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7月,针对出兵朝鲜一事,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召开国防委员会,由于此事重大,因此参加此次会议的都是当时新中国军界的巨头。

据记载,当时参加会议的有总司令朱德、代总参谋长聂荣臻、总参作战部长李涛、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总后勤部长杨立三、海军司令肖劲光、空军司令刘亚楼、庄家零司令许光达、中南军区司令员林彪等人。

此次会议连续开了两天,最终决定出兵朝鲜启用林彪四野的部队,因为曾经四野的主要作战地区就是在东北,而东北的气候和朝鲜相近,志愿军进入后可快速适应。

除此之外,四野中也有很多是东北当地人,因此关于调动四野进入朝鲜一事,得到了一致通过。

经过衡量,林彪提议提前调动中南军区的13兵团进入东北布防从而防止美军入侵,得到毛主席的批准后,他当即电令13兵团,要求38、39、40军迅速离开河南前往东北集结。

13兵团是林彪的老底子部队,是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部队,兵团司令是黄永胜,就在黄永胜准备跟随部队一同前去东北时,他突然接到一封电令,被告知他被临时换掉,去担任15兵团司令。

自古以来,兵法就有云:战场临时换将,乃是兵家大忌。

作为统帅,林彪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可为何他还是宁愿冒着兵家大忌,也要换下黄永胜,临时换上邓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彪照片

毛主席力排众议出兵朝鲜,林彪临阵换将!

毛主席力排众议出兵朝鲜

1950年6月,朝鲜内部的军事对峙愈演愈烈,同月,南朝鲜李承晚军队在三八线附近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两日后,北朝鲜发起全面进攻,战争一触即发。

面对北朝鲜的突然攻击,南朝鲜应对不及全线溃败,6月28日,美军太平洋驻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在观察朝鲜战况后,他得出结论:

南朝鲜的防御体系已接近崩溃,已无力再阻止北朝鲜军队的大规模进攻。

在得到五角大楼的命令后,麦克阿瑟当即率领美军第3集团军立即进入朝鲜进行作战,表面上是支援南朝鲜,实际则是持续对新中国施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麦克阿瑟

当得知麦克阿瑟在仁川港组织登录后,毛主席预测,如果临近的中国和苏联不出兵,那么北朝鲜必将面临战败的结局。

北朝鲜战败后,如果美军从北面打过鸭绿江,同时蒋介石从台湾反攻大陆,那么彼时新中国将会面临巨大的危险。

当然,这个结果只是最坏的预测,并非是一定会发生,因此在关于出兵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出兵援助朝鲜。

针对这个局面,毛主席力排众议,决定向朝鲜出兵,并让周恩来总理迅速召开紧急会议,具体讨论出兵朝鲜的相关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照片

一致通过四野出兵

针对出兵问题,各位领导人展开激烈的讨论,因为朝鲜的环境不比中国,常年寒冷,如果贸然出兵,谁也不能保证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在会议上,周总理提出启用四野部队,因为无论是环境还是地形,东北和朝鲜都相近,并且四野的部队中东北人占据较多,此前又都在东北打过仗,因此可以更快适应环境。

对此,中南军区司令员林彪当即附合,他提议首先调动中南军区13兵团进入东北布防,此举得到毛主席的批准。

13兵团不仅是一支王牌部队,更是林彪在四野的老底子部队,在四野整编前,曾有12个纵队,等南下入关作战后,军委电令四野将纵队番号改为38至49军。

其中13兵团的38军、39军、40军就是由1纵、2纵、3纵为主所组建,在解放战争时期,这三支纵队都立下了赫赫威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3兵团中,司令员是黄永胜,38军军长是梁兴初,39军军长是吴信泉,40军军长是温玉成,都是赫赫有名的战将。

可就在三个军集结完毕准备开赴东北时,司令员黄永胜却被告知调任15兵团担任司令员,而13兵团司令员则由15兵团司令员邓华担任。

大战前夕临阵换将,不仅其他人理解不了,黄永胜也无法理解,他立马咨询上级,询问是不是命令发错了。

等听到对方的回答后,黄永胜立马哑口无言,因为换将的命令正是由林彪亲自提议并且下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永胜

