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闻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张志俊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8月26日5点09分,与世长辞,享年78岁。

张志俊先生生于1946年农历3月13日,一生致力于传承和弘扬陈式太极拳。创立了“梢节领劲入妙境,两头卷曲定乾坤”的太极理念,为太极拳的发展与创新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今发《张志俊:一人击败日本空手道代表团的中国拳王》一文,以示哀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志俊:一人击败日本空手道代表团的中国拳王

他没有上过大学,却在世界各地的大学做了近百场学术报告;

他并非出生在太极拳世家,却在央视《走近科学》节目《解密太极拳》,被誉为中国科学解读、解密太极拳的第一人;

他一人击败全日本少林寺流空手道联盟錬心馆多名高手的“上门”挑战;

他的太极拳被称为《最高境界的格斗术》;

他是中国陈式太极拳的第十一代传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宾语

錬心馆挑战遭横扫

张志俊一战成英雄

日本少林寺流空手道,起源于中国少林寺拳法,经开山宗师、“拳魂”保勇改造后形成了今天的少林寺流,遍及世界各地,创设道馆千余所,门下师生30余万人。

全日本少林寺流空手道联盟錬(日本汉字,同“炼)心馆官网介绍,昭和58年5月,錬心馆馆长保勇曾带团到河南进行文化体育交流。

昭和年号取自《尚书》中的“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一句,是日本昭和天皇在位期间使用的年号,时间从1926年12月25日到1989年1月7日。昭和58年是公元1983年。这一年,张志俊一战成名。

张志俊先生在央视摄影棚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志俊先生在央视摄影棚里。

1983年5月,保勇带着全日本少林寺流空手道联盟錬心馆25人代表团来到河南郑州。保勇最初的炼心馆道场1955年11月开设于鹿儿岛市高丽町,4年后就在各派联盟西日本空手道锦标赛上取得个人战中量级优胜、重量级亚军,1960年在福冈县体育馆各派联盟西日本空手道选手权大会上获团体战、个人战轻、中、重量级各级别冠军纪录。1965年12月,保勇作为全日本少林寺流空手道开祖首次访问中国,与广州、长沙、武汉、北京、西安等中国武术各派进行交流。

17年后,保勇第二次来中国时,少林寺流全国空手道选手权大会已举办了15次,随队来访的有多位少林寺流全国空手道炼心馆个人赛、团体赛冠军。

与17年前来时抱着取经的态度不同,这次保勇来到郑州,希望能与太极高手切磋,而且特意说明不是表演,是要“交手”。

少林寺流空手道的特点是以实战为主并精通兵器,中国的太极拳在国际武术交流中,以表演居多,这让许多的日本人看不上眼,认为中国功夫不过是花拳绣腿。

知道了日本人的意图之后,郑州市体委不敢怠慢,立即给张志俊发急电:“有一个外事活动需接待,速回。”

当时,张志俊率河南代表队正在江西南昌参加全国武术观摩交流赛。就在这次比赛中,张志俊年仅16岁的儿子张鹏摘取太极拳、太极剑两块金牌。接到电报,张志俊不敢怠慢,连夜赶回郑州。

张鹏近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鹏近照。

双方见面,日本人显得非常尊重,嘴里说着“请多多关照”的话,但动起手来,那可是认真“切磋”呢。第一个上来的身高能有1.80米,身材魁梧,膀大腰圆。

得知对方是个三段选手,张志俊就没太放在心上。日方选手上来就冲拳,张志俊接手一捋,对手往他身侧后踉跄了几步站住了。张志俊吃了一惊,以往与人比武还没人被他一捋不倒地的,三段功夫就这么厉害,后面的四、五、六、七、八、九段不是更加了得吗?正分神,日本选手一转身再次挥拳过来,张志俊先是用力一带,接着一捋对手的左臂,眼看对手就要趴下了,但人家弹起后还是没有倒下。

张志俊迅速调整状态,沉心静气,抛开疑惑和杂念,迎上去右手一搭对手的拳,一个下捋后顺势用一个肩靠击倒对方。这是张志俊一生中打过最多回合的一次。

第一个三段被击倒后,第二个三段带着护具上来了。对手一拳打过来,张志俊胸一含,直接用肘击出去,对手重重倒在了地上。再以后,日方代表轮番上阵,都被张志俊劈打推压一招儿KO。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张志俊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张志俊先生。

