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的北部湾海面上,距离海岸30公里的防城港南部海域施工现场,机器轰鸣,灯火通明。“落、落、落,到位!”对讲机里传来胜利的消息,广西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A场址一标段项目又一个导管架成功安装,施工现场响起一片欢呼。

广西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是国内首例全部采用植入式嵌岩桩先桩法导管架基础的海上风电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填补广西海上风电领域的空白,对广西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大力发展向海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由中交三航局六公司承建的A场址一标段工程,包含49台单机容量8.5兆瓦风机基础和1座海上升压站施工。

壮美北部湾,天蓝海碧,风清沙白,然而,美景之下,潜藏着艰险。项目团队不仅要面对水深、浪高、涌急,整个A场址海底还大多是裸岩,风机基础桩基要在水深24米的海洋里站稳“脚跟”绝非易事。经过反复论证,工程师们决定采取三桩嵌岩导管架基础施工方案。导管架对位安装的过程相当于在海底“穿针引线”,要让重达750吨的导管架底部的3个支腿精准下插至海底的工程桩内,是对先行植入的三根工程桩是否精准就位的一次“大考”。

“嵌岩桩基施工精度控制要求极高,要保证三根工程桩顶之间距离误差控制在8厘米以内,水下测量难度又很大,前期我们在工程桩测量调整就位上耗费了不少时间。”项目经理周加佳介绍道。施工海域常年涌浪频发,施工窗口期对于赶工的项目团队来说很是金贵。在前期几个机位上吃了苦头后,项目团队通过多次检查复盘和数据分析,发现问题出在了用于辅助引导测量的自制送桩器上。

原来,工程桩植入海底嵌岩孔内后,桩顶离海平面仍有20余米深,而将同样是钢管状的送桩器插入工程桩内就像是为工程桩“拔个子”,测量人员在施工平台上可以通过露出施工平台面的送桩器桩顶来测量推算出深水下工程桩的位置和斜率。可是送桩器无法与工程桩达到同轴心,导致测得的数据并不可靠,来来回回便耗费了不少时间。

“如果送桩器能和工程桩更贴合,形成类似于针筒的活塞与针筒壁的密接结构,那通过送桩器便能精准推算出工程桩的位置了。”研讨会上,项目总工程师张祖涛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这一番话为项目团队提供了思路,几经推算预演,项目团队将送桩器底部插入段长度由2米增至7米,外径增加至2020毫米,与外侧的工程桩之间的环形空间间隙仅留5毫米,毫米级的间隙让百吨级的工程桩与送桩器宛如一体,且能自由拼接和拔除。

经过技术改造的送桩器在滔滔海浪中如“金箍棒”般方便灵活,在后续机位桩基施工中“大显身手”,项目团队通过简单的几何推算便能快速准确得出深水之下工程桩顶的平面位置和斜率。以往需要两三天才能完成一根工程桩的测量、调整、种植、固定的工序,现如今只需10个小时便能快速完成。此外,送桩器还申报了实用新型专利。

撤去送桩器,导管架被起重船竖直起吊,起重指挥、吊机手及潜水员互相配合不断调整角度,三根支腿准确下放插入至工程桩内,经过送桩器辅助测量调整精度后的工程桩顺利完成一次次“大考”,北部湾海底成功上演了一场又一场“穿针引线”的绝活。(练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