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月,此时的湘乡县仍然是天气寒冷,寒风凌冽,但住在湘乡县大育乡十二村的民众们,却不顾寒风凌冽,反而是都围在一家人的身边看热闹,有人低声的跟旁边的人说:“这会谭老倌可能要当大官了。”

他如此说的原因是,这名普通乡下老人谭老倌在此时接到了一封毛主席写给他的信,内容是询问他的生活近况,对他很想念。这名谭老倌是何人?为何能让毛主席“甚念”?这要从毛主席的求学之路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艰难求学路

1910年的初秋,天气晴朗,秋高气爽,两名十七岁的少年来到了东山高等小学堂求学,为的就是能参加入学考试,进入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看着眼前的崭新的校舍,两人互相看了一眼,满是渴望。

这两人就是毛主席和他的表哥文运昌,两人随即进入学校参加了入学考试,考试的题目是《言志》,这是一个毛主席十分熟悉的题目,父亲曾希望他到一家米行当学徒,会打算盘,能有个好的家庭条件,平安一生。但毛主席说服父亲,来到东山学校读书,不正是为了自己的志向吗?

毛主席满怀激昂写下了文章,表达了他想为国出力,救国救民的愿望。老师们看完文章,一方面称赞于文章内容之好,震撼人心,另一方面又为毛主席感到惋惜,文章内容虽然立意高远,但毛主席是韶山口音,学校规定不能收外地学生。

在收不收毛主席的问题上,老师们开始了争论,一位叫谭咏春的老师,在争论中激动地表示,应该让这样的学生进入学校,他与其他老师据理力争,极力推荐毛主席,最终经过校长李元甫的同意,毛主席顺利入学。

时光飞逝,毛主席在东山学堂的学习受到了谭咏春的肯定,谭咏春和校长李元甫商量,不能让明珠蒙尘,是时候让毛主席到更好的学校去学习了。谭咏春与其他几名教师和校长一起,为毛主席向长沙湘乡驻省中学写了一封推荐信,得以让家境贫寒的毛主席以公费生的身份免费到学校读书。

毛主席此后经过求学,走过艰难的雪山草地,走过了炮火连天的解放战场,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但他始终没忘记曾经对自己有过帮助的谭咏春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曾经的同窗求工作 毛主席婉拒

而这名谭老倌就是谭咏春的儿子,谭世瑛与毛主席是同班同学,毛主席得知学校可能不能让他入学的消息,就是谭咏春让儿子谭世瑛传递的。谭世瑛与毛主席早年相识,毛主席到长沙湘乡驻省中学后,两人有了各自的人生轨迹,谭世瑛在东山学堂毕业后,又在父亲的安排下到私塾学习,此后靠教书为生,在湘乡市的春元中学教过语文课文,后得知国民党邵阳县政府招收文书,谭世瑛就在邵阳县政府当过几个月的科员。因为有过这段经历,谭世瑛在解放后的生活上出现了困难,不仅没有工作,还因这段经历,被人看不起。

湘乡解放后,谭世瑛得知毛主席是自己的同窗,想到自己的困难处境,他给毛主席寄了一封祝贺信,情感含蓄,想看看毛主席是否会给自己回信,自己能不能通过毛主席摆脱这样的生活困境。

毛主席得到信件后,出于对同窗的友谊,和对老师的敬重,写下回信,询问谭世瑛的近况,表达了自己的想念之情。这封信一收到,谭世瑛的生活有了些许转变,大家对他的看法有了改变,但生活上谭世瑛仍然没有工作,他又给毛主席写下一封信,希望毛主席能帮他解决工作上的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一直反对“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这种做法,不论面对自己的亲戚,朋友,毛主席都不愿徇私,面对谭世瑛这样的想法,毛主席为了维系两人之间的友情,言辞委婉,写信给他称,对于他的生活困难,表示同情。但由于对他的情况不是很了解,因此不知道该怎样帮助他。希望他“就近解决”。

到了1953年给谭世瑛写的一封信中,毛主席婉言谢绝了为谭世瑛安排工作。

毛主席在信中写道,现在到政府或者到学校教书,薪资都不高,对于世瑛兄家口众多,这份工作可能生活上供给不够。并且这些工作都需要学习一些新的马克思主义观点,才能够干得更好。世瑛兄的状况,现在看,如果能就近有一个工作的话,是很好的。你参加一个短期研究班,心理上要有准备,要吃一段时间的苦楚,并且这段时间可能生活困难,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的决心?