后来才知道,一二三段是日本空手道的比赛段位,四以上是荣誉段位。

时年37岁,正值当打之年的张志俊用一人之力征服了前来“挑事儿”的日本空手道代表团。保勇十段在一旁连竖大拇指:“张先生,很好!很好!”张志俊没有得势不让人,对保勇宗师和少林寺流空手道给予了高度评价。

不打不相识,张志俊与保勇先生成了朋友。

日本代表团回国后,保勇宗师连着四次发出邀请,希望张志俊先生赴日教授太极拳,都被张先生婉言谢绝了。

从1975年29岁时第一次和人交手,到1983年打败日本空手道代表团,在正式以及非正式场合,张先生与各类武术高手交手上百场,无一败绩。

为求活命练太极

“误入拳途” 遇名师

1946年3月,张志俊出生在河南省焦作市龙洞乡许和村,十一个月时就失去了父亲,家里就他一个男孩,家境非常贫苦,只读了七年书,上完初一就报名下了煤窑。

下煤窑非常辛苦,刚满15岁的张志俊每天下班后累得昏昏沉沉的,他却越来越喜欢读书了,逮到什么书都看得很认真。后来他从别人那里借到了12本一套的线装书《石头记》,书中有许多字都不认识,就先翻了一遍。后来再看第二遍时,就拿了一个字典,遇到不认识的字,不但看怎么读,还要弄明白每个字的意思。读到第三遍时,开始有了人生感悟:一个家族能够盛极而衰,一个人也不可能尽享荣华,他开始考虑自己这辈子自己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由于长年下煤窑,张志俊得了心脏病、胃溃疡、腰疼、关节炎等病,医生说他以后不能干重体力活,也不能过分运动了。他赶紧问医生怎么治,医生说没法治,只能休息,吃点药,没事去打打太极拳吧。

已经到郑州国棉四厂上班的张志俊走进了公园,里面练太极拳的全是老人,人家看他年纪轻轻的,都不愿教他。为了保命,他央求一位姓陈的老人。老人得了癌症,开刀以后开始练太极拳,张志俊遇到老人时,人家已经活了24年。

“你这么年轻为什么想练太极拳啊?”“我心脏不行了,想活命啊!”“站后边吧!”于是,他开始跟着老人练,没多久,身体果然好了,到医院一检查,心脏毛病也消了。几年下来,在公园里和那些练太极的大爷大妈们推手,已经遇不到对手了,年轻气盛的他开始有了孤独求败的感觉。

1972年6月,太极名师陈照丕带着陈家沟代表队到郑州参加武术比赛。听说来了一个传说中的高手,张志俊直接找到陈照丕下榻的宾馆,敲开门后,开门见山要跟人家“推推手”。只见一个身穿白布衫的老头坐在床边,连头也没扭,轻描淡写地旁边的一个年轻人说:“和他推推。”

说完之后,老头还是没有看他一眼。这下张志俊受刺激了,卯足劲和对方搭上了手,心想反正我有劲咱俩就顶吧。哪知道当他刚一用力,一顶劲,对方一带,他还不知怎么回事就飘了起来,随后,“砰”的一声就飞到墙上,重重地摔了下来。

张志俊心里很不服气,重新调整好呼吸,要求再来一次。于是,两人又搭上了手,转了两圈,他看准一个发力的机会,刚想发力,谁料人家一带,他再次一个踉跄还是直接给摔墙上去了。

他很不服气地又要求“再来一遍”,心说这次一定要防住,结果,第三次被重重地摔在墙上之后,陈照丕朝他转过头来,一脸善意地看着他。

张志俊终于明白,人家的老师是陈家沟的名家,自己只是跟那些老头老太太练的,自己练那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太极功夫。很快,他的羞耻感就被另一种情绪代替了。他在心里涌起一个坚定的念头:这辈子非把太极拳搞明白不可!

