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情牵塞上江南、心系宁夏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3次考察宁夏,对宁夏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擘画了“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的宏伟蓝图,赋予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时代使命。

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宁夏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着力构建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格局,统筹推进民族团结和共同富裕,谱写出新时代的华美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8月7日,贺兰山下曾经的采矿塌陷区如今变成生态公园和葡萄园(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和谐社区:打造各族群众幸福家园

8月12日,吴忠市利通区胜利镇上桥社区各族群众欢聚一堂,庆祝第20个社区邻居节。活动以“家宴”形式,汇聚了300余道社区居民的拿手好菜,大家尝美食、聊家常,欣赏歌舞节目。“百家宴一摆,百家成一家,办了20年的社区邻居节已成为咱老百姓自己的节日。”胜利镇党委书记任少平说。

今年,胜利镇将每月12日固定为“睦邻集市日”,在全镇9个社区轮番“开市”,居民们开启了月月“赶大集”的模式,通过不同形式的睦邻活动,共绘同心圆、共谱和谐歌。

走进宁夏的城乡街道、社区,随处能感受到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

在银川市金凤区颐和城府社区,处处欢笑声声、喜庆祥和。颐和城府社区成立于2012年,有居民4055户1万余人,是一个多民族社区。社区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打造党建、文化、志愿、警民、民族“五融”,共建、情感、服务、治安、睦邻“五和”的“‘颐’团和气”特色品牌。2023年,社区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在石嘴山市惠农区南街街道,组队跳舞、合奏乐器、花式“抖空竹”,居民们尽享文体活动的快乐。南街街道下辖7个社区,共同生活着3.65万人。“共产党领导得好,各族居民相处得好,我们的生活非常幸福。”居民贾玉凤说。

和谐社区是宁夏民族团结进步的缩影,也是宁夏基层社区治理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鲜活样板。

移民搬迁:让各族群众过上美好生活

“树高么千尺离不了根,宁夏人最念党的恩;二十大么就召开了,老百姓欢乐着笑了。二十大开启了新征程,各民族齐心着向前……”中卫市中宁县大战场镇红宝村农民合唱团演唱的歌曲《宁夏人最念党的恩》,唱出了宁夏各族儿女的心声。

2019年春节刚过,中宁县文化馆干部李震宏来到大战场镇开展“文化扶贫”项目,被村民们渴望用音乐丰富生活的执着打动,当年4月便组建了红宝村农民合唱团,他担任团长。

2020年7月3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合唱团的故事,他们的歌声唱出了“共产党好、黄河水甜”的心声,展现了新时代新农民的精神追求。“他们把当下的好生活唱出家乡,唱到城市,也唱到全国人民的心里。”李震宏说。

红宝村村民曾经居住在“贫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上世纪80年代,宁夏实施扶贫移民搬迁政策,让他们从大山深处搬迁到黄河岸边。经过40多年的艰苦努力,斗风沙、战贫困,发展种植、养殖等特色产业,村民们过上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大家演唱时灿烂的笑容,正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快乐和对现在生活的认可,是幸福的洋溢!”李震宏说。

吴忠市红寺堡区弘德村的移民群众也过上了好日子。“以前在老家时,就跟电视剧《山海情》里演的一样,靠天吃饭,交通条件不好,吃水也很困难。”村民刘克瑞说,2012年搬迁到弘德村后,交通方便了,吃上自来水,医院就在家门口,孩子上学也方便了。村里有了产业园区,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让刘克瑞一家开心的是,2020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们家,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和他们聊起家常。“总书记跟我们说,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我们特别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刘克瑞激动地说。

弘德村所在的红寺堡区,是宁夏最大的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近年来,红寺堡区聚焦产业、就业、社会融入“三件事”,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20多万移民群众带去福祉。

“红寺堡区老百姓从心底里感恩党,大家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红寺堡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马杰君说。

产业发展:推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

“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农业条件得天独厚,枸杞、葡萄酒、牛奶、肉牛、滩羊、冷凉蔬菜等独具一格。如今,在创新科技的加持下,这些特色产业发展不断融合,生产能力大大提升。

枸杞是宁夏的名片,如今也成为了重要的富民产业。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宁县、红寺堡区、贺兰山东麓的枸杞种植基地周边均为生态移民村。用工旺季,每天约有3000名村民在基地务工;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还带动周边约2000家农户、两万亩枸杞的销售。

红彤彤的小枸杞成为乡亲们的“致富果”。员工潘广仁感叹:“我们附近的村民都在枸杞园工作,孩子上学、日常生活的花销都可以满足,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西吉县是有名的“马铃薯之乡”,凭借自然资源优势,西吉县马莲乡发展早熟马铃薯产业,以产业带动各族群众共同致富。

马莲乡马莲村党员致富带头人苏发强介绍,乡里成立了合作社,119户种植户加入其中,户均年增收5万多元。他还和几个朋友成立了蔬菜代办点,为前来采购蔬菜的外地客商服务,年收入达五六万元。“现在村民们的日子都好得很!”苏发强说。

2023年,宁夏粮食总产378.8万吨,实现“二十连丰”。枸杞、酿酒葡萄等特色农业快速发展,已是我国最大的酿酒葡萄集中连片产区,“宁夏枸杞”跻身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前十位。

防沙治沙:为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插上“绿色翅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最初的防风固沙、保护家园,到通过种植经济作物、发展特色产业等方式实现增收致富,宁夏的治沙工作已经迈入新的阶段。

1985年,32岁的王有德调到位于灵武市的白芨滩防沙林场担任副场长,带领林场职工投入到防沙治沙工作中,创新推出了麦草方格固沙方法,构建了前沿沙生灌木林、近生活区乔灌混交林、经果林、养殖业、种植业、生态旅游“六位一体”治沙模式,实现了人进沙退,迎来了春华秋实,满山芬芳。

在白芨滩管理局大泉管理站,职工李国宝与沙石“斗争”了25年,他手上的老茧和黑红色脸上的“沟壑”,是保护区护林工人的“标配”。

“这样一株植物,至少要10年才能长成这样的高度。”李国宝蹲在一棵柠条前说,“我们要把这片林子守护好,不能辜负老一辈治沙人的奋战成果,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到治沙固沙的事业中来。”

58岁的“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宁夏中卫市国有林业总场正高级林业工程师唐希明,与沙漠奋战了34年。如今,在他眼里,沙漠不再是“沙魔”,而是可利用的资源。他组织起一支300多人的队伍,参与治沙造林;参与沙坡头区南山台荒漠化治理,指导发展起16万多亩经果林;引导碱碱湖、吊坡梁一带村民、进驻企业种植沙葱、搞沙漠牧场,发展现代沙漠农业;热心参与沙漠旅游、光伏发电等产业,积极为“人沙和谐、沙为人用”建言献策……

“中卫没有我们治不了的沙漠。”唐希明自信地说。作为新一代治沙人,他们的传奇故事依然在书写,宁夏乃至中国治沙将继续为世界治沙提供经验和样本。

监制 |肖静芳

统筹 |安宁宁

编辑制作 |章音頔

来源 |中国民族报

文 |才丽媛 孙文振 章音頔

觉得好看,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