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问题与创新】截至去年年底,全国累计建成超 10 亿亩高标准农田,建成各类田间灌排渠道 1000 多万公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 2700 多万处,农田抗灾减灾能力明显提升,为全国粮食产量连续 9 年稳定在 1.3 万亿斤以上提供重要支撑。 在“集碎为整”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通过土地数字化流转,耕地集中流转率超 90%。种粮大户俞聪表示土地流转后沟通成本降低,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同时,种粮主体需求得到充分考虑。 建设高标准农田离不开资金保障和金融支持。今年中央财政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亩均补助标准由 1300 元提高到 2400 元,取消地方对产粮大县的资金配套要求。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提出积极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强化融资支持。 各地存在资金投入机制不稳定问题,赵静建议构建“财政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共同投入机制。湖北省当阳市政府专门组建公司联合融资,湖南省采取多种方式吸引经营主体投资,宁乡市国资集团创新推出“投资人+EPC+O”模式。 高标准农田建设必须强化全过程全环节质量监管。要建立健全质量监管长效机制,创新监管手段,严格项目招投标管理,完善验收制度。有关部门应制定统一合同范本,长沙市引进专业第三方机构加强工程监理。 针对部分地区重建轻管问题,要严格落实建后管护机制,在管护措施和经费上探索创新。江苏省南京市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管护奖补,湖南省解决管护资金来源问题,推进投资、建设、运营、管护一体化发展。农业农村部将推动落实建后管护措施。