几个月后,张志俊来到陈家沟找陈照丕拜师,听说老人已经去世了。

2017年9月21日至26日在海南三亚参加第二届世界太极文化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9月21日至26日在海南三亚参加第二届世界太极文化节。

1973年,张志俊一年内六下陈家沟,学习太极拳。1973年5月,陈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陈照奎率陈家沟队到开封参加比赛,张志俊专程赶到开封,见到了仰慕已久的一代大师。

陈照奎是陈式太极拳泰斗陈发科的幼子,4岁随父赴北京,七岁从父学习家传拳术,是当代最受人喜爱的太极拳名家。

见面的当天,张志俊就把陈照奎接到郑州。当天深夜两点,陈照奎在一个汽车房里为郑州的十几个太极拳爱好者讲课。陈老师以张志俊为例子,给大家讲了一个小时的太极拳,说他这个动作僵硬、那个动作做的怎么不到……这一个小时让张志俊顿开茅塞,对太极拳的真谛有了一些认识。

根据陈照奎老师的讲解,张志俊经过反复的体验、理解,总结出了几条练习太极拳的原则:第一,要解决重心问题,必须裆走下弧,这样才能变换灵活,功夫长得快;第二,要想在搏击中有一定的造诣,必须沉肩坠肘。要做到这两条,必须缓慢柔和,把陈式太极拳当作杨式太极拳来练。为此,张志俊写了个十六字诀贴在床头上,每天按照这个标准来练习太极拳。这十六字诀是:“平稳舒展,缓慢柔和,坠肘沉肩,裆走下弧。”

在陈照奎老师的精心传授下,聪明的张志俊进步神速。跟陈老师学拳的第一年,他就感到无论是技艺,还是对太极拳的理解,都有一个很大的提高。第一年,解决了擒拿问题,第二年,在推手中基本达到了闪展腾挪、惊弹脆快的程度;第三年,就有一种随心所欲的感觉。“当时,我每年进一大步,非常神速,我自己都感到吃惊。”张志俊说。

从1974年到1981年,陈照奎曾经8次南下郑州,其中7次在张志俊家中开班授拳或单独传艺。这里是他生命最后几年的主要教拳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5年左右,中原武林就有了“郑州三张”之说,张志俊是“郑州三张”之首。由于大家都说张志俊是陈照奎大师的徒弟,功夫好,就都来找他讨教,其实是找他比武。“那时年轻,在那种情况下,不出手是不行的。我第一次和一个练习形意拳的人比武,胜了。后来搏击的经验越来越丰富,人也越来越狂。”

1977年前后,张志俊的太极拳功夫大成,那时只有人来找他讨教,他就先问对方是练什么拳的,对方说是练习形意拳的,他就用形意拳中的劈拳来应对。后来,他甚至可以把自己的一只胳臂绑起来和人比武。

张志俊说,人有时是应该狂妄一点,如果总是当谦谦君子,自己的功夫就得不到检验,也没人承认你的成果。他说那是他年轻的时候,现在比年轻时候可是要宽容多了。张志俊说,是太极拳改变了他。

张志俊的拳艺越来越精湛,他的知名度也越来越响亮。1980年,应郑州市体委和武协的邀请,他开始出山授拳。

张志俊教拳,有自己一套独到的方法。他不会生搬硬套,更不会敷衍塞责,他将所学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并且用大家都好理解的杠杆、螺旋、切线的原理,形象生动地阐释了太极拳的核心——四两拔千斤。使听的人既能领悟,又易记取。再比如向心力、离心力、平面、直线、凸凹、断劲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词,也都被他恰如其分地引用到了教学当中。

从1980至1984年间,先后有3000多名海内外弟子向张志俊拜师学艺,多名弟子在全国乃至世界比赛中摘金夺银。

1981年,全国太极拳推手比赛在山东潍坊举行。刚跟他学拳一年多的河南驻马店地区运动员张春,便夺第得三名。同年,在温县举行的河南省推手比赛中,张春夺得75公斤级冠军。1982年,他的澳门弟子,澳门武术总会秘书长李文钦,在第一届世界武术绵标赛中获得亚军。1983年,在南昌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赛上,他的儿子张鹏摘取了太极拳、太极剑两块金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志俊的弟子们如今是各类武术刊物封面的常客。

然而,在打败全日本少林寺流空手道联盟錬心馆代表团不久,张志俊突然宣布,以后不再率队参加各类比赛了。

隐退江湖十六载

悟出八字真功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再参加各类比赛,这不是等于是隐退江湖了嘛! 一时间,“张志俊隐退江湖”的消息传遍整个武林。体育主管部门在问,各门各派的掌门人在问,他的弟子们也非常不理解:为什么要在事业发展如日中天之时选择激流勇退?

