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

自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来,红军一直处于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这种危急不单单是外部,更有内在的。

为解决自内而外的矛盾、危险,遵义会议应运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议之后,确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成功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央,更挽救了中国革命。作为中共历史上的一大转折点,就不得不提到遵义会议的第一主角。

在许多人看来,既然确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毛泽东自然是遵义会议当之无愧的第一主角。

事实上,周恩来等提议毛泽东担任党和军队的领导人后,毛泽东曾直言洛甫(张闻天)更合适,张闻天在遵义会议全过程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毫不夸张的说,他确实是整个会议台前幕后的第一主角。

这位第一主角是如何推动遵义会议进行,以至于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后来回忆起遵义会议,都直言若是没有张闻天,遵义会议根本开不起来?这一切,都得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长征路上的张闻天

1933年,中央苏区来了位“洋同志”——李德。

“洋同志”到了苏区之后,自然被博古(时任临时中央政治局书记)、张闻天(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奉为座上宾。

尤其是博古,才将毛泽东排挤出领导层(王明左倾思想所致)。恰赶上国民党第五次“围剿”,偏偏博古对军事一窍不通,又不愿放权,便将目光投向了曾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的李德。

故而李德到瑞金的那天晚上,博古、张闻天亲自登门。

李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人彻夜长谈之后,决定让李德负责苏区的军事工作。

“洋同志”虽怀着帮助中国革命的满腔热情,却忽视了中国革命的不同,以至于从第五次反“围剿”开始,红军就不停的打败仗,结果李德依旧不认为是指挥失利,将一腔怨气撒在前线指战员身上,认为是前线指战员不执行他的命令导致战争失利。

在前四次反“围剿”中,中共都能利用有限条件打破敌人“围剿”,这次在博古、李德等人的领导下却一再失败,不免让人对李德这种持续不改正的错误愈发不满,其中就包括此前支持博古的张闻天。

历史是公正的,张闻天在长征初期确实犯过“左倾”错误。不过他会思考,当然也有一定巧合成分。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进行长征,彼时毛泽东、王稼祥、毛泽东住在一起,自然少不了对部队、对党未来的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留学日本、美国的张闻天,在文学方面造诣极高,对打仗几乎一窍不通。

自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接连遭受重创以来,他一直在反思,也亲眼目睹红军正在李德、博古的军事领导下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

失败日益增多,几人居住在一起时,毛泽东曾数次解释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及之后接连战败的根本原因,张闻天很快意识到毛泽东所讲之正确。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在政治局反对博古、李德的军事领导。

张闻天的反对,为遵义会议提供了“物质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遵义会议前夕

不管是毛泽东、周恩来,亦或者张闻天本人,都曾表示若是没有张闻天长征路上思想的转变,遵义会议很难召开。

支持归支持,红军军事上依旧由李德主理。这位“洋同志”始终坚持要与红二、六军团汇合,全然不顾敌人的全线拦截。

清楚意识到红军若是一心要北上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必然会被敌人彻底困住的毛泽东一再恳请红军转战贵州(四渡赤水)。

唯有这样,才能跳出敌人包围圈。然而博古、李德等人始终不予采纳,眼见红军将身陷囹圄,通道会议召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若说遵义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央,挽救了中国革命,通道会议称得上为遵义会议召开埋下了伏笔。

会议就红军行军方向进行讨论,博古、李德一如既往坚持要北上,是张闻天带头坚持毛泽东“向贵州进军”的主张。这位当时党内被认为地位仅次于博古的第二人的带头,让周恩来、朱德等人纷纷响应。

会议结束后,红军长征路线得以改变。

博古、李德的军事主张首次被否定,无形中也宣示着毛泽东的作用。事实上,张闻天、周恩来、朱德、王稼祥等一直都希望毛泽东回到军事领导岗位上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相继失败,证明中国革命之关键不在城市,而在农村。革命要想成功,就必须走农民斗争这条路。

毛泽东很熟悉农村革命,同时也极具军事才能,由他担任党和军队的领导人再合适不过。

尤其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来,党内关于长征最终目标其实并不明确,也就更加反映出党和军队对一位杰出领导人的迫切性。

这场紧急会议可以被视为起点——改变错误的起点,其中张闻天首次充当“第一主角”。

话虽如此,关于毛泽东回到军事领导岗位一事,其实还没有定论,关键在于几乎没人敢提这件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自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来,的确一直致力于让毛泽东“掌舵”,不过当时周恩来主要负责政治工作,党和军队负责人是博古、张闻天、李德。

如果张闻天、博古两人都不提让毛泽东指挥军队,几乎没人敢提这茬。

旁人不敢提、或者分量不够,还得让张闻天来。

张闻天在意的是中国革命的未来,是红军长征的最终目标,关于这点,张闻天并不清楚,博古、李德更不可能清楚。

他们不清楚,毛泽东却十分清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李德、博古一再提出北上与红二、六军团会合时,毛泽东就持反对意见。

他是清楚红军与国民党的差距,更明白中国革命之根本,为此他提出要进入贵州内地,尽全力跳出国民党的包围圈。

自长征开始以来,他就一直在做张闻天、王稼祥等人的工作,全面细致的分析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并深刻的指出中央于军事上的错误。

