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生产生活创新创造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强调,要加强非遗保护传承,把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月22日,文化和旅游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非遗展示活动盛大启幕 。本次活动以非遗为媒,文化润疆,增进新疆与各兄弟省市间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会场由二十多个展区组成,三百余项非遗项目、四百余位传承人参与展示互动,参展省市规模为历年之最。活动现场形式多样,让观众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感受非遗传承活力,推动地区之间文化交流互鉴。本届非遗展“年轻范儿”十足,在各省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的参展传承人中,中青年传承人数量过半,成为此次非遗展示活动的主力军,“80”后、“90”后、“00”后青年传承人接力创新,毅然扛起了非遗传承的大旗。同时,年长的传承人也以深厚的技艺沉淀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展现了非遗传承坚实的基础。“非遗研学”活动还邀请了巴州36所学校学生体验参与。在“青春力量”的加持下,本届非遗展内容更具创意活力和时代气息。

年过七旬的闹尔再,是第四代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蒙古族长调民歌传承人,也是这次巴州非遗展示活动中年龄最大的传承人。她从小生长在旋律中,家族里爸爸是托布秀尔演奏家,妈妈、姑妈、姐姐都是长调的歌手。长调都是即兴词曲,没有乐谱词曲,很难流传,闹尔再的长调大部分都是听家里人口口相传下来的。她回忆说:“小的时候,我跟着家里人参加一场婚礼,最少也要记上两首曲子。环境嘈杂,歌词听不清,回来就到处问人,记下来再一遍一遍地学。”多年来,她收集整理长调民歌800多首,掌握200多首长调民歌的演唱技巧。她倾力于蒙古长调的传承,在博湖、和硕、和静、焉耆、库尔勒等地都有培训点,已培养数百名蒙古族长调民歌传承人。因为年岁大了,行动不便,她便通过手机建群,组织线上教学。每个县都有一百多个学生,培养出了十几名出色的年轻徒弟。蒙古长调是流淌在她血液里的音乐,是她发扬蒙古族辉煌文化的动情表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家康保健贴、保健散”传统医药制剂炮制技艺,是黑龙江省级传统医药类非遗代表性项目,至今已有160多年历史。第五代传承人王建库建立了黑龙江省级非遗工坊。“我们的中药材需要用瓦器碳化,瓦器下用木柴火烧制,如果中药材碳化得严重了,药材就都飞掉了,碳化得轻了,出来的药材效果又不是太好。”他说,在炮制过程中最难的就是中药碳化火候和时间的掌握,非常考验传承人的技艺水平,也对季节、时间和地点有较高要求。谈及王家康传统医药非遗技艺未来发展,王建库表示:“总书记重视人民健康和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说明我们现在所做得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市场前景和需求,让中医药融入人民生活,绽放迷人光彩,是我们中医药非遗传承人的使命和担当。”他深入开展“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招聘下岗职工或需要再就业的群众,免费为他们传授传统医药制剂炮制技艺培训,“授人以渔”。在王建库看来,通过帮助更多的人掌握中药材炮制的技能、帮助他们建店投店,才能让更多人把这项传统医药技艺发展下去,永葆薪火世代相传。他认为,作为中坚力量,扩大、持续发展非遗技艺,助力乡村振兴事业发展,是作为当代传承人重要的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遗援疆展示活动上,还有一个特殊的展位,这里展出着心智障碍群体的手工作品,介绍这些作品的是库尔勒市七彩虹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的园长,“90”后王科植。这是一个向大众展示心智障碍群体手工作品的宝贵机会,他激动地说“一方面希望让社会大众关注到心智障碍特殊群体,另一方面也是让社会看到心智障碍群体,在专业培训老师的带领下,日复一日的努力学习,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件件精美手工艺术品,实现自我价值,对社会作出贡献。”他呼吁全社会对这样一个群体加大关注、理解和包容,同时也感谢此次活动,为七彩虹、为这样一个群体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这小小的展台是非遗与爱心交织的璀璨舞台上,每一份手工作品都闪耀着不屈与梦想的光芒,穿透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照亮了心智障碍群体前行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氏制瓷(手绘)制作技艺是“津派艺术瓷”的代表,虽历经百年风雨,器形与纹饰却不失这个时代标记。第一代传承人陈富元师承景德镇御窑厂画师,钻研制瓷技艺,逐渐将北方诗、书、画、印的文人画绘画风格与景德镇工艺相结合,形成独特的陈氏制瓷(手绘)制作技艺。作为新一代传承代表,“00”后陈润生认为,“我觉得做手工艺品这个行当,尤其我是,其实就是坚守,因为这个东西你想做好时间的沉淀,不是说一年两年就能做出来。很多师傅岁数很大了,一辈子投入到这个事业里头。尤其像我们这种小辈来讲的话,如果真的是要做工艺美术行业,其实就是一份坚持。”谈话间,而在他的目光中,也流露出对传承和发扬制瓷手艺的那份坚定。这是他第一次来到这么远的地方,来宣传自己家乡的非遗技艺和作品。陈氏制瓷偏向于制作即赏即用的实用器皿,得知要来新疆推广自己的作品,特意制作了象征民族团结的石榴题材的盘子、书签。他希望能把美好的非遗技艺和祝福留在新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津南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