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如蝉翼淡如绸,万缕千丝总相连。
记忆里,儿时的乘凉时光总与竹凉席、冰西瓜紧密相连。然而,岁月匆匆,如今手工竹制品已渐显珍稀。
大碶镇大路上,藏着一家纯手工竹制品店——“北仑老陈竹器店”。店前,各式竹制品琳琅满目,从精巧的篮子到实用的背篼,再到托盘与箩筐,应有尽有。 一个人,一双手,几件工具,84岁的陈祖光阿公,默默坚守了几十年,“编织”着自己平凡又充实的一生。
镇大路是一条颇具烟火气的街,老陈竹器店隐藏在路边,门口没招牌,白底红字的纸贴在水泥墙上。
步入店内,与其说是一家店,其实就是一个不足30平方米的平房,地上摆放着各式的竹制品,墙壁上也悬挂着各种竹制器皿。
阿公喜欢一边听着戏,一边编竹篮。从破篾、去篾黄到精细编织,每一个动作都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阿公陈祖光,1940年出生于鄞州东吴,12岁便拜了师父,学习竹编手艺。“学竹编,眼到、手到、心到,缺一不可。”阿公回忆往昔,手中动作慢慢停了下来,“师父的认可,让我立誓要将这门手艺学好。”
1974年,34岁的他,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来到北仑。“从来没有想过,这一来便是五十年。 北仑不仅成就了我,也给了竹编店名气。 ”
上个世纪80年代,竹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扁担、竹匾、竹筷等等。人们出行时喜欢挎上竹篮,这被称为“上镇篮”。夏日炎炎,一张竹席便能带来丝丝清凉,助人安然入眠。
竹编蒸屉尤为受欢迎,这一传统而实用的烹饪工具,形状多为圆形或方形,底部和边缘由细密的竹条交错编织,形成了坚固且透气的网状结构。这种独特的设计,不仅确保了蒸汽能够顺畅地穿透蒸屉,均匀地作用于食物上,还有效防止了蒸汽冷凝后滴落在食物上,留住食物的口感和品质。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随着塑料日常用品的兴起,竹编产品慢慢被替代,许多篾匠放弃了竹编技艺。但阿公却成为了 技艺的坚守者,他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精进自己的手艺,创作出新作品。
“过去,来买竹篓的大多是那些需要劳作的中年人,现在,乡村旅游业发展得好啊,许多年轻人也过来买竹篓,说是去农田采摘,体验一下农耕的乐趣。”阿公笑着说。
70多年,阿公一直坚守着这份热爱与执着。 除了春节和家人短暂的团聚,他几乎将全部精力倾注于竹编之中,双手也因此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厚厚的茧子。
可岁月不饶人,阿公编织的速度早已不如往昔。为此,他积极传授技艺,多所学校也慕名而来,希望他能开设相关课程,吸引年轻人加入传承行列。
“年轻人有他们的梦想,”阿公感慨道,“但看到他们认真学习,我感觉很欣慰。 至少, 他们还在乎这门手艺,还在乎我们的文化。 ”
夕阳下,阿公的身影被缓缓拉长,余晖洒落在他编织的双手上,戏曲的悠扬旋律与夕阳的金色余晖交织,共同编织出宁静且温馨的时光。
他的大儿子出生在北仑,或许是受到这片模具产业热土的熏陶,后来投身于模具生意,如今已颇有建树。
阿公本可安享晚年,但他 对竹编手艺却“难以割舍” 。这份手艺不仅是他昔日生计的依靠,更是他精神世界的慰藉。有时候,他还会把亲手编织的竹制品赠送给街坊邻居。这份情感对阿公而言,深邃而温暖。
夕阳余晖中,总有街坊邻居路过停留,与他谈笑风生。孩子们更是喜欢围在他身边,好奇地观察着他灵巧的手指如何在竹条间灵活穿梭,编织出一件件精巧的作品。
问阿公,打算编到什么时候。他默了一会儿,笑着说:“我给自己定了个目标,再做六年,到九十岁就不做了,到时候你们怕是也难见到我咯~”
离开这家小店,不经意间回头,只见阿公仍然倚靠在门边,挥着手告别。
编了一辈子竹器,阿公却很少走过竹林,但那份属于竹林的诗意与远方却始终留存在阿公的心中。在他的世界里, 竹林永远青葱茂盛,一如传统技艺生生不息。
来源丨仑语工作室
一审丨姚雪娇
二审丨沈焰焰
三审丨陈旻茗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