林彪临阵换将:换下黄永胜,让邓华上

在国防委员会上,就在大家敲定了13兵团率先进入东北后,林彪的一则提议让大部分人都沉默了下来。

他认为13兵团可能率先入朝进行大规模作战,虽然黄永胜也有大规模作战指挥的经历,但现在是要入朝作战,因此林彪认为黄永胜难以胜任。

在否定黄永胜后,林彪也推出了一个绝佳的人选,那便是15兵团司令员邓华。

除了调任司令员外,林彪还提议直接互换司令部机关,让13兵团机关和15兵团机关互换,如此一来,不管是邓华还是黄永胜,都更加方便指挥。

无论是邓华还是黄永胜,都是他林彪的老部下,因此更加熟悉一些,但大会上的其他领导人不太了解,只知道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

面对这样的局面,罗荣桓公开支持林彪,他曾是四野的老政委,因此对于四野出来的干部也更加熟悉一些,在他的支持下,最终会议批准了林彪的提议。

此时的15兵团还在广东,这一日邓华突然接到林彪的电令,让他火速进京受命,而此时的邓华还被蒙在鼓里,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更不知道接下来一段时间内要面对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华将军

林彪为何临阵换将?

提议通过后,13兵团和15兵团立刻开始了司令员和机关部互换,可仍旧不少人不理解,为何在这紧急关头,林彪要执意换将呢?

在换将这件事上,林彪确实有发言权,因为无论是换下的黄永胜,还是换上的邓华,都是他四野中的老部下,林彪对他们再熟悉不过。

当年林彪在东北四野担任司令员时,下面有12个纵队司令,其中邓华就是最能打仗的猛将之一,而他所率领的7纵,则是在四野当中,号称“野”战军。

这个“野”是有说法的,因为7纵的人不仅对敌人野,对自己人也野,兵力部署不光要防止敌人逃跑,还要防止自己人争夺战利品;晚上宿营时,只要7纵的人来了,其他的部队都要让房子;行军时,7纵要过桥,一般会先在桥头架上一挺机关枪,谁抢道就打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战场上,7纵也同样“野”,1947年春天,林彪指挥东北民主联军向哈尔滨撤退,国民党杜聿明派遣五个军在后面紧紧追赶,防不胜防。

为了更快地抵达哈尔滨,林彪临时给邓华下令,让他带人吃掉离得最近的这股敌人,紧追在后面的正是国民党军队中号称“赵子龙师”的整编第25师。

在邓华的巧妙设计下“赵子龙师”不仅全军覆没,少将师长贾正谊被活捉,邓华此举大大减轻了林彪的压力。

还有一次是在攻打四平时,为了占领这个战略据点,林彪让邓华和李天佑联手,分别率领7纵和1纵并肩突击,快速拿下四平。

但在一番调查后,邓华告诉林彪,两个纵队的兵力并不足以拿下四平,应该再增加一个纵队,但林彪并没有听取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彪照片

最终这场战斗持续了十四天,我军伤亡惨重但就是久攻不下,最终只能无奈撤出战斗,也正是这次战斗,让林彪更加欣赏邓华,多次夸奖他头脑清醒。

相比较下来,黄永胜就略输一筹,虽然同为纵队司令,但黄永胜在一些细节上并不如邓华。

在辑安一战中,林彪本想让黄永胜打掉国民党军陈诚的一个整编师,但因为策略上出了问题,黄永胜将歼灭仗打成了击溃仗,虽然打赢了,但敌人也都跑了。

这也是为何林彪临时换将的原因,13兵团的下辖部队适合提前出动,但司令员却不适合异国指挥大规模作战,这才换上了邓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华照片

而邓华也确实没有令林彪失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邓华担任志愿军副司令,打得非常出色,在与美军的作战中得心应手,赢得了不少的胜利。

凭借着他在抗美援朝和解放前所作的贡献,邓华于1955年,被授予陆军上将军衔

文章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