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从一个故事开始,逐步展开对朱瞻基的探讨。
这个故事极具经典之风,不仅让文中的主要角色悉数登场,还
将几位当事人的隐忍、野心与螳螂之势描绘得栩栩如生。
一句话,如果能理解这个故事,就有可能解开朱瞻基的谜团。
明成祖朱棣在永乐初年,为了彰显自己正统地位,并撇清与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关系,特意派遣子孙前往孝陵祭拜其父朱元璋。
此次,将有四位重量级人物同时登场,他们分别是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以及长孙朱瞻基。
朱高炽为人温和儒雅,博览群书,然而他对户外活动并无兴趣。再加上早年在北平饮食丰盛,久而久之竟导致了肥胖,甚至走路时常需他人搀扶。
由于祭拜祖父是一件极为严肃的事情,朱高炽坚决决定不乘轿,而是打算亲自大步流星地前往。
结果出了岔子:在前行的过程中,一个没站稳,结果摔了个狗啃泥。
朱高煦见状,放声大笑,带着讥讽的口吻说道:“前人跌倒了,
后人应当引以为戒,不要再重蹈覆辙。”
朱高炽的眼神中满是轻蔑,完全不把大哥放在眼里。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铁杆支持者——三弟朱高燧。
话音刚落,一个人迅速奔来,扶起朱高炽,接过朱高煦的话说道:在你之后同样有人警觉(后人亦知警觉)。
这个人正是朱瞻基。
当时,朱高炽被立为皇太子,朱高煦已受封为汉王,而朱高燧则被封为赵王。
朱瞻基呢?谢缙这位大儒称赞他为“好圣孙”,使得朱棣心生欢喜,于是将他指定为第三代的接班人,也就是皇太孙。
按理说,去孝陵祭拜朱高煦只能算作陪衬,因为他前后站立的,正是明朝未来的两位帝王。
当然,目前一切尚未实现,而朱高煦也无法预见未来。此时此刻,他满脑子只想着如何取代朱高炽。朱高煦堪称明史中的奇葩,他野心勃勃,一生都在不知疲倦地追逐皇位。
然而,朱高煦的傲慢似乎也并非全无理由。
当年,朱棣不惜以全家老小为赌注,发动了声势浩大的“靖难之役”。他最终渡江南下,击败朱允炆,成为后世赞颂的永乐大帝。
然而,靖难之役的进程极为艰难,朱棣曾多次被铁铉、盛庸、徐辉祖等猛将痛击,几度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只能单枪匹马仓皇逃生。
朱棣在面对朝廷的围点打援时,几乎到了要放弃的边缘。然而,每当他陷入绝境,朱高煦总是如同神兵天降,屡次将他从危难中解救出来,实为朱棣最终成功翻盘立下了卓越功勋。
面对两个儿子,一位心怀悲悯、博学多才;另一位则英勇无畏、风采卓越。战争年代,朱棣不由自主地向朱高煦倾吐了自己的内心想法。
《明史纪事本末》中记载:
勉之!世子多疾一一儿子,好好干吧!世子(朱高炽)身体不太好。
于是,父子之间形成了一种奇怪的局面:朱高炽小心翼翼,连大气都不敢出;而朱高煦则视这句话如珍宝,即使分封至藩地后依然紧抓不放,把夺取皇位视为自己一生的终极目标。
朱瞻基倒更像是一个游刃有余的助攻手,每每能够成功破局。然而,这些成功背后却充满了谜团,让人百思不解,也因此引发了后世几百年的争论和纷扰。
顺其自然,终究会发生。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朱棣在北伐胜利后归途中,于榆木川病逝。
理应由朱高炽自然继承皇位。然而,正如前文所述,朱高煦却每日在山东整装待发,焦急地等待机会。
为了防止朱高煦乘机篡位、引发血腥冲突,朝廷策划了一场布局,由英国公张辅和阁臣杨荣共同实施。
1:严密封锁朱棣病逝的消息,让朱高炽镇守北平,布署兵力
、严阵以待;
2:将军中的漆器全部融化,制成一口大棺材,每天照例安排人前去帐内送餐、请安,保持着大军还朝的样子;
3:一切准备就绪,这才着朱瞻基离京去草原上迎接祖父的灵柩。
这个计划几乎无懈可击,因未给朱高煦留下足够的作案时间,同年九月朱高炽成功登基。
关于朱高炽继位,尚需补充说明:他是明朝首位在紫禁城内登基的皇帝;登基仪式极为简朴低调;这一过程得益于众人的支持,其中也包括他的长子朱瞻基。
