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开国十大元帅基本上都是军队出身的高等将领,只有一人除外,那就是从事政工工作的罗荣桓。他属于典型的大器晚成,早年间根本看不出才能,入党时间也是十大元帅当中较晚的。直到毛主席上了井冈山之后,才感叹:罗荣桓这个同志是个出色的人才,我们发现晚了。因为正是因为罗荣桓出色的政工能力为部队的发展壮大作出了巨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秋收起义时,毛主席根本没有完全理解透政工策略对于军队的重要性。虽然是他提出的“枪杆子底下出政权”,但单纯的拿枪作斗争,其实与军阀并无两样,这一点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失败就能看出。

毛主席组织秋收起义时,党中央曾拨给了他三个团的兵力。然而他却无法指挥调动这些军队,师长余洒度根本就不听他的。他自诩自己是黄埔的高材生,具有极高的军事素养,怎么可能听一届书生的指挥呢?所以余洒度对于毛主席的规划部署都是左耳听右耳出,导致部队涣散,根本无法发挥出应有的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部队还出现了很多其他问题,比如说叛变造反,上级根本指挥不动士兵等等严重漏洞,导致队伍在遭遇挫折之后不过是一盘散沙而已,还未出战就已经满盘皆输了。面对这样的情况,毛主席深度思考和研究,最后制定了“三湾改编”政策,在部队基层也建立党组织,以班、排为单位成立党小组,向战士们传达共产主义思想,成为拥有凝聚力的一支强军。随后毛主席带领经过初步改编的队伍上了井冈山,准备发展革命根据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确实,毛主席改编的思路是正确的,然而实施的过程显然没有这么简单。首先,毛主席拉起的这支队伍组成十分复杂,有旧军队的士兵,有地方武装的起义部队,还有一些绿林中人。在他们的心里早已对阶级制度根深蒂固,上级经常打骂下级,老兵仗着资历欺负新兵,这就导致队伍之间出现了阶级差异。

就这在一团乱麻的时候,作为政工代表的罗荣桓开始发挥自己的才能。他对于阶级打骂手段十分痛恨,虽然不能管束所有部队的纪律,但只要他见到了,或是他负责的连队,就绝对不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荣桓是一个十足的知识分子,认为暴力教育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如果想要避免冲突,应该心平气和的用语言交流,毕竟人类作为高等生物,就是应该用语言和指挥来解决问题的。而他自己也始终秉承着和平解决的原则,不管在哪个队伍工作,不管对方态度如何恶劣,他始终心平气和的讲道理,这让他在部队中拥有极高的人气和威望,即使是一些大老粗,见到他也是客客气气的。

很快毛主席也发现,只要是罗荣桓带过的队伍,纪律和政治积极性都有明显的提高,这让他有些后悔,如果早在起义之前就发现罗荣桓这个人才的话,起义可能就不会落得那般结局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毛主席开始重用罗荣桓,将他安置在重要的政治工作岗位。而罗荣桓也用他的能力为毛主席调教出了一支遵纪守法的革命队伍。

后来毛主席更是让罗荣桓担任八路军主力115师的政委,林彪受伤后,115进行大分家,担任师长的陈光和罗荣桓带领115师进入山东,陈光负责打仗,发展部队和建设部队的重担由罗荣桓扛。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主要由罗荣桓建立的山东抗日根据地是我党最大的一片敌后抗日根据地,山东军区的正规军人数占我党军队的三分之一。罗荣桓率领10余万山东军区的部队进入东北,留下的部队成为了三野部队的主力。10万人进入东北,林彪和罗荣桓率领150万四野大军出关,罗荣桓曾在一年时间将东野38万人发展到105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5年,罗荣桓被授予开国元帅军衔,排名在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这三位老资历的前面,他担任过的职务和资历或许不如这三人,但他对军队发展和建设作出的贡献是这三人不能比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