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张蕊 每经编辑:陈旭
8月23日,中国民航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民航暑运及7月安全生产运行等情况。
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副主任李勇在发布会上介绍,7月份,全行业完成运输航空飞行129.1万小时,同比增长10.5%;累计飞行50.0万架次,同比增长6.1%。未发生运输航空事故,安全运行态势总体平稳。
7月份,民航运输规模创月度历史新高。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36.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9.9%,较2019年同期增长20.3%;完成旅客运输量6913.6万人次,同比增长10.8%,较2019年同期增长16.6%,其中,国内客运规模较2019年同期增长19.5%,国际客运规模突破600万人次,达到613.0万人次,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93.0%;全行业完成货邮运输量75.2万吨,同比增长25.1%,较2019年同期增长22.0%。
发布会现场 图片来源:中国民航报记者 张哈斯巴根 摄
为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发展提供有利政策环境
日前,民航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
民航局发展计划司司长张清在发布会上介绍,制定出台《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是民航局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民航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
国际航空枢纽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民航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指导意见》,将指导我国国际航空枢纽依据功能定位进一步深入做好战略谋划和布局建设,为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下一步,为推动《指导意见》各项任务举措顺利实施,民航局将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努力形成枢纽建设政策合力。持续加强与各政策主管部门和地方的协调联动,优化航权、时刻安排,强化枢纽导向型资源配置政策,提升枢纽多主体资源管理和协同运行水平,积极营造便利化政策环境。
二是强化要素保障,着力优化枢纽建设要素供给。加强空域资源协调优化工作和航空枢纽规划预留空间供给,积极协调争取政策性资金支持,鼓励新技术、新理念、新场景应用,强化智慧赋能,推进现代化航空枢纽建设。
三是做好监测评估,切实加强枢纽建设跟踪调度。持续做好民航经济运行情况监测,强化和细化航空枢纽建设目标考核,做好重大项目和重点指标的跟踪调度,适时开展枢纽导向型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和优化,确保各项政策举措加快落实落地。
8月份以来民航单日旅客运输量持续超230万人次
今年暑运期间,民航工作有哪些特点、亮点?
对此张清表示,今年民航暑运自7月1日开始,截至8月20日,累计运输旅客1.17亿人次,日均达到228.6万人次,同比增长11%,民航运行安全平稳有序。总体来看,今年民航暑运市场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民航运输延续旺季趋势。进入8月份以来,民航单日旅客运输量持续超过230万人次,8月10日达到245.14万人次,创单日旅客运输量历史新高。
国内方面,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四大城市群间传统热门航线骨干网支持作用明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5个城市8家机场间24条航线累计运输旅客724.6万人次。支线旅游城市阿勒泰、吐鲁番、六盘水、霍林郭勒、哈密、五大连池等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去年增长超过80%,安康、丽江、锦州、喀什、和田等机场日均客座率超过90%。
国际方面,旅游、留学出行需求集中释放,国际航空客运市场热度不断攀升。目前国际客运航班量已超过每周6300班,比6月底增长近10%,热点出行目的地集中在日、韩、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巴黎奥运会的举办显著提升了中法暑期航空运输市场热度。
二是运力供给不断优化。暑运以来至8月20日,民航各单位累计保障航班95.3万班,日均保障18682班,同比增长7.9%,有力保障了旅客的出行需求。特别是在服务三四线城市及特殊、偏远地区群众出行方面,民航局持续推进“干支通、全网联”航空运输网络体系建设,暑运以来,已为15万人次旅客提供“一次支付、一次值机、一次安检、行李直挂、全程无忧”的高标准通程航班服务,运送行李超过7万件。
三是旅客服务不断提升。在航班正常方面,充分考虑市场、天气等主客观因素,进一步优化航班计划编排,加强协调配合,提升航班正常性,减少航班取消和延误给旅客出行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信息告知方面,及时、准确地向旅客发布航班动态信息,并确保各渠道发布信息的一致性。
在航班延误现场处置方面,统筹做好客票退改签、食宿保障等服务工作,及时通过高铁、大巴等交通方式疏散旅客。
在回应旅客诉求方面,各单位增加客服电话线路和人员,及时回应旅客诉求。
在特殊需求旅客服务方面,主动识别帮扶首乘旅客、老年人、残疾人、无成人陪伴儿童等特殊需求旅客,为旅客营造了温馨舒适的乘机环境。42家枢纽机场、41家运输航空公司和12家航空销售网络平台积极开展支付便利化工作,支持外籍来华人员使用境内外银行卡购票、兑换外币和现金支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