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1日至17日,我跟随牧夫冷湖研学团,探访冷湖塞什腾山天文观测基地、德令哈紫金山天文台。七人两车从敦煌出发,深入柴达木盆地腹地,一路穿越雅丹地貌区,观星星看银河,拍摄太阳、星野,纵览西域风情,品尝西域美食,欣赏壁画雕塑,感受浪漫诗情。2000公里风尘仆仆,一个星期收获满满。

冷湖实验室,中国首个火星研学科研科普教育营地,有着一个宏大愿景:培养火星移民工程师。工作人员小帅介绍说,实验室的目标是2040年人类在火星建设“火星移民营地”。“火星移民”,那是马斯克的火星移民计划,于我,只是一个科幻遐想。

不过冷湖实验室自有其奇妙之处:将缥缈的遐想落地。他们利用地利之便,竟然创立了一个“火星场景”,而实验室则帮助、激发参观者通过运用学科知识和实用技能,完成各种火星任务,如:建设火星模拟生物圈,设计并测试火星探测车,通过坐标寻找火星物质,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文小白如我,当然难以理解这一跨学科学习平台“研究真实世界大问题”的精髓,却一下子就被实验室中那些有趣的设施吸引住了。

星球重力模拟装置,谁不想去拉一拉、玩一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芯片农场,灵感是来自《火星救援》中马特·达蒙种土豆吗?嗯,并不是,其原型是“月宫一号”。这个芯片农场是航天科技展示装置,也是开展太空种植探究的实验场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火箭教室、火星车教室里挂着各种奇怪的工具,升降式桌面升升降降不是为了好玩,是为了方便学员操作。桌面上摆放着学员作品,小帅介绍说,学员作品都经过实际测试,制作的小火箭要参加火箭发射挑战赛。亲手制作,亲手发射,这可太刺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刺激的还在后面。

听说要爬楼梯去看望远镜,还没从海拔4000米高反恢复过来的我,内心是排斥的:烈日朗照,只有蓝天没有星空,望远镜看有什么好看的?当我步履沉重终于进入望远镜圆顶,小帅和他的同事小美已经开始调试望远镜了。原来这是两台太阳望远镜,用来观测并拍摄日珥和太阳黑子。真是难以置信,顿时激发起我的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调试太阳望远镜

第一次接触,笨手笨脚的我完全不知道从何下手。日珥看到了?没看到?小帅知道,这一行人中只有我是小白,观测太阳黑子时,一直在耐心指点。先是一团混沌的橙红,渐渐地,混沌展现出圆形,那就是太阳啊!静下心,慢慢观测,看到了,橙红表面的黑斑,太阳黑子!我兴奋地发出欢声。可是,还没完!解老师指点我把手机朝望远镜慢慢平移,好进行拍摄。在各位鼓励之下,经过多次操作,我抖动不稳的手终于马马虎虎拍出了完整的太阳和勉强可辨的太阳黑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菜鸟翻车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佬拍摄日常

冷湖实验室紧邻冷湖石油工业遗址保护区。那是一个废弃的石油基地遗址。戈壁之上的冷湖镇平均海拔2800米,自然条件恶劣。1954年,这里勘探出石油,于是,蛮荒之地建起了石油基地,汇聚起近十万石油工人。而当石油日渐枯竭,工人渐次撤离,石油基地,这座地理意义上的地球最孤独小镇,最终被废弃成为空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废弃的石油基地与新建的天文基地

在冷湖镇晚餐后回实验室时,正是落日时分。夕阳中,石油基地废弃的残垣断壁,无声地展示着资源枯竭后的苍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半壁明月,照耀过短暂的人声机鸣,照耀着亘古的寂静。废弃能源基地与火星移民实验基地只隔着一条尘土飞扬的路,自然而然地让人浮想联翩。我们的地球家园是颗美丽的蓝色星球,从宇宙的角度来看,这颗星球的美丽能持续多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冷湖,从地下的蕴藏开始,延展至星辰,讲述着天与地的故事,昼与夜的故事,而终究是资源有限的地球人向太空求发展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上入住冷湖实验室的火星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