两个月后,朱高煦才得知朱高炽已经登基的消息。看到事已成定局,朱高煦感到非常沮丧,长叹不已,捶胸顿足,并发誓要重新夺回本属于自己的东西。
面对朱高煦的咄咄逼人,朱高炽选择了隐忍和宽恕,为了真正安抚这个二弟,他不仅大加封赏,还让朱高煦的待遇远超永乐朝时期。
表面上,朱高煦似乎已经停止了跳弹,一切仿佛恢复了平静。
接着,朱高炽改元洪熙,实施战略收缩政策,释放了靖难之役
中的受害者,并将耕地归还给百姓,给予他们实际的帮助。逐渐地,"仁宣盛世"的序幕开始展开。
朱高炽迎来了仁宗时代,百姓生活安宁幸福,国家的实力也不断增强。
翌年四月,南京频繁地震,朱高炽因此颁布了一道诏令。《明史·卷九》记载:
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
这一年,南京多次发生地震,朝廷必须派人前往驻守,这项任务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太子朱瞻基肩上。
了解明史的人大多清楚,朱高炽的这一安排略带私心——他对旧事念念不忘,希望将都城迁回南京。实际上,他让朱瞻基去南京镇守,主要是为尽早实现迁都的计划做准备。
与此同时,朱高煦也没闲着,他在北京四处撒下大把银票,安插了不少眼线。更不用说在山东,他更是天天磨刀霍霍,枕戈待旦。
随后,两件离奇的事情接连发生。我们不妨先翻开《明史·卷九》的记载,随后再分别详细展开。首先是第一件:
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
意思是:1425年5月11日,明仁宗朱高炽在即将去世之前,他的在位时间还不足9个月。于是,他立即派人撰写诏书,紧急召回朱瞻基回到京城。
这虽然是一段普通的记录,却引发了一连串难以置信的事件。
此前提到,朱高煦在京城布置了大量的眼线,因此仁宗身体不适、通知朱瞻基回京的消息,应该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可以相信,朱高煦的线人和朝廷的信使可能是同时从北京启程的。
消息传来,朱高煦如同打了鸡血,终于盼到了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至于为何称其为绝佳机会,请容笔者稍后揭晓答案)。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在乐城组建了一支敢死队,计划在半路伏击并杀害侄子朱瞻基,接着安排主力部队跟进,进而攻占北京,皇位就能轻松
到手。
这是一个无懈可击的计划,堪称完美无瑕——朱高煦埋伏的官道正是朱瞻基必然经过的路线。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打开地图来验证一下,南京到北京的距离超过了1000公里,而乐城到北京的距离却不到700公里。
朱瞻基能够避开朱高煦的致命攻击吗?
当朱高煦瞥见朱瞻基的队伍时,整个身体都充满了激动的血液。成败就在这一刻,他深知能否问鼎天下,全在于手中这把利刃的运用。
朱瞻基到来时,一队敢死队员紧紧拉住拦马的缰绳,其他人则纷纷拔出刀剑。
接下来的情景令朱高煦目瞪口呆——朱瞻基的随从和卫队齐全无缺,然而轿子却空无一人——朱瞻基竟然神秘失踪了,仿佛凭空消失了一样!
朱高煦错过了一个难得的机会,眼看着已经成熟的鸭子从眼前飞走了。
这是朱瞻基在《明史》中留下的首个谜团。他究竟是如何逃过朱高煦的致命一击的呢?
后人推测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朱瞻基提前经过了设伏点(时间应该在接到圣旨前);
2:朱瞻基绕道过了设伏点(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崎岖山路让他根本无法快速赶回北京);
3:朱瞻基压根就没去南京,朱高炽的圣旨只是为了迷惑朱高煦以及宫里的线人;
4:之所从让卫队经过设伏点,朱瞻基希望揭穿朱高煦夺嫡的阴谋,为日后铲除这个乱臣贼子作道义上的准备。
如果上述推测属实,那么这个局真是巧妙至极!
