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不同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天差地别。热门专业的学生可能还没毕业就有用人单位上门来抢人,冷门专业的学生可能要面临毕业即失业的情况,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选择要比努力更重要。

近几年由于高考生宁缺毋滥的原则,考不上热门专业宁可复读也不去读冷门专业,生怕大学读了个寂寞,很多985大学甚至出现了招不满的现象,冷门专业经过多次补录也没人捡漏。部分高校为了完成招生计划,不得不改为按大类招生,入学后再分专业。

这样对学校招生是有帮助,但仍旧无法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去学自己喜欢的专业。从今年起,各所高校又进一步做出调整,进一步降低转专业的门槛,结果可想而知,被录取到冷门专业的学生一入学就迫不及待的转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汉大学2024级集体转专业,建筑专业只剩4人?教授比学生还多

提起天坑专业,大家率先能想到的就是“生化环材”,实际上还有一个专业大类专业热度直线下降,那就是建筑类专业。想当年建筑学、土木工程、造价等专业在各所高校的地位仅次于计算机,录取分数很高,毕业后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没想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才几年的光景就大不一样了。要么毕业即失业,要么起薪标准腰斩,很多应届生的实习工资只有几百块,只能努力进入国企,图个稳定,否则只能毕业即失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行业发展遇冷,大批从业者被迫转型,人才供需关系发生变化,应届生就不再是香饽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减少人才培养的规模,减轻行业的招聘压力,只留下在该行业极具天赋的学生即可。除了学校主动砍掉招生计划以外,学生也有了自主决定去留的权利。

因材施教原本是好事,结果学生集体转专业反而出现令人哭笑不得的情况。有学生在网上透露,武汉大学建筑学专业的2024级新生,通过转专业绿色通道转走了,整个专业只剩下4名学生。更令人无语的是,他们并非主动留下的,而是想转专业却失败了,不得不留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武大建筑学专业师资力量相当雄厚,光是教授就有9人,副教授14人,还有6个讲师。这4名建筑学新生的待遇堪比博士,一时间大家不知道是该同情他们还是羡慕他们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所高校出现学生扎堆转专业现象

不止是武汉大学一家有这样的情况,其他高校也没好到哪去。西安交大开放转专业后,25届建筑学专业仅剩下24人,土木工程还有3人,硕士生只剩下9人。这些专业当年招生入学时,招生规模还很正常,能坚持到毕业,大概不是因为热爱就是因为无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川大学今年开学后,土木、建筑等专业有100多名学生申请转出,仅有2名学生申请转入。如此逆向转专业的学生,说不定还能在导师的托举下,考研、就业一路绿灯,毕竟竞争压力下降,只要对未来就业薪资待遇没有太高的要求,能接受到工地上班,还是有一线生机的。

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才需求情况会有一定的变化。谁都不敢保证能准确预判未来,只能尽可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只要能达到行业中领先水平,就不愁找不到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冷门专业只是凉了,不是没了

作为基建大国,建筑学、土木工程专业可谓是必不可少的。如今看到这些专业无人问津着实令人遗憾,但对于普通家庭的学生来说,选专业就要选一个能吃饱饭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即使再感兴趣,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也是无济于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对于中产家庭的学生来说,若是对建筑、土木行业感兴趣,未尝不可以放手一搏。毕竟冷门专业只是人才需求量少,专业热度凉了不代表专业没了,再小众的专业也有自己取法取代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不定等这些“沧海遗珠”研究生毕业的时候,行业转暖,又会出现人才匮乏的情况。同样,现在的大热门专业,未必在4年之后仍旧能处于不败之地。人工智能盛行后,专业热度也会大洗牌,凡事还是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比较稳妥。

今日话题:如何看待建筑专业集体转专业一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