街道社区、家庭住所,通过采取实地察看、抽查走访、座谈交流、查阅资料、问卷调查、法规测试等方式,对全市“十四五”期间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全面监督各级各部门贯彻落实残疾人保障法及残疾人事业发展情况。

“老乡,现在生意好不好?有哪些需要反映的可以直接给我们说。”

“你们医院康复工作情况怎么样、患者多不多?”

“学校近年来的特殊教育进行得怎么样?”

“你们对为残疾人免费提供的就业服务有哪些建议意见?”

奔走在基层一线,展露民生关切。检查重点围绕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履行残疾人事业领导责任、残疾人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残疾人康复服务、教育权益、劳动就业、文化生活、社会保障、无障碍环境方面的保障情况,以及法律法规贯彻实施中存在的其他问题开展。

“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力求用法律破解制约残疾人保障的难点和堵点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雷明介绍。“通过执法检查,进一步推动各级政府及有关单位加大残疾人保障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力度和贯彻实施力度,依法保障残疾人平等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发展、平等享有改革成果,增强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法治保障

托起残疾人“稳稳的幸福”

截至2023年,资阳全市有持证残疾人12.58万人,占户籍人口3.77%,全市近几年持证残疾人数量呈稳定趋势。

实地检查中发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认真贯彻执行残疾人保障“一法一实施办法”等系列法律法规,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全市残疾人事业呈现良好势头。

建章立制,残疾人事业发展责任意识增强——

各级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残疾人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责任体制和工作机制,市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任主任、28个市级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残工委;制定了《资阳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等系列文件,织密政策覆盖面;中省市共投入财政资金4.61亿元;将爱眼光明行动、6岁以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残疾人教育资助关爱、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残疾人康复关爱行动、60岁以下持证残疾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等纳入2021—2024年全市民生实事项目。

全域覆盖,残疾人康复服务质量有效提升——

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防控措施,实施免费产前诊断民生实事;建立覆盖全域的康复服务网络,全市有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6个、残疾人友好医疗机构试点单位8个,有设置康复医学科医院9家;“十四五”期间,提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1581人次,基本辅助器具适配服务1.3万人次,家庭医生签约增值服务9万人次,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9.7万人次,将国家29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

措施到位,残疾人受教育权益得到保障——

构建了“随班就读、特校就读、送教上门”特殊教育格局,全市有特殊教育学校3所、特殊教育资源中心3个,有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1865人;安岳县特殊教育学校增办职高班;实施全学龄段残疾人及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大学生教育资助;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7%以上;全市所有困难残疾学生全部享受各个教育阶段的免费、补贴或助学金政策。

保障就业,残疾人就业创业帮扶推进有力——

出台推进残疾人就业创业政策措施,对残疾人就业予以优先考虑、重点保障和特殊帮扶;为残疾人免费提供政策咨询、职业介绍、就业和失业登记、职业技能培训等,免费培训4500人,举办招聘会310场,提供岗位信息24.1万个,达成就业意向4.83万人次;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残疾人768人次;培育四川省安置残疾人就业“百强企业”3家,建成辅助性就业机构3个,乐至县就业创业基地示范引领成效明显;发放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补贴8293人次;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总额实现逐年增长。

提升幸福指数,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日益丰富——

开展“最美残疾人”“最暖心助残单位”评选活动;组织助残志愿服务活动50余场,惠及残疾群众8000余人次;开展残疾人健身活动200余场,举办主题文化艺术周活动4次,展演残疾人节目50余个;组织61名残疾人参加省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五届特奥会,取得11金10银7铜的成绩;成功承办全国残联系统社区体育指导员专题培训和省全民健身运动会残疾人专项比赛、省残疾人旱地冰壶锦标赛及特奥轮滑等比赛,资阳市旱地冰壶代表队代表四川参加全国残运会两获季军殊荣。

健全体系,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全面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和三四级智力精神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年均为3.8万余名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为4.4万余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全覆盖为12.58万名残疾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为6130名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将符合条件的2305户2654名残疾人纳入监测范围,巩固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

改善设施,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推进有序——

以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文明城市为牵引,推进无障碍建设;为1371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实施政务服务网站无障碍改造,开设《资阳新闻》手语栏目,建立无障碍阅览室4处。

一条条扎实有效的举措、一项项温暖人心的政策,有力推动资阳全市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

问题导向

为促进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开良方”

不断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承载着广大残疾人的向往和期盼。

今年8月,资阳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的执法检查报告。

针对检查中发现推进法规落实力度仍有差距、社会保障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就业创业保障能力尚显不足、无障碍环境建设需持续加强等问题,执法检查组提出了具体审议意见——

怎样才能凝聚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合力?强化依法履职,充分发挥市政府残工委职能作用,强化残工委成员单位落实法定责任、推进依法行政、提高服务水平;强化政策保障,建立健全残疾人事业发展稳定的资金投入增长机制;强化社会救助,统筹推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怎样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完善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残疾人教体保障体系,持续开展残疾人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将残疾人纳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怎样提高残疾人就业创业保障能力?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落实扶持政策、保障合法权益。

怎样改善残疾人无障碍生活出行环境?加大“残疾人之家”、基层残疾人工作站和村、社区残疾人协会建设力度,实现就近就便开展残疾人综合服务;分类分步统筹实施无障碍设施建设改造,加快推进公共交通设施、交通工具、文化旅游设施、残疾人服务设施等无障碍建设和改造;加快政府政务、公共服务、电子商务等信息无障碍建设。

“执法检查的结束,只是问题整改的开始。”雷明表示,资阳市人大常委会将切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责,跟踪审议意见落实情况,以法治之力助力托起残疾人“稳稳的幸福”。(胡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