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剧院、群艺馆、图书馆组成的龙华“三馆”及龙华区科技馆分别自2022年的4月和6月按下建设按钮以来,建设进度一直牵动人心。近日,南都记者从区建筑工务署获悉,区图书馆群艺馆大剧院科技馆实现全面封顶。

龙华区科技馆、图书馆、群艺馆、大剧院项目(以下简称“四馆”)坐落于鹭湖科技文化片区,片区作为龙华区六大重点片区之一,以公共服务、科技研发为核心功能,未来将成为龙华区科技、文化服务发展的辐射源。四馆位于鹭湖科技文化片区核心片区,其西侧沿环观中路占据了主要的城市界面,是整个文化片区的重要门户。

其中,龙华区“三馆”位于观湖街道鹭湖片区平安路和环观中路交会处西南侧,由北向南依次为大剧院、群艺馆、图书馆,为复合建筑。项目占地面积约4.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8.4万平方米,分为地上4层、地下2层。项目包括1400座的大剧场、600座的中剧场、399座的小剧场、300座的报告厅和国际会议厅,可藏书约120万册、采用智能图书分拣系统和立体智能书库的图书馆以及体验式服务区、地下车库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个项目的建设进展

2024.8 全面封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12 地下室结构封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5 桩基施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4 开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华“三馆”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区图书馆、群艺馆、大剧院效果图

·图书馆:240座报告厅、阅览室和可容纳115万册图书的藏书库。

·群艺馆:352座小剧场、240人国际会议厅、展厅及培训设施。

·大剧院:1363座大剧场、540座黑匣子中剧场。

·停车库:配备1097个停车位(含335个充电桩车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技馆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技馆效果图

·南塔(5F):科普教室、管理办公用房等。

·北塔(7F):多功能前厅、展厅等。

·裙楼:设备用房、门厅、展厅、球幕影院等。

·停车库:配备442个停车位(包括:机动车166个、非机动车110个、公共汽车166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龙华“三馆”及科技馆通过整合山体并梳理水岸边界,将建设范围内的山、水、建筑、景观进行意向整合,三个主要的功能区块在形体上组合、穿插、围合、对话,与山水形成一个有文化氛围的整体,建筑群面向水面展开,形成丰富的景观界面。为市民提供一站式的文化休闲、科普教育、科技展览服务,满足各种类型的展览、培训、观影、科普教育等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华“三馆”及科技馆的建设不仅有效解决了文化艺术设施不足的现实困难,极大丰富了龙华区群众文化活动生活,完善观湖中心城市的配套功能,促进片区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效提升龙华区城市品质。

龙华“三馆”项目亮点

龙华“三馆”在设计上希望打破传统设计模式,参考传统村落有机的空间架构,采用了一种更为灵活的空间组合方式。通过重新定义,抬升了水岸边界以形成文化中心的建筑体量,并将其隐藏在山体以下。从水边望去,建筑的层数与高度均与山体等高线融合,红线内的水面与南侧水库在概念与视觉上相连,呈现一系列严谨而丰富的建筑界面;从山顶俯瞰,整个建筑会消失在一片自然当中——建筑界面与自然能够形成融洽的连贯关系,从而让山水重新相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将完整的建筑体量隐藏于山体之中,步行流线被自然地引导至建筑屋顶和道路上盖屋面,进而到达山顶的标高。车形流线在澜盛一路隧道可以保持高速通行。地景建筑的设计实现了“人行街道在上,车形隧道在下”的竖向分层,既保证了人行系统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又确保了车行系统的高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项目构造复杂,为确保设计的高标准和高质量,龙华区建筑工务署每周固定组织专项会议,促进各专业设计相互协调,并利用设计管综及BIM技术,严格把控设计净高与各专项控制要点。此外,定期组织项目考察及专业分享会,吸收优质项目的经验,完善各专业设计细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项目试点信息化指挥调度系统,实现了现场摄像头监控、会议室视频语音调度、智慧工地扬尘、噪声及用水用电指标实时监控、基坑位移沉降平台集成监测等功能。

幕墙及泛光照明工程采用实体UHPC幕墙样板评标的创新定标模式,确保了工程质量和美观效果。图书馆方面,引入了智能图书分拣系统和立体智能书库,大大提升了图书管理效率和用户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技馆

科技馆作为大型博物馆类建筑,设计之初就秉持超前的建筑设计理念,通过全方位的精细化设计,将建筑学、空间设计美学及材料科学等创新概念融入到建筑中,希望给未来所有来到科技馆的人,都能体验到 “浸入式”的科普教育的盛宴,真正意义实现“展场即展品”的无缝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大型展览建筑,其展厅必须满足大跨度和高空间的要求。项目塔楼展厅的无柱空间达到23X27米,裙楼展厅的无柱空间达到25x40米,展厅的最小层高7.5米,最大层高9米。整个建筑长度超过200米,没有一条变形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项目采用了BIM技术,将设计管线综合BIM与施工BIM相结合,巧妙解决了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碰撞问题,确保了工程的高效与精准。并且引入了“项目管理+专业服务”的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模式,为龙华区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创新思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采写:南都记者 潘莹瑜

部分内容综合于@龙华区建筑工务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