张志俊微笑着说: “太极拳需要的不是一时一地的胜负,而是向更广范围的推广,我想我的老师陈照奎的愿望也在于此。”

张志俊隐退江湖,江湖上却一直有他的传说。他的关于太极拳拳理、拳技、拳法的论文,开始陆续出现在《武林》、《武魂》、《中华武术》、《少林与太极》和港澳武术杂志上。

他开始在信阳、驻马店、重庆等地开设拳馆,先后被信阳、驻马店、重庆、南京等城市的陈式太极拳研究会聘为名誉会长、总教练,成为香港、澳门陈式太极拳健身会荣誉会长。

关于太极拳,社会上有首流行的打油诗:

一个大西瓜(双手在胸前作太极抱球动作),

一刀剖两半(一只手作扶西瓜状,另一只手作刀状绵绵地向下劈),

一半送给你(双手左捋),

一半收回来(双掌微快回收)。

张志俊说,这是他们不了解太极拳。太极拳是中华武术,有攻防,有对抗,才叫武术。太极拳创拳的本意就是搏击,就是打人,就是保护自己,没有想到健康,没有想到修身养性,也没有想到开发你的智力。那么,它的招招式式必然是为了搏击而来,因此,过去拳的美和丑它有一个标准,我和你伸手,你趴下了,我站起来了,那么我肯定比你美;无论你长得多漂亮,你只要趴下了,你就没有我站起来好看;无论你多少高大,你只要趴下了,你一定没我高大。所以过去的目标就是趴下和站起来,失败和胜利。如果你没有技击这个动力,你就没有争胜心,武术也便只剩下术而丢掉了“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太极拳的标准不同了,没有了技击标准,离了搏击、技击这个轨道,就不是太极拳了,大家在公园里、广场上看到的太极扇、太极棒、太极球、太极操,你说锻炼身体可以,但你就不是太极拳。一些“太极高手”带着挨打相的“太极拳”, 不但是在自欺欺人,也是在给太极拳,给中华武术抹黑。你练了一辈子的“一个大西瓜,一刀剖两半”,你没有练习技击的时候,你练的都是“太极”,看起来健康,但你那不是技击,如果你练了三年的技击,你从中可以得到健康,也可以得到技击。

张志俊有两句名言:“拳到精时真亦假”,“高明的拳师可以以真乱假”。张志俊说:“以往我看老师(陈照奎)与别人推手时,总觉得是假的。一个近200斤的大个子怎么会那样轻松地被他发出去呢?可是每当我与老师推手时,尤其切切实实地知道这是真的。因为你永远无法用“力”与之抗衡。老师的推手技艺实在太精妙了,已经达到了以真乱假的地步。”

张志俊曾经认为老师陈照奎的功夫是假的,也有许多挑战者认为他的功夫是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5年,重庆晚报曾发过一篇《武林高手当上巡警支队长》的人物通讯,说的是一个叫李朝金人每天都练,“太极拳,出如钢锉,收如钩杆”,“粘衣十八跌”,罪犯丧胆。李朝金是武林高手,他所在的南岸公安局巡警支队,人称“江南飞虎队”,他就是“江南飞虎队”队长。

一身本事的李朝金二十三岁就当了连长,曾在成都金牛宾馆、锦江宾馆执行保卫首长的特殊任务。1976年邓小平入住锦江宾馆时,李朝金就在一号哨位上。

1985年3月、1987年4月两次率武警四川总队武术队参加首届全国武警、公安武术散手赛,获个人一等奖、60公斤级银牌和二人对练“双刀进抢”项目第三名。因全队成绩突出,被新闻电影制片厂以“武警精英”为题,拍摄专题新闻在全国放映。

1986年3月,李朝金率武警四川总队武术队参加四川省首届“蓉城武术擂台赛”,9秒钟内连续踢出低踹腿、正蹬腿、窝心腿,斩获12分,创下纪录。半决赛中,李朝金转身后摆腿踢中对手头部,对手闪避不及后脑着地重伤,急送川医开颅抢救,引起川渝武术界震动。

2000年3月,李朝金从武警重庆总队司令部转业,到南岸公安分局组建了巡警支队,成就了这支“江南飞虎队”。一次,一人抢了出租车后逃进四小区民房隐藏,李带领特警赶到,用斧头砍开铁门,进门后他一脚踹向持枪歹徒,歹徒暴退四米,硬生生撞在房柱上,当场昏厥。队员们说,队长总是冲锋在前,亲手抓的犯人,少说也有120个。

