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去世那年的8月22日,一位山西农妇在家中搭起灵堂,纪念邓公没有挺过的93岁生日。
老人家中保留的照片,还是当年在太行山时,邓政委年轻的模样。
这位外界知之甚少的农村妇女,在自己还是年轻媳妇时,就与邓小平结下深厚情谊。
她与邓公究竟是什么关系?结下了怎样的情谊?
2013年,山西农妇郭金梅去世,邓小平的儿子邓朴方,派秘书前去吊唁,特意嘱咐到:一定要双腿跪下磕头。
同样的话,邓公和卓琳早在1994年,就曾这样对邓朴方说过。
1994年4月13日,邓朴方准备重回太行山,临行前卓琳嘱咐儿子:见了面一定要双腿跪下,头挨着地给她磕头。
对于郭金梅,邓朴方其实是完全没有印象的。如果不是爸爸妈妈经常念叨这个名字,讲过去的故事。邓朴方不会知道,原来自己曾经有过一位奶娘。
1939年夏天,邓小平与卓琳在延安举行一场简朴的婚礼,新婚几天后,就穿过日军的枪炮声,踏上返回太行山的路。
在太行山,卓琳先是生下了长女邓林。彼时正值百团大战期间,卓琳还没出月子,就忍痛将女儿寄托给一位农妇。
1944年卓琳生下长子邓朴方,邓小平中年得子,可是还没高兴几天就愁的头疼。卓琳身子虚弱奶水不足,孩子饿得哇哇哭。
那个时候哪有奶粉啊,想弄点米汤给孩子喝都困难。麻田镇镇长妻子刘米兰,同为女人,太懂卓琳的心情了,挨家挨户给孩子讨奶喝。
邓朴方的奶娘郭金梅,将他视如己出
终于,在“云头底”找到了一户合适的人家,那家的媳妇生完女儿不久,奶水很足,不幸的是孩子夭折了,这个年轻媳妇就是郭金梅。
小朴方被送到了云头底,并取乳名“乃云”。这个孩子的到来,分散了郭金梅的注意力,让她慢慢走出丧女之痛,也打乱了这个家的生活节奏。
郭金梅对小乃云视如己出,郭金梅十二岁的女儿白秀叶,甚至为了专门照顾弟弟,辍学在家。
一家人把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养得白白胖胖,亲戚邻居见了都忍不住逗逗他。
邓小平和卓琳只要有时间,隔两天就去看看孩子,只是每次匆匆看一眼,说不上几句话又要去忙了。不过夫妻俩看到儿子被养得那么好,就放心了。
革命年代,很多夫妻将孩子托付给老乡,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找回。邓朴方却在奶娘身边一年多,就被爸爸妈妈接走了。
1岁多的小婴儿还没彻底断奶呢,更何况当时形势并不乐观。
夫妻着急接孩子是因为不信任吗?郭金梅后来过得怎么样?
抗战年间,邓小平夫妻把大儿子送到郭金梅身边抚养。一年多的时间里,邓朴方已经对奶娘非常亲近了。
然而到了1945年秋天,邓小平和卓琳还是决定把儿子接走。
1945年秋,邓小平夫妇要转战河北,原本打算将儿子继续留在奶娘身边,可是一次看望孩子时见到的一幕,让他们彻底改变想法。
那天,小朴方刚见到爸爸妈妈,像是见到坏蛋一样,从炕边爬到最里面躲他们。
这一幕看得夫妻俩揪心,意识到不能再将孩子寄托到别人家养了。自此,邓朴方再也没有回过云头底,因为分别时年龄太小,对奶娘几乎没有印象。
邓小平和卓琳从来没忘记,郭金梅和家人的恩情。新中国成立后,每年都会寄邓朴方的照片,还会寄生活费。
1985年郭老八十大寿,邓朴方专程赶回去祝寿
1994年,邓小平夫妻嘱咐邓朴方,转达他们对老区人民的敬意。卓琳特别交代儿子,见了奶娘一定要双腿跪下磕头。
邓朴方带上景德镇花瓶,上面印有:金梅奶娘,乳育之恩,铭心不忘。
1997年2月,邓小平逝世的消息传到麻田村,郭金梅躲在房间里哭了一下午。
那年8月22日,她拿出核桃、花生、等食物摆在桌上,祭奠小平同志生日。
邓公去世后,邓朴方继续对奶娘尽孝,给郭金梅盖房子、寄生活费。
2013年郭金梅去世,邓朴方派秘书代自己去悼念,严肃嘱咐:一定要双膝跪地磕头。
老区人民的贡献永远不能忘,奶娘的养育之恩永远不能忘。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记得加个关注,点击我的头像进入主页,查看更多您感兴趣的内容,下期再会。
参考资料:
1. “太行奶娘”郭金梅——人民网
2. “太行奶娘”用青春和乳汁谱写的无疆大爱——党史博采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