不可否认,毛泽东是极具大局观的军事家,更是杰出的政治家。

他的能力毋庸置疑,张闻天自然持肯定态度,因此张闻天与王稼祥谈论起军队未来方向时,指出还是希望能让毛泽东指挥,当时张闻天说到:

“红军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还得让毛泽东领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闻天并不是第一个提出让毛泽东指挥军队的人,却一定是最具分量、最具影响的那个人,他这番话无疑向外界传递了一个讯号。

事实上当时部队上至高级领导,下至士兵,早已对博古、李德错误的军事指挥不满到极点,尤其是湘江战役之后,甚至有高级将领与李德、博古发生激烈争吵。张闻天提出让毛泽东指挥军队,其他人也纷纷赞成。

直到此时,毛泽东参与军事指挥一事方才有了转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遵义会议的“第一主角”

张闻天提出让毛泽东领导军队以后,部队就刮起了一阵“毛风”,不过遵义会议的召开还差了一点契机。

从遵义会议的召开的结果来看,是实际确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领导,解决了组织问题、军事问题。

简单来说,中国革命的航船有了能真正驾驭的“舵手”。要想让这位“舵手”走到台前,过程并不容易,张闻天是这个过程的驱动者之一。

在他提出“让毛泽东领导军队”之后,周恩来召开了一次政治局会议,正式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进行总结经验教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闻天、周恩来相继站出来,为“舵手”走到台前做足了准备,再加上遵义被占领,为红军赢得了短暂休整的机会。

值此时机,遵义会议召开。

若是按照惯例,遵义会议一定会和黎平会议一样,只是总结过去经验,根本问题依旧得不到解决。

事实遵义会议召开之初,确实是按照政治局会议规格召开,不过在各军团首长、红军总部的强烈要求下,由政治局会议改为扩大会议。不过会议之初的前奏依旧不变,还是由博古作总结报告。

一如既往,强调客观力量,诸如反动派力量大、没有根据地,就李德领导军事方面的错误闭口不提。

博古没讲多久,就被张闻天打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依照博古讲话的架势,遵义会议一定又是一场只总结经验,关于组织问题、军事问题依旧得不到任何改变。

打断博古说话后,张闻天当中作了代表“三人行”(毛泽东、王稼祥、张闻天)的报告。负责主持会议的周恩来并未阻止,之后肯定表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并非客观上存在的敌人力量过强等,而是战略战术的错误。

主动承担责任的周恩来进行了自我批评后,将矛头对准博古、李德。张闻天接着周恩来的话,系统的批评了博古、李德两人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

有了“引子”,大戏将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张闻天、毛泽东相继上场,遵义会议这台大戏唱的越来越好,以致王稼祥、朱德、刘少奇等人也上台“唱了一段”。

无一例外,都将矛头对准博古、李德,其中王稼祥第一个提出让毛泽东指挥红军。

很多人对这一提议并无异议,让毛泽东当党和军队的领导人是众望所归,倒是毛泽东持不同意见,他认为张闻天担任党中央总书记更合适。

这并非推辞之言,实际后来毛泽东曾多次劝止张闻天“让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遵义会议之后,张闻天的确代替了博古职务,成为党中央总书记。至于毛泽东担任党和军队的真正“舵手”,还有一段时间。

不难看出,遵义会议是在绝对紧急的情况下进行的,虽然解决了组织问题、军事问题,依旧有不少不成熟的地方。

以军事指挥来说,取消了“三人团”,由周恩来、朱德指挥军事,毛泽东协助周恩来,看似毛泽东初步取得红军直接领导权,实际红军内部依旧存在“少数服从多数”的情况。

拿遵义会议后攻鼓新场为例,多数人希望能打鼓新场。若是按照多数服从少数的规则,持“不打意见”的毛泽东就必须服从。

结果是毛泽东一再坚持,才没有攻打鼓新场,同时再一次拯救了红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中央才意识到红军需要一个权威的、成熟的领导核心,这才有了后来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三人团”,负责指挥全军军事。

也就是说,毛泽东为首的军事领导体制亦是在摸索过程中建立。

对于此事,张闻天颇有感触。

正如后来毛泽东评价“张闻天是一个开明之人”,张闻天对毛泽东的信任是一点点建立起来的,直到最后无可动摇。

自他负责党中央事务以来,对毛泽东的军事指挥能力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他这才让毛泽东去前方担任前敌总指挥。

不过此时对毛泽东军事指挥方面,他依旧不够坚定。直到打鼓新场一事后,军事方面这才全面脱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张闻天表现不难看出,他并不将自己置于空中楼阁,而是务实主义,对一个人的信任、对共产主义的坚定都是缓慢肯定的过程。

正是认识到毛泽东是一名优秀的“舵手”,他才会一直坚定地站在毛泽东身边,并曾三次“让贤”,希望毛泽东能担任党中央总书记。

六届六中全会后,“让贤”的张闻天担任中宣部长,这才拾起年少时最初的梦——宣传和干部教育,研究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