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杨舒鸿吉 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

2024年8月22日,界面新闻在上海报业集团举办的“大咖聊营商”系列研讨会第二期会议成功举办。继首期会议成功汇聚国内17位专家后,本期会议邀请了22位改革领域的权威专家,共同探讨营商环境的优化策略。

会议由市发展改革委和上海报业集团指导,聚焦“市场”和“制度”两大主题,专家们就如何深化公平竞争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招投标机制、优化纠纷解决服务、完善办理破产机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他们为上海建设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策略。

与会专家学者就解决商业纠纷展开了专题研讨。研讨会上,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商事审判庭(破产审判庭)庭长曹克睿在谈及法治化营商环境时介绍了上海法院在推进首创性改革、推动数字改革赋能、提升诉讼效率、减轻企业诉讼负担、坚持企业感受度导向等方面所做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表示,2023年世行营商环境的评估体系重新调整以后,上海法院对标世行新的评估方法论,推出了146项制度机制的改革措施促进诉讼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在这些措施中,有9项首创性改革在全国得到复制推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市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处长俞静贤认为,商事调解在维护商业合作关系、国际经贸活动以及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指出:“上海通过立法和政策的双重推动,为商事调解提供了稳定的制度框架和法律框架,同时加大了调解组织的供给侧改革,有效降低了纠纷解决的成本。”

去年,上海商事调解组织共调解了16.8万件纠纷,不仅效率高,而且成本低廉,费用标准仅为诉讼费的50%不到,展现了商事调解作为一种高效、替代性解决机制的潜力。

上海市司法局仲裁工作处副处长邓邯在演讲中指出,仲裁作为国际商事纠纷解决的通行方式,对提升上海营商环境吸引力起着关键作用。上海仲裁在制度引领、对外开放、能级提升三个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包括出台地方性法规、吸引国际仲裁机构落沪、举办仲裁国际交流活动、建设数字化仲裁服务系统等。

邓邯提到:“上海已成为全球仲裁机构资源最集中、最丰富的城市之一,拥有国际化的仲裁员队伍和先进的仲裁服务,为境内外当事人提供了优质、专业、高效的商事争议解决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圆桌对话环节,来自诉讼、仲裁、调解实务领域的专家们就如何进一步优化解决商业纠纷的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专家们普遍认为,上海在诉讼、仲裁、调解等领域的创新实践,不仅提高了商业纠纷解决的效率和质量,也为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

上海市律师协会副会长、上海乔文律师事务所主任韩璐强调了数字法院建设的重要性,认为这是提升诉讼服务质效的关键。韩璐表示:“数字法院的建设,让律师和市场主体真正感受到诉讼服务的便利和高效,尤其是在疫情期间,线上诉讼服务的稳定性和高质量为上海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上海市律协银行业务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上海贸促国际商事调解中心调解员、北京炜衡(上海)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赵文梅则从微观角度分享了法院诉讼效率提升的具体实践。赵文梅提到:“上海法院研发上线网上立案和自动随机分案系统,大力推动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这些举措大幅缩短了案件审理周期,提高了审判效率。”

上海仲裁协会副会长、上海中联律师事务所全国执委会主任周波则从仲裁的角度出发,分享了上海仲裁业的发展趋势和成效。周波指出:“上海仲裁业的发展与国际接轨,不断吸收借鉴国际规则,提供多样化选择,这给了当事人更多信心,也提升了上海仲裁的国际竞争力。”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海事及海商审判庭副庭长黄鑫强调了司法支持和规范仲裁的重要性,提出上海法院在司法支持仲裁方面的专业化审判队伍、科学的仲裁司法理念和机制创新,为仲裁的有效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专家们还就上海商事纠纷解决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富有洞见的建议。赵文梅对调解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期待,她认为调解的可执行性、透明度和可信力是当事人选择调解的关键因素。赵文梅提出:“调解组织与仲裁机构、公证机构的紧密结合,以及线上调解方式的普及,将进一步提升调解的效率和公信力。”

韩璐副会长则从律师群体的角度出发,对数字法院建设的互动性和细节提出了建议。韩璐表示:“数字法院的建设可以更多地听取律师和市场主体使用体验的意见,通过完善沟通反馈机制,形成数字法院建设与诉讼降本提效之间的良性互动。”

周波副会长则从仲裁的角度,对上海仲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出了建议。周波认为:“上海仲裁业应进一步加强与国际仲裁规则的对接,提升仲裁员队伍的国际化水平,为中外当事人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仲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