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1月,联合国大会上,一个老人在听见大会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之后,不禁开怀大笑。
这一幕,也被记者抓拍下来,成为了如今十分出名的照片——乔的笑。
那个老人,正是共和国第四任外交部长——乔冠华。
1983年,这位传奇一般的外交家去世,享年70岁。
然而,和他有关的故事,却还没有结束。乔冠华作为国家高级干部,去世之后,骨灰竟然只在八宝山公墓存放了三天。
三天后,一个女人,带着他的骨灰盒回到了他的家乡……
遗孀携骨灰,千里赴家乡
这个带着乔冠华部长的骨灰,离开北京,回到他的家乡——江苏盐城建湖县的女人,正是乔冠华的遗孀——章含之。
章含之是章士钊先生的养女。或许正是在章士钊先生从小到大的浸润下,章含之女士十分有人文关怀,是个感性的人。也正因如此,她才会遵从先夫的遗愿,将他的骨灰从八宝山取走。
因为就在乔冠华弥留之际,曾嘱托章含之,一定要让自己死后回到故乡。
这不仅是因为,江苏盐城是生养自己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这片土地与乔冠华早年的奋斗与日后的成就,都有着不可千丝万缕的关系……
1923年,年仅10岁的乔冠华就在盐城第二高等小学读书,当时正是革命浪潮风起云涌的时候,乔冠华早在那时就接触到了先进的思想。
后来,乔冠华升入淮美中学。在旧时代,能读得起书的已经不是一般人了,但乔冠华却并没有想着躺在自己的阶级上继续压榨,而是在中学时代毅然决然地加入了革命的浪潮。
在淮美中学,乔冠华参加过反对校长的学生运动。但是遭到了打压,很快就被开除了。
随后,他又进入了盐城亭湖中学。有了在淮美中学的经验与先进的思想,亭湖中学的同学们很快就聚集在乔冠华周围,在乔冠华的组织下,发动了又一场学生运动。
所以,可以说在盐城这个小地方,乔冠华的大志就已经立下,并且在中学阶段,乔冠华就已经在自己的家乡小规模实践过自己的理想。
这也就是为什么,乔冠华要在弥留之际,叮嘱章含之让自己魂归故里。
1984年12月,南方的冬天不算冷,章含之带着乔冠华的骨灰回到了江苏盐城建湖县,与她会面的,是乔冠华的侄子。
得知了章含之此行的目的与舅舅的遗愿之后,开始试着联络当地的领导,组织了一次私下的饭局,希望能够得到协助。
但是章含之却并没有过早地说出自己的目的。章含之来到饭局上,看见到场的领导都是退居二线的、做不了主的人。
章含之心里已经隐隐察觉到了当地的态度……这让她很失望,自己的丈夫在国际上都是十分有名的外交家,而自己回到丈夫的家乡,却得不到重视。
索性,章含之决定不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丈夫的遗愿,或许只能换一个实现的方法了。比起不受欢迎地回家,不如另寻他路。
来自异乡异客的热情与敬仰
章含之在盐阜宾馆思索着,如果自己丈夫的家乡并不热情,那自己也应该给丈夫的骨灰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下葬才对。
章含之想着一个个自己知道的地名,终于,她想到了苏州——正巧自己的一个朋友也在苏州医学院任教,或许还能帮上忙。
章含之来到苏州,找到了她的朋友——李颢。
李颢知道了章含之的意愿,很热心地帮忙找到了苏州吴县的县委书记管正,向他说明情况。
管正听了之后,认为人民的外交家死后不应被冷落,便一口答应了她的请求,并说道:“盐城不要,我们要!”
