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受到沿线国家的广泛欢迎,柬埔寨德崇富南运河的开工,贝东丹·西那瓦成为泰国新总理,克拉运河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具有广泛国际视野的年轻总理贝东丹·西那瓦或许就是泰国人百年克拉运河梦的实现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2001年,泰国上议院通过成立克拉运河专门委员会的决议,时任泰国总理是贝东丹·西那瓦的父亲他信·西那瓦,任命副总理兼内政部长负责这个专门委员会并切实做了很多前期工作。2006年由于军方政变,克拉运河专门委员会的工作被终止。20多年过去,政局更替,贝东丹·西那瓦当选泰国新总理,克拉运河再度升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克拉运河成功开通,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交通便利,印度洋到达太平洋的航程至少缩短约1200公里,大大节约航运成本,提振反黑经济。此外,泰国的军事力量投送也将更加便捷,毕竟,现在位于泰国东海岸的海军若想抵达西海岸,得绕道马六甲海峡。其次,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互联互通背景下,克拉运河项目不仅属于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也将在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一体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克拉运河就是在克拉地峡处开一条运河,沟通泰国湾与缅甸海,全长102公里,400米宽,水深25米,双向航道。船只不必绕道马六甲海峡直接从印度洋的十度海峡和缅甸海进入太平洋的泰国湾,这将极大缩短航程降低航运成本。克拉地峡仅长50公里,是位于泰国春蓬府和拉廊府境内的一段狭长地带。其西部是安达曼海,再往西是印度洋;东部是泰国湾,再往东是太平洋,运河将连通印度洋与太平洋,
早在17世纪,泰国便有在克拉地峡开凿运河,打通东西两岸的构想。约100年前,泰王拉玛五世正式提出开凿克拉运河的计划,但因经济和技术原因未能实际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日本也曾提出在克拉地峡开辟运河的计划,但因战局逆转和日本的战败而未能实施。1970年代,这个构想再次被提出,但由于泰国南部的穆斯林居民长期进行脱离泰国的分离主义活动,以及建设费用庞大和国际局势的变化,导致运河计划长期被搁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