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结直肠癌高峰论坛暨第二十二届广东省大肠癌学术会议于8月5日-10日在广州盛大召开。本次大会上,诸多国内外权威专家分享结直肠癌诊治经验,共同探讨结直肠癌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会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剑民教受邀接受肿瘤医学论坛媒体采访,并就机器人手术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现状和未来相关话题发表见解。

❖特邀嘉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剑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博导,主任医师,二级教授

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工匠、上海市领军人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结直肠癌中心主任,上海结直肠肿瘤微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兼机器人外科、MDT专家工作组副组长,结直肠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机器人手术专委会主任委员,肛肠外科分会肿瘤转移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肿瘤大数据与真实世界研究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大肠癌整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大肠癌整合科普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结直肠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促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机器人与腹腔镜外科专业委员会、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上海肿瘤防治联盟结直肠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副主编

 许剑民教授:机器人手术在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现状与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许剑民教授:机器人手术在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现状与未来

《肿瘤医学论坛》:中山医院结直肠外科从2010年开始在国内率先开展机器人直肠癌根治术,目前已累计开展机器人直肠癌根治术超5000例,居国内外第一。在您看来,机器人手术技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它是如何改变我们对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理解和实施的?

许剑民教授:

自2010年9月以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便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机器人辅助的结直肠癌根治术。逐渐聚焦于直肠癌的根治性手术,并充分利用了机器人手术的技术优势。机器人手术技术,以其手术视野放大15倍、机械臂520度旋转的独特优势,极大地优化了盆腔狭小空间内的操作精准度与灵活性。

临床实践表明,机器人手术不仅大幅提高了保肛率,还能确保肿瘤组织的完整切除,并且对周围神经的保护效果卓越。特别是在中低位直肠癌的根治术中,患者的术后恢复状况有了显著提升。此外,我们还基于这一技术开展了深入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了机器人手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近期与远期疗效,充分展现了其在现代医学实践中的重要地位。机器人手术技术的引入不仅深化了我们对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理解,更推动了手术实施的精准性和安全性,为患者带来了更为优越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肿瘤医学论坛》: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机器人手术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有哪些优势,您能否提供一些数据或案例来说明患者术后恢复的改善情况?

许剑民教授:

相较于传统的开腹手术,机器人手术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展现出显著优势。传统手术需要做一个长达15到20公分的切口,而机器人手术则通过细小的手臂进行操作,手术视野可放大15倍,从而确保手术更为精准。这种精准性不仅使得癌症组织切除更为彻底,还加速了患者的术后恢复。在神经保护方面,机器人手术的放大视野使得医生能够清晰辨识并保护细小的神经,从而减少了术后神经功能损伤的风险。

临床数据显示,机器人手术后,患者通常在术后七天左右即可出院,恢复速度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此外,机器人手术还可以实现腹部无切口,仅通过几个小洞完成手术,进一步减少了患者的创伤和术后并发症,如肠粘连和肠梗阻等。在泌尿和生殖系统功能改善方面,机器人手术也展现出显著优势。临床研究显示,相较于传统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后患者的性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男性的性功能恢复时间从一年缩短到三到六个月,女性则在13个月内明显改善。这进一步凸显了机器人手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独特优势。

《肿瘤医学论坛》:考虑到机器人手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潜在优势,您认为目前存在哪些挑战或限制因素影响了其在更广泛临床环境中的普及,我们应如何克服这些障碍,使更多患者能够接受到这种先进的治疗方式?此外,您如何看待机器人手术在未来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发展趋势?

许剑民教授:

当前,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手术机器人的高成本问题。目前,美国的达芬奇公司在手术机器人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他们从第一代产品开始,不断研发升级,现已推出至第四、第五代产品。其新一代SP系统仅需打一个孔就能完成手术,技术的确非常先进。然而,这种技术的先进性也带来了高昂的成本,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显著的缺点。我们期望看到的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市场环境,而非一家独大。因此,我们国家的政策也在鼓励医疗手术机器人的研发。目前,国内已有近十家公司在此领域初步成型。虽然临床应用可能还需时日,但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定能看到国内企业在这一领域实现赶超。

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现有的手术机器人仍存在诸多缺陷。例如,它们往往体积庞大且笨重,虽然手术过程中能实现微创,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设备体积庞大和缺乏足够的触觉反馈,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技术改进和优化。总的来说,手术机器人领域既充满挑战也充满机遇,我们期待在不远的将来能看到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指导专家:许剑民教授 编辑:清辰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