这句话,顿时让章含之女士热泪盈眶,如此这般,自己也算为逝世的丈夫找到了好的归宿。
不久之后,章含之女士带着乔冠华先生的骨灰,来到了苏州吴县,并于1985年,将乔冠华部长的骨灰安葬在洞庭东山镇华侨公墓。
章含之以为,丈夫的后事总算是处理完了,自己也该开始新的生活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国的经济与人文意识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就在这时,江苏盐城却传来了一个消息……
乔冠华部长的四处墓地
章含之收到来自江苏盐城的信息,江苏方面表示,乔冠华部长是中国人民的功臣。
他去世之后无法安葬在自己的故乡,既是江苏和江苏人民的损失,更加是乔冠华部长生前的遗憾。故希望可以将乔冠华的墓迁回江苏。
这就让章含之犯了难:当时是自己找到苏州方面商量,也是苏州上上下下一起把这件事处理好的,如今江苏盐城发个通知,就把乔冠华的墓迁回苏州,似乎对苏州方面也不礼貌。
但是话又说回来,乔冠华的遗愿本来就是葬在江苏盐城,当时因为一些原因,章含之才自己做主,把乔冠华的墓安在了苏州,如今有机会,理应尊重逝者,迁回去才是。
这时,江苏省政协出面协调,双方达成了一致:乔冠华部长的骨灰迁回江苏盐城,但此时并没有迁回建湖县,并在江苏盐城设立了纪念馆,供后人了解乔冠华的生平事迹与缅怀先人。
另一方面,苏州吴县的乔冠华的墓也保留,另设一碑,说明从何年何月何日到何年何月何日,乔冠华部长曾安葬于此。
因此,截至2003年,乔冠华部长在江苏盐城和苏州吴县都有墓。
然而,由于当时回迁的时候,只是把乔冠华的墓迁到江苏盐城,并没有迁回到建湖县。
所以到了2003年,建湖县又再次提出,应该让乔部长的墓设立在建湖县——这样墓碑与乔冠华的故居就不会相隔太远,也能让乔冠华真正“魂归故里”。
然而,迁坟是件大事,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是不能轻易做的。
上一次从苏州迁回江苏,是因为有乔部长的遗愿,所以应当这样做。而如今,乔部长也如愿葬回盐城,不必再追求迁回建湖县了。
时间来到2009年,乔冠华的子女,乔宗淮、乔忪都兄妹为父亲与自己的生母——龚澎女士修建的墓园落成。
兄妹俩决定把父母的骨灰合葬安放在墓园里,以尽人伦。这便是乔部长的第三处墓地。
还有一处墓地,是上海方面建议设立的,理由是乔冠华曾在上海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应当在上海福寿园设立纪念铜像与墓碑。
当时的章含之已经七十有余,章含之的父亲章士钊先生也安葬在上海福寿园,边想着自己去世之后也与父亲安葬在一起。
既然如此,便在福寿园设立自己丈夫的墓吧,也算去世之后有个伴。所以这第四个墓,就在上海。
追忆:乔冠华部长的晚年
回顾乔部长的去世之后的多次迁墓碑,我们不禁疑惑:为什么一开始,江苏盐城的官员对章含之女士的态度如此冷落?如果当时处理好了,或许乔部长魂归故里的遗愿早就实现了。
这其实要追溯到乔冠华部长生前……
乔冠华是一名出色的外交官,在诡谲变化的国际风云中坚定着立场,展现着自己高超的技巧,捍卫着国家形象,维护着国家利益。
然而1966年,许许多多国家干部、公职人员、科学家,都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乔冠华也是其中一个。
隐藏在队伍中的敌人密切观察乔冠华的个人生活,找出许多小事,并将它们扩大化,打倒了这样一位出色的外交家。
乔冠华的晚年,也是由于国家的混乱,而受到了篡逆之徒的污蔑。
乔冠华去世是在1983年,虽然当时,邓小平同志主持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稳定了国家秩序,把党和国家拉回到民主与法制的正轨上。
但是距离1976年过去了还不到十年,江苏盐城的领导班子还是十分担心自己的仕途,故对于这样一位所谓“有污点”的外交家的遗孀,还是不敢表示以热情,生怕影响自己。
相较之下,苏州吴县的领导则更为开明,既然是被扩大化错误打倒的同志,如今也已经平反,又是人民的公仆,有何不能接受的呢?
绝不能因为过去的错误,就让乔冠华部长去世之后的在天之灵感到心寒。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江苏盐城提出让乔冠华回到自己的故乡——那个时候动乱的痕迹已经基本消失,人们可以开始重新认识那些被错误打倒的好同志。
乔冠华传奇的一生不仅仅在他小时候经历了先进思想的洗礼、参加了学生运动与民主运动、出国留学。
长大后参与外交工作,在联合国大会上激扬发声,还体现在晚年的被污蔑与低谷,甚至还有……去世之后的多次迁坟
参考资料:
乔冠华故居.福建工学院国际学院
乔冠华之女回忆母亲龚澎.中国青年报
1971年新中国重返联合国,乔冠华仰天一笑“震慑议会大厦的玻璃”.凤凰网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免责声明]
文章叙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