作为国家一级武术拳师、曾任多次拿过武术冠军的李朝金,初次听到张志俊在重庆开太极拳培训班,也抱着强烈的怀疑态度:正宗的陈式太极拳传人应该姓陈吧,他又不姓陈,凭什么教授陈氏太极拳呢。李朝金认为自己还是有功夫的,就产生了前往打假的想法。到现场后,看到许多人都在报名,李朝金有些不屑,就想对这名太极拳大师“验明正身”:如果是江湖骗子,对不起,第一退学费,第二停止教拳,不能继续在重庆行骗。

曾担任四川省武警总队武术队队长的李朝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担任四川省武警总队武术队队长的李朝金。

于是,李朝金直接闯进训练场,向张志俊展开了挑战。哪知道一搭手,李朝金这个多次拿奖的散打冠军,根本就不是张志俊的对手,在抻手的过程中,张志俊由一个顺缠变成了逆缠。李朝金就想顶住,没想到松手,张志俊一拿,李朝金一顶,张志俊一变方向,李朝金就坐在了地上。

李朝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倒,但他内心的怀疑被打消了。1989年12月,李朝金拜张志俊为师,成了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

“过山猛虎”张鹏,多次获国际国内太极拳大会一等奖的翟文胜、孙长海、郭运海、杨立新、张春,国际武联委员、亚武联委员、澳门武术总会副主席、澳门陈式太极拳健身会会长李文钦……张志俊的弟子里,有公安局长、刑警队长、武警总队队长、检察长、法院院长,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名震武林的各路高手。这些人拜张志俊为师,留下许许多多从怀疑、不服,到坚信不疑、服服帖帖的武林美谈。

武术简化到一个字是“打”,太极拳简化到两个字是“巧打”。张志俊常讲:“跟我练拳学会摔到人不难,更要学会潇潇洒洒地摔倒人。”太极拳是拳术,技击性是拳术之魂,太极拳套路中的动作源于实战,因此能应用于实战的动作才为正确,才叫潇洒。

生活中的张志俊为人宽厚、热情,然而,谈到太极拳,他却语出惊人:“现在有关太极拳的文章大都是千篇一律、陈陈相因,闪光的、新颖的观点很难看到。”他说:“如果我们今天还延续过去的理论,照搬、照抄古拳谱,不用现代的科学理论研究、指导太极拳,太极拳就不可能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志俊是又说又练的人。从1983年打败全日本少林寺流空手道联盟錬心馆多名高手后隐退,张志俊一直在潜心研究“梢节领劲,两头卷屈”这8个字的“张氏太极理论”。张志俊解释,太极拳老师一直讲要以腰为轴,以腰催肩,以肩催肘,以肘催手。劲由后面向前面推进,这在搏击当中是有很大问题的,我用几十年时间研究梢节领劲,就是用手梢和脚梢来领劲,进行运动,只有梢节领劲,你的力量转换才能来得更便捷,身法才能更灵活。其实其他运动也是梢节领劲的,比如打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甚至踢足球。只有“两头卷屈”,才能做到拳论中的“一身备五弓”,这样掤劲才能足,才能牵动往来气贴背。

张志俊举了个例子,如果在街上遇到坏人,迎面打来,你说等一下,我先动腰,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晚了,很明显,人家一拳打在你鼻子上,鼻梁断了,拳打过来还好一点,你身体好,就受了,假如是用刀来,你该怎么办?你要快,就可以用手尖,你用梢节去接他的拳,否则你就接不住。

现在很多的太极拳“名家”,练了几十年太极拳,不敢和人伸手,因为接不住,手指上没有感觉。掌握了太极拳梢节领劲的方法,坚持多练,接手就不是难事。正所谓“一动先走手,走手必乍肘,前乍加棚劲,后乍腋下空”。比如用手拿人,你大臂的夹角要有一定的角度,定形了,不能改变,向里收成了锐角成了卸肩,向外翻夹角大了,成了钝角,夹肩,你的力到肩就断了,向上叫耸肩,向后收也不行,所以正确的叫坠肘沉肩,说起来很容易,要达到扑鼻香的效果,在实际中离不开一番寒彻骨的苦练。

梢节领劲入妙境

两头卷屈定乾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0年,张志俊带着全新的“梢节领劲,两头卷屈”太极拳理论出山了。

闭关16载,真经8个字。谈到自己体会的太极拳理论和实践,张志俊一脸自信:“我的‘梢节领劲,两头卷屈’的理论,打破了太极拳理论中的传统观念,我讲太极拳从不讲玄的理论,什么内气啦、内功啦,我是用现代科学理论来讲解太极拳。这八个字,对于中国的太极拳,对于中国的武术,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2001年8月,应国际武联副主席、泛美武术联合会主席、美国武术联合会主席吴庭贵邀请,张志俊赴美参加了在佛罗里达州举行的第五届国际武术锦标赛,被大会邀请作为名家表演并作了学术报告,在美国引起了轰动。

