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中国“西气东输”工程正式启动,然而,由于当时我国在压缩机技术方面尚处于空白状态,只能花高价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进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料就在这时,美国竟然趁火打劫开出高于国际市场10%的价格,甚至狮子大开口索要每天两亿元的专利费。

消息一出,引得无数国人气愤不已,面对美西方一而再再而三的技术敲诈,我们就只能乖乖照做吗?当然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键时刻,一个名叫崔连顺的鼓风机工程师站了出来,带领团队仅用9个月的时间就创造了奇迹

崔连顺何许人也?用9个月的时间打破美国长达50年的技术垄断,它是怎么做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5月29日,人民网转载了《辽宁日报》发布的一则报道,标题局域网赫然写着“沈鼓签订建设全球最大规模乙烯装置合同”的醒目字样。

该项目总投资为448亿元人民币,预计在2026年建成,不仅如此,这一项目落成后,意味着沈鼓集团即将成为全球少数几家拥有180万吨乙烯设计、制造业绩的压缩机供应商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乙烯是什么,它不仅是合成橡胶、合成塑料以及合成纤维的基本化工原料,也同样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

乙烯工业作为石油化工产业的重要核心,其地位自然不言而喻,另外乙烯产量也被视为能够衡量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多年前,我国大型乙烯制造装置长期依赖于国际进口,巧的是,当年垄断这项技术的正是美国、日本、德国等老牌工业国家。

事实上,不止乙烯制造装置常年遭到西方技术垄断,比如7亿元的二手盾构机,以及百万一吨的手撕钢,还有加价700万的发电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真应了那句话“落后就要挨打”,只不过,咱们还有一句古话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很快,崔连顺的出现狠狠打打了美国的脸。

众所周知,咱们国家西部地区,比如柴达木盆地还有塔里木盆地等等,这些地方的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才有了西气东输”工程,只可惜,如何将天然气运输到我国中东部地区,却是一件让所有人感到头疼的事情。

想要修建管道,就要跨越高原、戈壁以及荒漠等诸多复杂的地形,不仅施工难度极大,而且还面临着管道运输的动力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俗点讲就是,如果想要天然气正常输送的话,那么每隔200公里就需要有一个加压站,而压缩机组则是加压站最重要的一环,是最核心的设备。

压缩机中有一个核心部件,名叫三元闭式叶轮,如果它停止转动的话,就意味着这一整套装置会因此瘫痪,严重的话就会导致项目每天损失高达两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一旦设备出现故障的话,就必须要花重金从国外聘请专家进行维修,这同样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那个时候,掌握这项技术的仅有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而且当时他们已经垄断这项技术长达半个世纪,可想而知,想要攻克这一技术难题简直是比登天还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用电气公司高管恰恰就是知道了这一点,才会狮子大开口,坚持要我们支付高达两亿元的专利费,注意,是每天两亿元,这显然不是诚心要与我们合作。

更让人气愤的是,对方还嚣张的放出话来:就是这个价格,没得商量,就算给你们20年时间,也不可能造出来一台压缩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明晃晃的趁火打劫行为,彻底让我们看清楚了资本家的真面目,于是领导大笔一挥,把自主研发中国大型压缩机的重任交给了沈鼓集团。

沈鼓集团,始建于1934年,全称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名列中国制造企业500强第499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年以来,在中国石化、核电等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中,沈鼓始终是我国的王牌。

作为新中国建立后第一个制造出空气压缩机的专业制造厂,这项重任除了沈鼓外,根本找不到第二个适合的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集团领导第一时间召集中层开会,经过一番讨论后,他们最终将目光放在了集团叶轮设计工程师崔连顺身上。

在这之前,我国在大型压缩机组方面的研究长期处于空白状态,甚至连研究资料都是寥寥几张,这对于崔连顺来说,研发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为了能够更好的攻克难题,缩减时间,崔连顺索性从家里搬了出来,独自一人住在实验室里,不分昼夜的翻阅资料、手绘图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到刀头、刀柄,大到刀具以及机床测试等等,都被列为需要攻克通关的内容当中去,然而没想到,项目刚开始就遇到了一项难题。

制作大型压缩机组的前提是,需要制造出低温加工的钢坯,这种工艺的精细要求极其严苛,但由于崔连顺团队在这之前根本毫无经验,于是便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在崔连顺住在实验室的那段时间里,她带领团队所有人加班加点的研究讨论,终于制作出了标准的钢坯,还没等她开心,又一个问题接踵而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钢坯制造出来了,就要想办法在上面画出叶轮的大致形状,哪怕是外行人也看得出来,这一项任务的难度再一次升级了。

原因是制造钢坯本就难度极高,因此画出叶轮形状这件事就成了关键中的关键,一次失败都可能从头再来。

270天过去后,经过崔连顺团队所有人夜以继日的研究、攻克难题,终于在钢坯上画出叶轮的形状,接下来需要唯一需要面对的就是投入使用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以往工作任务不同的是,这一次需要保证压缩机组不仅能正常运作,还要克服各种极端条件和气候。

毕竟出了差错的话,不光意味着一切都要从头再来,还会给“西气东输”工程造成不可预估的经济、时间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沈鼓集团领导要求压缩机正常工作半小时,然后再超速工作15分钟,完成这两项任务后继续正常运作四小时,期间不出现任何情况,才可以投入使用。

其实领导的要求并不高,毕竟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小实验,而是关乎国家重要工程的核心,是否能够打破美国长达50年的技术封锁,在此一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向淡定著称的崔连顺生平第一次感到了紧张,但她对自己和团队制作出来的产品还是相当有信心的,一群人全神贯注的盯着刚刚研制出来的乙烯压缩机。

不出所料,试验顺利通过,崔连顺及其团队呕心沥血制造出来的叶轮,让西气东输这项利民工程顺利完成,中国也成了第二个拥有这项技术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70天,9个月的时间,竟然攻破了美国长达50年的技术封锁,不光节省了两亿元专利费,还在嚣张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面前狠狠出了一口恶气!

一开始美国人还不愿意相信这铁一般的事实,甚至说我们是“打肿脸充胖子”

然而,之后无数次的测验结果表明,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压缩机组不仅质量过硬,在效能方面更是将美国甩在了身后,这就是“基建狂魔”的绝对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崔连顺团队花费9个月时间研制出中国首个整体铣制三元叶轮,技术一度达到世际顶尖水平,并且使得中国压缩机成本大大降低,从此不用再看别人的脸色行事。

或许在那一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才有了更加具象化的展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显示,从2005年起,我国基本上就不再需要进口压缩机了,甚至其他国家地区还会花高价从中国进口。

至此,美国试图在压缩机技术领域对中国卡脖子的美梦再一次破碎了。

之所以用“再一次”,其实是因为中国在永磁发电机以及国产盾构机领域,也曾遭遇过卡脖子的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最后的事实证明,那些试图对中国卡脖子的国家和地区,最后往往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中国不仅突破了技术封锁,还可以把产品卖回他们老家去!

现如今,沈鼓集团已经成为世界一流乙烯压缩机制造商,这一切的一切,离不开像崔连顺这样的科学家们的共同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建国初期的两弹一星,到如今的神舟飞天、蛟龙入海,我们有幸见证了祖国母亲日益强大的变化,骄傲之余,也要相信,崔连顺绝不是一个人,更象征着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拳拳爱国之心。

前路漫漫亦灿灿,往事堪堪亦澜澜。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不妨想想崔连顺等人是如何攻克难关的,或许,能给屏幕前的你我一丝启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