这番话言辞委婉,表达了毛主席对谭世瑛生活上的关心,却也表示了自己不想用权力谋取私利的想法。考虑到谭世瑛的生活上确实有困难,曾经有谭咏春老师的情谊,作为朋友的身份,自已应该对谭世瑛有所帮助,毛主席又从自己的稿费中拿出一百元,并为谭世瑛写下一封信,随信寄给了谭世瑛。

信中表示了对谭世瑛生活上困难的同情,也希望谭世瑛能够以“劳动为宜”,身体好精神足的话,可以试试到外面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了解情况 公正处理

谭世瑛此时有了眼疾,收到这封信后没过多久,谭世瑛要去汉口找大将谭政帮忙治疗眼疾,谭政与谭世瑛同族,两家相距不远,谭政少时就跟随谭咏春学习。有这样一层关系,谭世瑛想去找谭政帮忙,谭政此时在汉口工作,因此谭世瑛来到汉口,但很不巧的是谭政因为工作外出了。

谭世瑛没找到谭政,但眼疾需要治疗,他心一想,既然都出来了,我就到北京去找毛主席吧。

他因此来到北京,见到了毛主席。毛主席见到他后,与他畅谈当年的事情,并谈及老师谭咏春先生。

毛主席表示,“当时他是那样爱惜人才,这实在难能可贵。……我的每一份工作里,都渗透着他老人家一份劳动力啊!”

毛主席在与谭世瑛交流完后,安排工作人员带谭世瑛到医院去治疗眼疾。谭世瑛在此间,多次向毛主席提起了自己的家庭遭遇,原来谭世瑛的两个儿子都被法办了,大儿子当过伪军营长,二儿子一直失踪未归,三儿子当过排长,因为隐瞒大哥曾犯下的罪过,也被法办。小儿子在家务农。谭世瑛因两个儿子的原因,也被管制一年,现在解除了管制,但仍然不能进入农会,谭世瑛认为政府对他的处置不合理,向毛主席反映。

毛主席知晓此事后,并未轻信谭世瑛的话,他知晓听只听一面之词,容易偏听偏信。他没有马上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给湘乡县委写下一封书信,让他们查明谭世瑛的历史情况,并告知。

湘乡县委收到毛主席的书信后,又重新派人核实了谭世瑛的情况,将谭世瑛的情况整理清楚后,又写成文件向毛主席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谭世瑛治疗完眼疾要返回家乡,写信向毛主席告别,表示自己要回家了。毛主席也写回信,一方面表示支持谭世瑛回乡,另一方面将湘乡县委告知的情况,又向谭世瑛说明。

谭世瑛的两个儿子是因为在宽大处理后,两人仍不知悔改,再次犯下了严重罪行,因此对他们进行了依法处理,将其法办。而对谭世瑛,则是因为他有旧社会的缺点,并且对两个儿子的态度不正确,不能认识到两个儿子所犯下的错误,因此湘乡县委给了管制一年的处理,如今已经解除了。毛主席认为这样的处罚并无偏颇,公平公正。

毛主席在信中劝诫谭世瑛要将思想从旧社会转变过来,改掉自己身上的缺点。并且要抓紧生产,重要的是要服从法令。

毛主席信中最后写道,“如果你认为必要的话,此信可给县区乡负责同志一阅。”

毛主席没有直接相信谭世瑛的话,而是在了解了确切情况下,公平地将此事解决。他对谭世瑛更多的是劝诫,让他将思想转变过来,这是以朋友的身份,对他的一种建议,体现了他对谭世瑛的朋友情谊。

谭世瑛得到这封信,心中说失落是有一点的,但自己已经治好了眼疾,并且事情也已经很清楚了,自己应该可以进入农会了。毛主席不仅帮自己在医院治疗,对于他的事情也亲自过问,并且给自己提出了建议,他相信未来的生活会更好。

谭世瑛就这样回到了家乡,与家人们专心务农,此后的谭世瑛忙碌于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直到1962年逝世。

毛主席对于同学和老师的情谊一直没有忘记,面对生活艰难的谭世瑛,毛主席选择用自己的稿费用同学的身份去帮助他渡过难关,但面对公事上的谭世瑛,毛主席秉公处理,实事求是,并没有因为谭世瑛的身份,就选择听信他,帮助他。公私分明,体现了毛主席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