轰动的理由是:所有的大师讲的都是“内功”。内功、内气、内劲、丹田内转。这“四内”看不见、摸不着,没法用计量单位来称,也没法用长度来量,所以很多太极拳的同仁,可能很有感触,练了数十年太极拳,什么是内功,他不明白。

张志俊讲太极拳不讲“四内”,他讲的是螺旋、杠杆、切线,原理就非常简单了。你讲内功,讲阴阳八卦,老外听不明白,张志俊说杠杆、说支点、说力臂、说切线,老外全懂了,所以在美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美国太极拳总会后来又邀请张志俊多次到纽约、洛杉矶、马萨诸塞、马里兰、康涅狄格、伊利诺伊等地讲学。

张志俊认为,大家喜欢听他讲课,是因为他讲明白了太极拳的道理,他用简单的道理验证了太极拳的古理论。

张志俊先生在指导弟子练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志俊先生在指导弟子练拳。

美国的武术同行说:“张先生揭开了陈式太极拳神秘的面纱,展示了四两拔千斤的神韵,出神入化、‘以真乱假’,引进落空,舍已从人的精湛技艺让武术同仁震撼。”“张先生堪称人体平衡的魔术师”。

2001年8月,美国的太极拳杂志对张志俊进行了一次专访,认为他的理论非常有新意。以前的武术理论都是讲内气、内劲,而张志俊的理论主要是讲科学,比如什么是功力?怎样才能增加功力?他认为“除了练功增强了自己的体质外,增加功力的因素只有四点:杠杆、螺旋、切线的和协调,所有的内力都不出这个范畴。”

2011年,央视与国家体育总局合作,对太极拳顶级高手进行测试,《走进科学》栏目连着为张志俊做了《四两拨千斤》、《平衡魔术师》、《爆发的瞬间》三期节目,对中国传统文化最神秘的武术领域展开了最科学、最透彻、最详实的实验,试图从科学的角度揭开太极拳所蕴含的高深的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期节目播完,人们只是看到了张志俊的太极拳功夫出神入化,几乎无懈可击,不管是参加测试和制作节目的电视人,还是张志俊先生的徒弟们,以及看过了这些节目的人们,无不对张志俊的太极拳功佩服得五体投地,却无法解释张先生为什么能具备这种能力。

后来,央视和多家卫视又相继播出了《最高境界的格斗术》、《太极闲人张志俊》……

2014年4月26日,张志俊应邀来到北京大学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就“解密中国传统太极拳与太极拳的运动健身”做专题讲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梢节的“梢”,那就是最前端,树梢、边梢、梢节、前梢、支梢,总之最前端的我们称为梢;梢节呢,是双手的第一个关节、双脚的第一个关节、上肢最前端的一个关节这五个最前端的关节。

手指是最重要的一个梢节,金字塔是手垒的,《兰亭序》是手写的,广陵散是手弹的,我们做的所有的事情,几乎都是通过手指来完成的……手由腕骨形成第一个腕动关节,是我们身上最灵活的一个关节,组成的小关节越多,它的灵活性就越大,然后向前延伸,有五个指骨、五个掌骨……

太极拳和所有武术的区别只有一个,叫缠法,叫缠丝劲。子弹为什么厉害,因为有螺旋。螺旋在太极拳里边叫缠丝,太极拳的核心只有一句话叫“太极拳,缠法也”。那么缠法有几种呢?两种。一种叫顺缠,一种叫逆缠,都需要旋转关节;你写字,你拉琴,你跳舞,只要你的肢体运动,无不是梢节领劲……

北大学子们说,深奥的太极拳让张志俊大师用“梢节领劲,两头卷屈”这8个字给讲明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的雕塑,流动的山水,优美的音乐,抒情的长诗,这就是张志俊用“梢节领劲,两头卷屈”这8个字表现出来的太极拳。2002年7月,美国《时代周刊》将中国古老的太极拳运动比喻为完美运动。作为“梢节领劲,两头卷屈”太极理论的创立者,张志俊是当之无愧的太极艺术家。(文/宾语 图片由张志俊先生提供)

———————————————————
来源:宾语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