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 高温天又有“抬头之势”

了解如何预防中暑

确保安全度过高温日很 重要

本期嘉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庄一飞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 急诊医学科主任助理

中暑不是小事

中暑并不是体温升高这么简单,而是一种多系统疾病,严重时被称为热射病,会产生一系列可怕的生理反应。《热射病急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1版)》中指出,热射病可能存在双通道机制:

•高温使人体的核心温度升高,造成对各器官系统的直接损害;

•高温引起的热应激、内毒素血症,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免疫功能紊乱,被定义为热射病「类脓毒症反应」,造成多器官功能障碍。

严重的中暑如果不治疗,死亡率高达80%;即便在收治后进行重症监护的患者中,死亡率仍可能高达6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活中有5类人更容易出现中暑,要特别小心

老年人

老年人的血管内容量和心脏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再加上很多老年人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使得心血管系统更加脆弱。

有基础疾病、长期服药人群

一些药物成分,可能会影响血流和热量流失,导致体温升高,增加中暑风险。例如心血管疾病药物、降压药、抗抑郁药、安眠药等。

14岁以下未成年

小朋友的体温调节功能还不够完善,他们身体上的“空调”——皮肤汗腺功能相对不足,对外界环境及温度等变化更敏感,更容易发生中暑或类似疾病。

在高温环境下,0—4岁年龄段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患病风险最大;10—14岁儿童对心脑血管疾病存在明显影响。

室外工作者

快递员、外卖小哥、环卫工人等室外工作者,不仅要长时间待在户外,还要完成中甚至高强度的体力活动。在热暴露的累积效应下,面临很高的中暑风险。

近两年发生过中暑的患者

有研究指出,在大量运动导致身体散热失效的中暑发生后,两年内再次发生的风险会增加3倍以上。前两年有过中暑经历的人,尤其要预防再次中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症状,都是中暑了

先兆中暑

病人常常大量出汗,感到头晕、眼花、无力、恶心、心慌、气短、注意力不集中,可有定向力障碍(说不出正确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体温常常小于37.5摄氏度。

轻症中暑

病人除有先兆症状外,还会出现早期循环功能紊乱,包括面色潮红或苍白、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表现。

重症中暑包括三类

中暑高热(又称热射病)

为一种可致命的急症,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高热为主要表现。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的人群,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散热困难,体内积热过多,可能引发头痛、头晕、口渴等不适;同时出现体温迅速升高、脉搏加快、面部发红,昏迷等危险表现。通常患者体温多在 40摄氏度以上。

中暑衰竭(又称热衰竭)

多以大量出汗引发血容量不足、休克为主要特征。起病较急,先有眩晕、头痛、突然昏倒。患者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降低,呼吸快而浅,神志不清。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

中暑痉挛(又称热痉挛)

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人在高温环境中,身体会大量出汗,丢失大量盐分,使血液中的钠含量过低,引起腿部甚至四肢及全身的肌肉痉挛。多见于健康的青壮年,通常患者体温正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生中暑,如何紧急应对

预防最重要

①多喝水

每天喝1.5—2升水,约等于3—4瓶550ml的瓶装水,也可以多吃蔬果补充水分;

②避开高温环境

尽量在室内活动,使用电扇、空调降温;出行避开高温时间,并做好防晒;户外工作需注意防晒,注意每小时补充2—4杯水或电解质水(或运动饮料)

③注意车内温度

下车时切勿将儿童和宠物留在车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轻症中暑及时识别和缓解

高温天里出现了大量出汗、头晕无力、胸闷气短、恶心心慌等症状,请做到以下3点:

①转移

立即将中暑患者带离高温环境,转移至阴凉、通风、干爽处休息;

②降温

解开衣扣、领带等,用扇子扇风或电扇吹风散热;

③补充水分,小口慢饮

运动饮料是方便快捷的选择,建议挑选配料表中含有「钠」「钾」等元素。不建议单纯补充白开水,否则可能发生稀释性低钠血症。

在以上应对措施下,先兆中暑或轻症中暑患者,通常在较短时间内就能恢复正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严重患者尽快就医

如果经上述处理之后,患者的轻症中暑症状都未能得到缓解,甚至出现肌肉痉挛、晕厥昏迷等症状,请立刻送医。中暑发生的前3小时,是治疗的黄金时段。

在等待送医的时间里,请做到以下5点:

①使患者平卧

将脚部适当抬高,以增加脑部血液供给。进一步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包括内衣),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同时尽量脱掉患者的鞋袜,以利于血液循环。

②进一步降温

可用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子扇风或电扇吹风以及空调降温,加速散热。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需要提醒的是,不要迷信任何降暑药物,目前没有任何药物能够取代物理降温。

③继续补水

如果患者仍有意识、能够自主吞咽,可继续喂送一些清凉饮料。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特别是白开水,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④评估意识状态

若呼叫没有反应,呼吸、心跳停止,培训过的人员可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

⑤转送

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用冰袋敷于病人颈部、腋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高姗姗

部分图片:网络

编辑:王宸伊(实习)

初审:高淑婷
复审:石思嘉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