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晚秋,毛主席去广州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写下了千古名篇《沁园春·长沙》。

篇中有一句:“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气势之磅礴,无人能出其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席这一生,足以称得上顶天立地。其不畏强权、不信神佛,拥有坚硬如铁的意志,因此导致其有“五不怕”的革命大无畏精神。

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革命领袖,同样心怀慈悲、心系人民,始终为广大人民群众考虑,是真正的“人民的儿子”。

如此富有感情、意志坚定的人,因为心系人民、忧心国家,才有了“三怕”。这三怕并不是毛主席胆小懦弱,恰证明了其心肠慈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怕泪,怕人民群众的眼泪

1935年,贺子珍在长征途中负伤。

毛主席听闻子珍为掩护队友受了重伤,立马骑着马去看望,当看见躺在病床上的妻子,不由落泪。

后来和贺子珍谈话,他说:“我这人平时不爱落泪。”

毛主席确实不爱落泪,只有三种情况流过眼泪。

1、在贵州,听说贺子珍身负重伤,要不行了,他落了泪。

2、跟过毛主席的通讯员要离开,比如李银桥等,又或者有的通讯员因任务牺牲,他舍不得而落泪。

3、听不得穷苦老百姓的哭声,看到老百姓受苦,忍不住要落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在长征途中,毛主席哭的次数最多,一来是途中不少人牺牲、受伤,如贺子珍身受重伤、他的通讯员为救他牺牲,还有就是碰到太多穷苦百姓。

那是血战湘江、红军进入贵州后,随处可见身形佝偻、伸手向红军乞讨的穷苦百姓——当地人称之为“干人”。

因为他们的血汗早已被当权者施加的各种苛捐杂税剥削的一干二净、只剩下衣不蔽体、骨瘦如柴的躯体。

途径乌江南岸剑河县时,毛主席路遇一位老婆婆带着她的小孙子沿路乞讨,寒冬腊月依旧穿着单衣,奄奄一息就倒在路旁。

路过的红军见状立马围了上去,毛主席从后面跟上,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老婆婆的儿子被国民党强行抓了壮丁、家里粮食又被当地地主抢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待在家里根本没有活路,就只能四处乞讨。走到这里实在走不动了,只能于寒冬腊月蜷缩成一团。

听到这里,毛主席早已热泪盈眶。

当时像老婆婆这样的“干人”实在太多,一个个帮是帮不过来的,只有革命、打倒一切反动派势力,才能真正拯救劳苦大众。

同时,毛主席更感到身上沉甸甸的责任——要时刻不忘记穷人,改变老百姓穷苦的现状。一旦看到百姓过得不好,他总是会忍不住落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8年5月,毛主席乘车途经平山县一个村头。

随行人员发现不远处有一群人围着一个三十多岁的妇女,妇女怀中抱着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依稀能看到妇女眼角带泪。

走近才发现妇女怀中的女孩嘴角带血、脸色蜡黄,妇女更是满脸悲戚、无助绝望地呼喊着女儿的名字,周围的人只能默默看着,都束手无策。

“停车!”毛主席突然喊道。

他第一个下了车,满脸关切的走到妇女面前,用手轻轻抚了小女孩额头,轻声问道:“孩子怎么了?”

“病了,三四天了,一直不见好,这打算去找个医生,走到这里孩子快不行了。”说着,妇女忍不住又哭了起来。

看着妇女哭泣,毛主席忍不住红了眼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姓过得苦,他总觉得是自己、是这个政党做得不够好,不由下了决心,当即命令随行的朱仲丽医生务必要救活小女孩。

“能不能救?”毛主席问。

朱仲丽用听诊器听了听、量了体温后,点了点头,说:“有救!”

能救就好,毛主席暗松了口气。

“可这药......”朱仲丽脸色略显为难。

倒不是没药了,而是就只剩一支盘尼西林(青霉素),是留在救命的时候用的。毛主席很不高兴的说:“人命要紧,马上救人!”

在他的命令之下,朱仲丽只能给小女孩注射了唯一一支盘尼西林,又注射了两针其他药。不一会,小女孩就睁开了眼,轻唤了一声:“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女儿睁开了眼,妇女不由潸然泪下,不停的感谢毛主席。本就见不得百姓哭的主席,泪水不停在眼眶里打转。

后来毛主席常想起这对母女,念叨着:“也不知道那孩子怎么样了?”

他其实在后悔,后悔没有将孩子带回去照看一段时间。他是知道当时农村的生存情况的,缺医少药、缺粮少穿,如果生了重病,根本找不到医生救。所以新中国成立后,他一直在想方设法让农民有饭吃、得病有人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怕血、怕生命的流逝

除了怕哭,毛主席其实也很怕血。

于所有了解毛主席的人来说,恐怕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因为主席身经百战,指挥战役成千上万场。

有战争,就有牺牲。

湘江一战,留下“三年不吃湘江鱼”的悲壮谚语;三大战役,更是血流成河、尸堆如山。自参加革命以来,毛主席的亲人、战友牺牲的更是不计其数。

即便如此,他面对敌人从未退缩、没有半点恐惧。这样一位饱受战争锤炼的伟大领袖,“怕血”多少有些不可思议。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毛主席怕血更多是对生命的一种爱护和珍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是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之后的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等,他其实是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的,对生命有天然的敬畏、爱护之心,因此他有着两个面孔——杀伐果断的革命领袖、悯善慈悲的国家领导人。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和平”是主席经常提起的话题。不过对于那些征战沙场、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将军们来说,这突然一下不打仗还有些不习惯,时不时手痒总想着开两枪、解解闷,恰好当时香山麻雀多。

麻雀成日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扰得人心烦。当时也没野生动物保护法,杀几只麻雀实在算不上大事。于是将军们拿着手枪,砰砰砰几枪,麻雀应声落下——既解了闷,也少了几分吵闹。

这本算不上大事,毛主席却罕见发了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次,几名警卫也打了些麻雀,将其穿成一串,仿佛在炫耀自己的“军功章”,这一幕恰好被主席撞见。

“你们拿的什么呀?”