在成功躲避了朱高煦的致命一击后,不久,朱瞻基突然在北京登基。《明史·卷九》中有记载:
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庚戌,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为宣德元年。
这段记录需要清晰地翻译出来:
六月三日,朱瞻基回到京郊的良乡,奉遗诏入宫主持丧事。十二日,他正式登基称帝,颁布大赦令,赦免天下。
这段记载表面上看起来平凡无奇,然而其中蕴含着深奥的玄机。
(http://www.3mao.net.cn)
来源:http://www.ssqq88.cn
(http://www.qhpq.com.cn)
来源:http://www.ogqhq.com.cn
(http://www.dglsj.cn)
来源:http://www.zgwy18.cn
(http://www.030822.cn)
来源:http://www.6696999.cn
(http://www.cxbke.cn)
来源:http://www.lagunasudhk.cn
(http://www.alibaha.com.cn)
来源:http://www.yfrkm.cn
(http://www.shuanlou.cn)
来源:http://www.channlecloudy.cn
(http://www.ji77.cn)
来源:http://www.jingcui999.com.cn
(http://www.em15.cn)
来源:http://www.goldplayer.cn
(http://www.8818108.cn)
来源:http://www.ic9mnwa.cn
在此,我们不妨深入探讨一下:自5月11日宫中信使从北京启程后,朱瞻基于6月3日回到了良乡。这也就是说:
1:按每天600里(300公里)加急计算,如果不出意外,信使昼夜不停,从北京到南京至少需要3到4天;
2:朱瞻基第一时间接到圣旨,即便不准备,但随行队伍较多,启码也要5到6天才能赶到良乡(这也为朱瞻基提前经过朱高煦的设伏点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然而,朱瞻基抵达良乡的具体时间,《明史》却明确记载为6月3日。对此,笔者不禁心生疑问:
1:从圣旨发出,朱瞻基从南京到北京一共用了23天;
2:朱瞻基没有日夜兼程,只是采用了高于常规的赶路方式;
3:如果按23天的行程计算,他一定躲不过朱高煦的绝杀;
4:圣旨里提到朱高炽只是生了病,并没有死去,而良乡离京城仅30公里,进宫至多一个时辰。
与此同时,这也带来了两个问题:
1:按正常速度推进朱瞻基为什么能躲过朱高煦的绝杀呢?
2:既然知道父亲已龙驭殡天,为什么要在良乡接受遗命,而不快速回宫呢?
合理的解释可能是:朱瞻基要么根本从未踏足南京,要么早已预见父亲的死,甚至可能是他指使心腹提前在宫中对父亲下了手。
这些推论可能听起来有些令人震惊。
好了,让我们先平复心情,再来看看《明史·卷九》中的一段记载:
辛亥,谕边将严守备。甲寅,趣中官在外采办者还,罢所市物。
六月十三日,下令告诫边疆将领要加强防备。十六日,急令在外采办的宦官全部返回京城,停止交易相关物品。
这段文字显得颇为独特:
1:朱瞻基6月12即皇帝位,6月13日下诏告之边将严加守备,没有任何问题;
2:催促在外采办的中官全部回京也说得过去;
3:停止所交易之物,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什么是交易之物呢?简而言之,就是用于朱瞻基登基仪式的物品。
然而,四天前朱瞻基在紫禁城正式登基,一切安排得井然有序,物资准备齐全,毫无慌乱或仓促的迹象。
难道是朱高炽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世,提前为朱瞻基做了准备吗?显然不是。皇帝病重垂危,举国悲恸,除了一个人,谁又敢做出这样的安排呢?那个人就是太子朱瞻基。
因此,下诏召回宦官不过是掩盖事实罢了。
当然,以上结论不过是笔者依据史料所作出的推测而已!至于真相究竟如何,或许只有开启朱高炽的陵墓,才能揭开这一谜团。
让我们重温一下朱高煦与朱瞻基之间的恩怨情仇。
1426年八月,朱高煦最终按捺不住寂寞,与山东都指挥使靳荣在乐城联手发动叛乱。
接到消息后,朱瞻基起初采取了怀柔政策,极力安抚朱高煦,但收效甚微。
之后,采纳了工部尚书杨荣的建议,决定亲自率军出征,平定叛乱。
实际上,朱瞻基的平叛更像是一场愉快的旅行,因为在大军抵达乐安的第二天,朱高煦便已投降。
朱高煦投降的过程既有趣又令人哭笑不得,不过由于这不是本文的重点,便不再详细描述。
然而,朱高煦的死还是值得一提。
朱瞻基在朱高煦投降后,将他押解回京,剥夺其爵位,贬为庶民,并随即将他关押在一处院落中。
几年后,朱瞻基前去探望朱高煦,然而在朱瞻基放松警惕之时,朱高煦突然施展了一记扫堂腿,朱瞻基立刻摔倒在地,重演了当年父亲的狼狈一幕。
朱高煦的结局十分凄惨。朱瞻基命人取来一口大缸,将他罩住,然后在四周点燃大火。缸内烈焰翻腾,最终缸体炸裂,朱高煦在火焰中惨死。
朱瞻基是明朝的第五位皇帝,文武兼备,关心百姓疾苦。他在位十年间大力推动生产发展,与父亲共同缔造了明朝第三个盛世——仁宣之治,使这一时期成为明史中难得的黄金十年。
从这个角度来看,朱瞻基确实是一位称职的皇帝。
或许,他身上那些神秘之处根本就不是真的呢?#深度好文计划#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