“打了几只麻雀。”说着,警卫还晃了晃手里的麻雀。毛主席只看见鸟羽上沾满了鲜血,一滴鸟血还正好被甩在了他脚下。

警卫本以为就是件小事,没想到毛主席突然大喊:“拿走,我不要看!”

说着,脸上露出悲戚之色。

他在为麻雀之死感到伤心,同样为这种对生命的漠视感到愤怒,不由质问道:“谁叫你们打的?”

“麻雀也是生命,你们就忍心把它们打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彼时南方解放事业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死人都是常有的事,更别提打死几只麻雀。生命之脆弱,实在无足轻重。

警卫也想不通毛主席为什么会发这么大火,还想着狡辩:“是首长们先打的!”

听到这话,毛主席更不高兴了,说:“以后不许打,任何人都不许打!”

他之所以动这么大的肝火、看似“小题大做”,其实也是在为生命发声。这些年革命,他经历过太多生离死别,他的战友、亲人一个个牺牲,实在不愿再见到无辜的牺牲,哪怕只是几只麻雀。

同时,毛主席也是借麻雀之事说中国之事。

他希望哪怕只是几只小小的麻雀,也能在这个新生的国家有个安宁宁静的生活环境,能自由歌唱翱翔。

不难看出,毛主席怕血展现出的正是对生命的爱护和珍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怕饶命,怕百姓求饶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毛主席怕别人喊饶命。

倒不是说怕每个人的求饶,也要分特定的人。

像那些反动派,比如蒋介石、美帝国主义怎样喊饶命,毛主席只会说一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对于那些反动派势力的求饶,毛主席从不会心软,正应了那句“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可对于穷苦人的求饶,他又总是不忍的。哪怕穷苦人犯了错,只要不触及底线、不涉及原则,毛主席总会心软、网开一面。

在陕北的时候,就遇到过一桩“穷人求饶”的事——当时毛主席的做法就是网开一面,彰显领袖风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陕北时期,革命条件比较艰苦。

有些战士实在受不了这种苦,就当了逃兵。如果是普通战士逃跑,也不至于闹出多大的风波,可跑的是一名警卫,那危害性就大了。

如果这名警卫叛逃,指定会给根据地带来一定的破坏。

为此警卫部队立马抽调人手,费尽心力去追捕这名逃走的警卫。费了好大劲,总算把人追了回来。

结果在如何处理这名警卫的问题上,还是有不同意见。憎恨叛徒、追兵受了累、担了不少心的人,窝着一肚子火气,不由大喊着:“打死他!”

“毙了他!”

也有少部分人认为,这名警卫平常表现比较好,肯定不会无缘无故出逃,想着问清楚再做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面动静引起了毛主席注意,他走出了窑洞,看到一群人正围着那名逃走的警卫喊打喊杀,吓得警卫大哭起来。

“饶命,饶命,我不是要投敌呀!”

越哭越激动,连连磕头,这一幕让毛主席心有不忍。

说起来,毛主席确实很憎恨叛徒。自从参加革命以来,这支革命队伍因叛徒多次受到重创,相较于反动派的打压,叛徒的破坏力更严重。

因此对待叛徒,革命队伍更不留情面。可看着眼前这个一张娃娃脸、鼻涕眼泪涂得满脸都是的小战士,毛主席面露不忍。

“放了放了,快放了他!”毛主席挥了挥手,就要让人去把小战士放了,其他同志、群众不愿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能理解这个小战士,知道他不是逃兵,就是个革命意志不坚定、还想家的“小娃娃”,不过其他人却很难理解。

“这小子坏着呢!”在群众和其他战士眼中看来,都已经逃跑了,那就不是啥好人,这样的人就该被严惩。

就算毛主席求情,其他人也喊着要执行纪律。

毛主席也不恼,尽量平和的说:“这就是个想家的小娃娃,快放了!”

确实,逃跑的小战士就只是想家了。来陕北这段时间,吃不饱、穿不暖,每天又要训练,哪里会不想家?

说到底,还是小战士思想不成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在这小战士也没投敌叛变,就只是趁着夜黑风高想回家看看自家老娘,再加上毛主席实在见不得这样的穷苦人跪地求饶,那一把鼻涕一把泪,实在让人心软,干脆就让警卫员把小战士放了。

于是,这名逃兵就这样被放了。

不仅放了,小战士还吃了好几天小灶。小战士哪里敢想有这样的好事?前两天别人还在对他喊打喊杀,结果毛主席不仅放了他,还给他开了小灶,心里别提有多感激。

除了感激,也坚定了他参加革命的决心。因为他相信跟着毛主席一定能有好日子,因此他再也没想过逃跑了。

当然,毛主席对待身边人尽量宽容仁慈,对待敌人却从不心软,这也是人民爱戴他、敌人害怕他的根本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就是毛主席的“三怕”。

不难看出,这“三怕”并不代表毛主席怯懦,反而更加凸显出其心肠慈善的一面。也正是通过这些小事,展现出了一个更加立体、完整的主席,一个受广大人民尊敬、爱戴的伟大人民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